分享

经方医案——黄连阿胶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阴虚成瘀

 紫天辰 2023-07-27 发布于陕西

李某,男,56岁,公务员,2019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下肢瘙痒心烦不寐数年。患者心烦不寐,烦躁易怒,眠差多梦,自述缘由其下肢瘙痒多年,多地反复治疗,内服、外用药无数,但效果时好时坏,心情愈发沉重。刻诊:双下肢发红,有明显抓挠的痕迹,皮肤粗糙,呈“肌肤甲错”状,同时自觉下肢发冷,逐渐向上发展到腰部,下肢发冷严重时,如立冰雪之中,伴有心烦失眠,记忆力差,心烦意乱较甚,视其双目有神,面色红荣,舌红无苔,舌尖红艳如杨梅,脉细数。

西医诊断为焦虑症;

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心肾不支、火旺水亏。

治宜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方选黄连阿胶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

黄连12g,黄芩9g,炒白芍15g,阿胶(烊化)9g,桂枝10g,茯苓15g,桃仁10g,牡丹皮10g,鸡蛋黄(冲服)1枚。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周后复诊,述其睡眠大好,皮肤瘙痒基本消失,寒冷感减轻,杨梅舌已转为舌尖红。效不更方,减黄连量为9g,继续服用7剂,煎服法同前。后守原方加减治疗4周,患者诸症消失。

按语:本案虽以焦虑不安求诊,但焦虑因为皮肤瘙痒所致,因此治病当求本。皮肤瘙痒日久,暗耗心血,心阴血不足则心火妄动于上,下温肾水功能减退,阳用过极,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旺上则心烦眠差,肾水不足,阴损及阳则下肢发冷,最终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格局。《伤寒论》原文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刘渡舟教授认为“杨梅舌”为黄连阿胶汤的特异性舌象[2],黄煌教授认为桂枝茯苓丸为治疗下肢瘙痒蜕皮的主方[3],且桂枝具有交通上下的作用,故二方合用之,契合病机,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1]孙屹,杨军.经方治疗焦虑症验案4则[J].国医论坛,2023,38(04):17-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