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会焦虑烦躁,原因是多数父母都在用这五个驱迫令(四)

 三清心理感悟 2023-07-28 发布于广东

台湾心灵作家许宜铭先生在他的《重塑心灵》一书里,提到了父母给孩子施加的“驱迫令”。他说,驱迫令源起于童年时期。原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与韵律,可以很自然地让生命力流动,具有自己的处事智慧与节奏。可是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通过父母的言语、情绪、举止、态度,使孩子内心产生一种非本能的驱迫性感受,这种驱迫性的感受逐渐在生命中内化,如一条隐形的鞭子,使我们的内心时时感到紧张焦虑和压迫。

第一个影响我们的心灵驱迫令:快一点

有一些内在焦虑性格急切的父母,他们经常会催促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快一点,快点吃饭,看你吃的磨磨唧唧的,真耽误事,父母急了就开始填鸭式的喂饭,时间不赶趟了,抓紧穿衣服,抓紧写作业。甚至玩儿都变成抓紧玩儿,什么都要快一点,长时间的驱迫,孩子会不会变得焦虑?他长大之后会不会是一个比父母更焦虑的父母?

快一点的背后就是晚了不行了,晚了就得不到了,晚了你就被淘汰了,包括学习成绩,快点进步,都啥时候了?你还不紧不慢的,马上期中了,马上期末了。马上中考了,马上考大学了。我的孩子说考研怎么学习还是不紧不慢的呢?很多时候孩子为什么变得拖延呢?那是不是快一点儿的副作用呢?

所以我对焦虑和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咨询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慢一点儿,慢下来,记得以前看《一休》动画片儿,遇到事情都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是啊,现在我们遇到问题了,我们能不能慢下来?能不能把节奏慢一点?慢慢回归到我们原来的节奏。

第二个影响我们的心灵驱迫令:要更努力

即使有房有车有钱,人们还是停不下来,有一个咨询者说似乎我要永远去做事儿一样,我不能享受生活,我闲下来就心慌,为什么我会活的这么累?在单位里拼命努力,回家了还得拼命的努力。也没有人管我,好像我自己管着我自己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成年后不断追逐外在成就和自我价值,而忘了我们追求财富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或者说我们工作挣钱是为了享受生活,有很多人总是把自己的幸福推到未来。等我孩子大一点就好了,等我孩子上大学就好了,等我退休就好了,我就能够随心所欲游玩山山水水,可是那时候一定会有那时候的事,因为你不能停下来,工作身体难受,不工作心里难受,闲下来是被谴责的。

第三个影响我们的心灵驱迫令:要坚强!

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凡事要坚强一点,社会是残酷、你怎么哭也不会有人理你,你哭有什么用呢?求人不如求自己,除了父母别人都是不可信赖的。成年之后的你的自我防御性会变得很坚强,你会很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当你感觉悲伤和无助时,你很难对人求援或倾诉,因此,在你的人生历程里,你比较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独自搏斗的困境。

我咨询中有一个妈妈说我就讨厌那些软弱的人,看到软弱的人,我都想上去踢几脚。我交的朋友都是坚强的朋友,或者说自己是成功人士,也就我们常说的女强人。结果是越是坚强的妈妈,孩子反而变得更脆弱。一个人可以坚强,可以脆弱,才是有弹性的。如果一个人只能坚强,不能脆弱,这个人早晚就会崩溃。

第四个影响我们的心灵驱迫令:要完美

来自挑剔、严格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指责,认为是对孩子好,实际上自己做不到完美,或者因为自己不完美,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和羞辱。他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因为有这个缺点,我失去了某样东西。所以你不能有这样的缺点,你要避坑,你不要犯我犯的错。所以孩子成人后遇到事情做不好,马上就会自责,羞耻感非常强,我不能让别人看到我不完美,我一定要让我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当自己做不到的时候,有的就会陷入到痛苦,有的就会自暴自弃。

第五个影响我们的心灵驱迫令:取悦别人

孩子最早讨好的就是父母,父母情绪化,孩子就会让自己变得情绪稳定,父母总是悲伤,孩子就会取悦父母,让父母快乐。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怎么样做我才能让父母高兴?所以他会不断的表现自己的可爱和善良,讨人喜欢的一面。

比如家里面太冷清了,我要负责这个家里的快乐。我要为别人的快乐负责,我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别人不开心,我就心不安,每天察言观色,如履薄冰,他们从小就失去了自我。别人快乐,我就快乐。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要学会先关注自己的情绪,先关注自己的心,而不是总担心别人。我们担心别,实际上我们是在担心自己。

比如我们担心别人不快乐,实际上是我们担心自己不快乐。我们担心别人不幸福,实际上是我们担心自己不幸福。我们担心家人生病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担心自己生病和死亡。我们要回过来,看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抛到外面。外面是一个面镜子,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