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忘仔忘仔 2023-07-29 发布于山西

男,6岁,癫痫发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右侧额叶皮层和皮层下区占位,信号混杂,T1可见稍高信号,向脑外膨隆,颅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边界不清。

图片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为新近报道的与癫痫有关的低级别肿瘤,由于其组织学起源不明,WHO将其与星形母细胞瘤和脊索样胶质瘤归类为'其他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术语解释】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也称为血管中心性神经上皮肿瘤(angiocentric neuroepithelial tumor,ANET)。
【病因】
最新的研究已经证实MYB-QKI基因融合是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特异性相关且是唯一相关的驱动因素。肿瘤的发生是通过以下三种机制促进的:MYB被截断激活,促进MYB-QKI表达异常的转位以及肿瘤抑制因子QKI的半合子缺失。
【临床】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年人。95%以上的患者有顽固性局灶性癫痫。外科手术切除通常可治愈。

【病理】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位置表浅、基底于脑皮层。据文献报道,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额叶,其次是颞叶。其特征是细长的双极梭形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呈放射状或纵向排列。病变邻近的局部脑皮层常有发育不良。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MIB-1标记指数通常<1%,为WHO I级肿瘤。
【影像学表现】
CT上的常见表现为基底于脑皮层的实性肿瘤,密度不均。病变内可见钙化,但无坏死、出血、瘤内囊变。
MRI检查表现为弥漫浸润性膨胀的脑皮层肿块,边界不清。大多数血管中心性胶质瘤在T2WI和FLAIR序列上呈高信号。文献报道可见细微的短T1信号边缘以及向脑室延伸的蒂样结构增强扫描通常不强化。肿瘤的邻近区域可有脑皮层发育不良。
【鉴别诊断】
对于伴有长期癫痫病史的儿童或青年人,基底于脑皮层的其他低级别肿瘤均可与血管中心性胶质瘤表现类似。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节细胞胶质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瘤。上述这些肿瘤均比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更为常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