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医生千万注意这个病!“牙痛医牙”差点要了命!

 茂林之家 2023-07-30 发布于湖南

日常生活中,“头痛医头、牙痛医牙”常常被我们用来形容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医生,为患者诊治病情,更不能片面地看待处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是要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便做出全面正确的处理,否则导致病情延误,关键时刻甚至会危及患者性命。

近期,笔者就亲眼见证了这样的遭遇。笔者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突发剧烈牙痛、肩背部疼痛,到所在村卫生室就诊,诉求拿治疗牙痛的药物。

村医为其开具相应药物,并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因其不了解心肌梗死相关方面的知识,未予重视,自行回家休息。

第二天,疼痛未见缓解才去上级医院就诊,结果检查显示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因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在ICU重症监护室治疗2周才脱离生命危险。

众所周知,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危急的情况,《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急性心梗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一种急症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每延迟一个小时,那么相关的死亡率就会增加10%。

只有争分夺秒及时救治,才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抢救的成功率。这就要求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具备第一时间识别心肌梗死的专业能力,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先兆表现、基层医生如何识别?

生命健康杀手——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及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这些部位疼痛,警惕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心肌梗死的症状是胸闷胸痛,但临床数据显示,20%~30%的心梗患者的症状不典型,表现不是胸痛而是身体其他部位疼痛。身体这些部位疼痛,要警惕心梗。

1.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部分急性心梗会出现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有时会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为钝痛,多局限于前臂内侧,个别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对伴有胸闷、气紧时更应警惕心梗。

2.心前区疼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然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心梗。

3.上腹部疼痛

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四肢发冷,感觉“胃痛”等,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内侧。

4.嗓子痛

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段脊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神经。

患者突然出现咽喉部堵塞感并伴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又无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5.牙痛、下颌痛

部分心梗患者可表现为牙痛或者下颌痛,但它往往不仅仅有牙痛,多数会伴随其他表现,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濒死感等。

6.无痛性心梗

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表现轻微胸闷、上腹部不适、恶心、胸闷等症状,容易漏诊。建议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应定期体检,以减少无痛性心梗的漏诊率。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斑块破裂,加重心肌缺血。

2.情绪激动:剧烈的情绪变化如大喜大悲、愤怒、紧张、焦虑等均可诱发急性心梗发作。

3.暴饮暴食饱餐: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人体狭窄的冠脉中容易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其他因素:如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

突发急性心梗,如何急救自救?

如果发现家人或者朋友突发心梗,应该保持镇静,实施如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尽可能缩短120到达现场的时间,快速、准确地作出初步判断,予以有效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

2.让患者就地平卧,严禁搬动,双脚稍稍抬高。松解衣领,保持安静及良好的空气流通。

3.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至3片,有条件的立即吸氧。患者往往有濒死感,非常焦虑、烦躁,可以口服安定片1至2片。

4.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触及不到动脉搏动,应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接替抢救。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生命健康杀手!

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律服药、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避免血压血糖大幅度波动,血脂异常者服用药物控制血脂,肥胖者积极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等。

2.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BMI在20~24为正常,腰围女性控制在80cm以内,男性控制在85cm以内。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3.适量运动,根据身体情况决定运动量,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勉强作剧烈运动。适量运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处。

4.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戒烟戒酒。有研究表明,烟草中除尼古丁以外,还含有4000多种化学成分,目前已知其中至少有250种是有害物质、50多种是致癌物质,吸烟会导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就诊、第一时间冠脉再灌注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有研究表明,70%~80%的心梗患者其实都有心梗信号,如果能够认识到心梗信号,对于患者早期就诊非常重要。基层医生作为距离居民最近的第一道关卡,应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筛查甄别能力,为患者守好生命健康的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