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直指学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意涵

 江夏心学 2023-07-30 发布于福建

2023-7-30摘于《大学直指学记》

按朱熹理学来说,格物致知,

先研究和认识外在的万事万物是格物;

通过格物来掌握万事万物它这些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这是致知;

能够顺着这个理所致的知,去符合天理、去做,这个就是诚意;

豁然贯通就是正心,

所以他这个次第是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的,有一个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做到了这一切才是修身。

对于朱熹来讲,功夫是必须要一步一步按次第去做的,去渐修的。

而在王阳明这里,功夫既可以一步一步的去做,也可以打成一片,可以顿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可以一起做。

格物就是为善去恶,不单单从行动上讲,更是从心上讲,

让心一直与天理相应,一直与本性相应。这个是善。

去恶就是去掉那些私心杂念,去掉那些跟天地运行规律不相应的,这个就是破除对物的执着,心对物不粘著了。物就不能干扰我们了这样是格物。

致知,就是把这种为善去恶的功夫做到极致,让良知彻底显露。让明德彻底显露,这个就是致知,致良知

蕅益大师说:直心、正念,真如、就是诚意。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都要能够跟我们的本具明德相应,这个是真正的诚意。(心得:根尘相触时是修行的关键处,起心动念要能“触觉知”,用上乘的“觉照”法门,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念起即觉,照而不染。)

你诚意了,与天地运行规律相应了,自然内心就光明,自然就熄灭了私心杂念,这样久久做下去,才能够去除不良的欲望,情绪,观念等等有朝一日豁然贯通,就是正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