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拳的8个技法特点

 等着l70smp782j 2023-07-30 发布于河北

南拳为流传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诸多拳种的统称。其流传的地域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等。南拳是目前国内外武术套路比赛的重点项目之一。

图片

中国队选手曹茂园在比赛中

南拳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小知录》记载:在明代有“使拳之家十一”“使枪之家十七”,其拳有“赵家拳”“南拳”“勾挂拳”“披挂拳”。可见,南拳在四百多年前已被载入史册。由于历史的发展,加之各地人们的传习关系,使南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

广东南拳极为盛行,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流派。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佛家拳、侠家拳、刁家教、岳家教、朱家教等等。据调查、广东的各种南拳和器械套路就有三百多种。

福建南拳遍及全省各地,主要盛行于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和永春、连城等市、县。福州有龙、虎、豹、蛇、鹤五形拳和猴拳、犬法、鸡法、鱼法、少林拳、梅花拳、罗汉拳等流派。其他地区还流传有五祖拳(又名五祖鹤洋拳)、连城拳、白鹤拳、五祖白鹤拳、五兽拳、左二拳、南拳四门、虎仔金刚拳、梅花拳、金竹拳等。据1978年福建调研组的调查资料分析,福建的南拳也分内家拳和外家拳,其来源主要是官方和少林寺。

四川南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的派系主要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流派:僧门拳主要流行于川西、川南一带;岳门拳主要流行于川东、川南等地;赵门拳在川南和泸、纳、宜、南溪等地流行;杜门拳盛行于川北和南充地区;洪门拳在四川流行甚广;化门拳多流行于川东、川北地区;字门拳主要流行于广安、岳池一带,尤以唐家河最为盛行;会门拳现在练习的人已经不多了。

湖南南拳有巫、洪、薛、岳四大流派。湖北南拳分为洪、鱼、孔、风、水、火、字、熊八门。江西南拳有字、硬两门。浙江南拳有洪家、黑虎、金刚三大拳系。另外,还有温州南拳、台州南拳和苏州南拳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于1960年将南拳列为全国武术竞赛项目。1961年后把广东南拳中的虎鹤双形拳修改编入了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从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开始,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把南拳编成统一的竞赛套路,成为国内外的重大武术比赛项目。1992年初,中国武术研究院又组织了部分南拳专家及优秀运动员创编了“南棍”“南刀”的竞赛套路,作为我国第7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套路。因此,南拳发展至今,不论是套路编排的科学性、风格特点的一致性,还是整体的运动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图片

南拳的8个技法特点:

一、稳马硬桥

南拳中的“马”即为“桩步”。是步型、步法的统称。所谓“稳马”,就是要求桩步沉实、稳固,坚不可摧。南拳的步型虽有高矮之分,但必须做到高而不浮,低而不板,进退闪转灵活。马步和弓步是南拳中的主要桩步,站桩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强调“稳如铁塔坐如山”。有的运动员在完成一个“定势”时,下盘不是腿部晃动就是脚趾乱动,这是桩步不稳、特点不突出的表现。南拳之所以要经常练习站桩(扎马),其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腿部的沉实和稳固,腿部沉实了,步势才能稳扎,运动才有章法;再者,是为了加快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强化本体感觉。

“桥”是南拳中特有的一种手法。桥法即是臂的运行方法。“硬桥”即是对桥法的质量要求。南拳谚语中讲:“手是铜锤脚是马”,意思是把手臂练得像铜锤一样坚硬,才能在攻防的对抗中得心应手,与他人交手接触时,自己不至于受伤。南拳的桥法,大都是用于防守,如截桥、架桥、缠桥、圈桥、穿桥、滚桥等。

二、刚劲有力

南拳的发劲尽管分有短劲、长劲、弹抖劲、爆发劲等,但一般说来,刚劲有力是南拳的共同特点。如何做到刚劲有力呢?首先要注意发力的顺序,“力从腰马生”,通过腿、腰、背、肩以及全身的协调一致,使力贯穿顺达,这是掌握南拳发劲的关键。正如拳家所说:“力,其根在脚,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如完成一个弓步冲拳时,先由半马步过渡,并且配合闭气蓄劲,然后通过蹬脚、扣膝、合胯、转腰、冲拳的由下而上的发力顺序;再如一个马步冲拳,要先闭气蓄劲,然后转腰顺肩冲拳,不能只注意梢节(拳)的“拉劲”,而没有注意根节(腿和腰)的“催劲”。其二要蓄发充分。南拳的发劲,强调在发劲前要有一个闭气蓄劲的过程,通过闭气,做到内紧(意识)外松(肌肉);通过呼气发力,达到以气催力,加大始发的速度和爆发性用劲。如若发的是长劲,则应该打深、打透,不能为了求快而发一半劲。其三要力点准确、明显。南拳的技术动作大都讲究攻防含义,凡是进攻性动作,在演练时都要表现出明显的发力点,如南拳竞赛套路第四段的拖步冲拳接插步鞭拳接翻身挂盖拳,其中的冲拳、鞭拳和挂盖拳必须有明显的发力点,否则就体现不了南拳刚劲有力的风格特点。

三、手法丰富

南拳的上肢手法较其他拳种丰富,不仅包括有拳法、掌法、勾法,而且还有爪法、指法、肘法和桥法,尤其是桥法更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显著特点之一。南拳练习通常在步型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若干次上肢动作,故有“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的说法。南拳多短拳,擅标手,跳跃、腿法动作少。其腿法也大多采用踢、钉、踹、踩、弹等屈伸性腿法和少部分扫转性腿法,起腿一般要求高不过腰。跳跃动作多以跃步、跨步和其他小跃步为主、故武术这语中有“南拳北腿”之说。

四、脱肩团胛

南拳的身法讲究脱肩团胛。脱肩、是措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团胛,是使肩胛骨高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有助于臂、肘的合力;团胛前合,使背部收紧,有助于发劲前的蓄动。

五、直项圆胸

南拳的身法还讲究直项圆胸、直项就是要求下颌里收,使颈部伸直;圆胸,就是要求胸微内含、稍呈圆形、颈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圆胸则有助于沉气实腹、闭气蓄劲。

六、气沉丹田

南拳非常讲究气沉丹田、强调沉气实腹、使腹肌也参与收缩。沉气实腹,促使臀部必须收敛、它与脱肩团胛、直项圆胸以及脚趾抓地乃是一个整体,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凝结一处、形成整力。

七、节奏铿锵

在武术的套路演练中、不论是哪个项目、都讲究演练的节奏。所谓节奏,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快慢、顿挫的问题、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节奏。“铿锵”,即为明快干脆,朗朗有声。南拳的动作虽然也有快、有慢、但快必须是方法清楚、动作到位、发力明显、并不是平平淡淡地一味求快、也决不是拖泥带水地快;即便是慢,动作也是刚劲有力、如单、双推指手、要求肌肉极限收缩而隆起,直项圆胸,脱肩团胛,沉气实腹,以气催力、均匀而缓慢地用劲向前推出、在身体的外形上表现出一种“体刚劲粗”的特点。

八、拳势刚烈

拳势,即气势。其他拳种称之为“精、气、神”。“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秃”,这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又一个特点之一,如稳健沉实的步法、饱满刚烈的发劲、抑扬顿挫的节奏,以及体格健壮、肌肉发达的形体等都是表现这一特点的重要因素。另外,南拳在套路演练时,还讲究发声呼喝,通过合理的发声,一是助拳势,二是助发力,三是助形象,四是有利于排除体内余气。还有,在意识的运用和面部的表情上,也要注意合理而巧妙地配合。南拳在演练时,一般要意识内守、含蓄,面部表情略带怒意,眉字微内收,全神贯注于每一招,每一势,做到意、气、形要整,有一种拳势威猛、气势逼人的演练效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