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 史永隽:传统内家拳的道家渊源

 Budiye 2023-07-30 发布于山东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 史永隽:传统内家拳的道家渊源 

2018-01-23 09:10

传统内家拳的道家渊源

史永隽

摘 要:源远流长的传统内家拳根植于道家,是内视功夫发展的产物,也是道家思想的一种健康、特殊表达。内家拳的不同拳种或直接传自于道家,或与道家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思想上与道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从内家拳具体实践上看,它表现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以柔胜刚、取法于俭等特点。传统内家拳的训练其实是一种极其朴素、返璞归真的运动,符合大道至简的原则,对技击而言即是开发人体潜能,对养生来说则是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但很多人易走入误区,将其复杂化或者神秘化。

关键词:内家拳;道家;渊源;实践

作者简介:史永隽,男,广东行政学院省情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内家拳是对在我国民间长期流行的以练习神、意、气为主,重内大于重外,贵柔尚意、以静制动的一类拳术的总称,这也是人们针对另一大类重视形、力、刚的外家拳相对应的一个称呼,传统内家拳影响最大的即是有我国三大内家拳之称的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传统内家拳是内视功夫、导引、内丹等综合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自身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追求健康和技击相结合的特殊产物。本文主要关注传统的内家拳运动,与宗教信仰没有多大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即使是“道教的炼养之术,低则有养生健体乃至延年益寿之效,实际上与宗教信仰无关,任何人都可以修炼”[1]2。因此,本文行文上用道家养生思想贯之,避免用道教引起狭隘之嫌。

一、基于道家的三大内家拳

(一)深深根植于道家的太极拳

宋末明初武当著名道家内丹祖师张三丰一直被许多内家拳种奉为祖师,如清人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说“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当然,从逻辑上说,张三丰一人创立、传授诸多内家拳种几乎不可能,一些内家拳种把张三丰作为祖师,不排除是对道家内丹祖师张三丰的认同和攀附,以满足自己拳种的宣传之需。太极拳理作为内家拳理论之首,在很多流传较广的太极拳谱中都有道家内丹祖师张三丰的署名,如被后世各式太极拳广泛接受的武氏太极拳鼻祖武禹襄传《太极拳论》,后有旧注云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2]567。无论拳论是否为张三丰所作,但是作者如此注释,对于以张三丰为代表的道家认同是毋庸置疑的。此种现象也反复出现在杨氏太极拳的老拳谱中,如杨澄甫《太极拳拳老谱三十二解》中有《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等篇[3]16-18,可以看出对张三丰为代表的道家功夫和理念的推崇。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云:“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4]8《黄庭》显然是道教经典《黄庭经》,于是陈氏太极拳结合道家的引导术、吐纳术就很自然了。陈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的《咏太极拳》载:

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天地为父母,摩荡柔与刚,生生原不已,奇正不寻常。乾坤如橐龠,太极一气囊,盈虚消息故,皆在此中藏。至终始复始,一气运弛张,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随在皆得我,太璞自神全。[5]299

由此不难看出道家经典《道德经》对陈氏太极拳的影响,而吴氏太极拳练功歌诀的开始部分说:

混沌宇宙原无极,无极生发化太极,静生动来动极静,动极回返归无极,

天地日月星循环,人与宇宙同一体,太极原本自然力,武道医理是同源。

天人相应自然力,阴阳平衡乃天机。练功要练意和气,吐故纳新修身体,

世人揉合外家拳,重在攻防多用力,用力太过须矫正,气盛耗其丹元气,

少壮练功不注意,好勇斗狠违规律,老暮迟年悔不及,太极用意不斗力。[6]392

该部分歌诀阐发了吴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宗旨、原则,从无极、太极、武道、阴阳、吐故纳新、丹元气等,也无不透出与道家思想的融合。至于出现最晚的孙氏太极拳,就更不用多说了,创始人孙禄堂认为“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由此看出我国太极拳的几个主要流派(武、杨、陈、吴、孙)都受到道家思想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来源于道家的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相对于其他内家拳种来讲是个新拳种,创立不过100多年。创始人为清代著名武术家董海川(1797—1882),据传当时他广收门徒,海纳百川,针对弟子的个人特点以及此前所习的技艺因材施教,其第一代、第二代弟子中能人辈出,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产生了尹、程、马、史、刘、梁等各大派别,享誉武林,使得八卦掌在短期内迅速成长为与太极拳、形意拳鼎足而立的一大拳种。八卦掌功夫来源于道家更是毋庸置疑,尹福等弟子为董海川所立的第一块墓碑碑文中有详细、明确的记载:“(董海川)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7]196第二块墓碑为尹福率师弟及下代弟子在1904年所立,对于董海川求学于道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叙述,当然也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碑文中载:

公讳海川,文安人,生有神力,幼以武勇名乡里。弱冠技益精,访友于江皖间,迷失道入乱山中,终日不得出,饥困无聊,度无生理。忽有人于山巅招之以手,乃攀藤附葛而上,至则其人谓之曰:“师侯汝久矣。”因导之行见,庙宇奇幼,类非人世。蜿蜒而入,历数处,一道者装,童颜鹤发,遥之曰:“汝来何迟乎。”遂日授以击刺进退法,炼神导气之功,凡其所传,皆乎平日所未闻未睹者。居之久,又谓曰:“汝行矣,可以问世矣!”遂麾之使出,此回视,则烟云飘渺,已失其处噫。此公至诚所感,所遇者殆仙欤。公神力得自天授,而技艺又获自仙传,此后遂无有能致之者。[6]197

黄冠、道者装、炼神导气等词句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董海川的道家师承,至于他具体是在何地和道家何人所学,至今还没有确切答案,有安徽渝花山、江西龙虎山等说法。这种现象在道家的发展史上比比皆是。道家很多人士功夫越深,涵养越高,越是隐姓埋名,不愿为世人所知、所扰。有的甚至要弟子立下重誓不能暴露其行踪,当然这也为后人的考证留下了很多困难和遗憾,但八卦掌来源于道家应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三)养灵根而动心的形意拳

由山西戴龙邦传出,经李洛能后名闻天下的形意拳虽然号称传自南宋名将岳飞,终因年代久远实不可考,但其拳谱中处处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和实践,认为“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强调“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8]79。这里明显承认修道、武术的亲密关系。山西形意拳大师车毅斋经常引用来教育门人弟子的拳诀是:

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相。真相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6]50

车毅斋的同门河北郭云深甚至直接把练形意拳的三层道理分为“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步,无疑是和道家内丹修炼的步骤是一致的。就连下手方法,修丹与形意都从练气开始。“静坐修丹,一般常言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殊不知三者下手法,系以练气为首。其诀在以练气补形,练形补精为第一环。”[9]34形意拳谱中说:“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也,欲精技艺必健丹田,欲健丹田尤必先练技艺。”[10]1郭云深进一步言及丹道与内家拳术关系曰:

丹道始终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恒而复动也。[6]21-22

开创宋氏形意拳一脉的宋世荣更是把高级的形意拳术直接取名为道艺(以示与“练武艺者,是双重之姿势,重心在两腿之间,全身用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辩”相区别),而“练道艺者,是三体式单重之姿势,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意思与丹道相合。丹书云:'静坐最初要还虚,不还虚不能见本性,不见本性用功皆是浊源,并非先天之真性也。’拳术之理亦然……在拳术中,虚极时,横拳圆满无亏,内中有一点灵机生焉……故此三体式内之一点生机发动,而能至于无穷,所以谓之道艺也”[6]44-46。形意拳谱中曾引用赤松子胎息诀说:“'气穴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步行轻健,动作不疲,四肢康健,颜色如桃李,去仙不远矣。’此亦是拳术内劲之意义也。”由此可见,形意拳是把道家内丹理论与实践和练内家功结合为一了。

内家拳与道家之间的渊源是如此密切,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太极拳与道教的哲学—心理学原理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与道家心理操练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整个实践密切相关。不仅如此,这两种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现象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接近是如此地有机,以至于中国武术的许多流派,当然首先是太极拳(我们把它作为最有特点的例子),都可以被看作是整个道教实践的某种形式或变种,尽管它们特色不尽相同。”[11]显然此处作者说的中国武术,准确表达应是指传统内家拳。

道教作为道家的实际载体,在其内部也出了不少内家拳高手,知名的如全真祖师王重阳、龙门祖师丘处机、鲁北道医李肇永、自然门杜心五的师爷徐清虚、千峰老人赵避尘等,只是更多人不为人知罢了。道教中人也认为太极拳等内家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内功是高度相关的。道教龙门千峰派传人牛金宝说:“太极拳与道家养生功同出一源,根本不能分开……与太极拳、八卦掌、形意诸拳以及各家拳术,无不密切关联……这与道家静养功的要求以及所起的作用完全一致。”[12]31-32在很多功法上内家拳与道功也是高度类似,即使是道教内部秘传的一些关键功法在内家拳中也往往有所体现,如道教有“十六锭金”之喻的“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与内家拳的“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发意送下,渐至底收。升的升路,肋骨齐举;降的降所,气吞俞口”(《内功四经内功经》)“心肾为水火之脏,水宜升,火宜降”(《内功四经纳卦经》)就非常相似。在当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的弟子胡海牙通过自身实践把内家拳明确纳入陈提倡的仙学范畴。

二、传统内家拳基于道家理论的实践

内家拳既然和道家渊源深厚,那么它的锻炼过程中也必然有道家的具体思想贯彻其中,下面主要从内家拳实际锻炼的角度,说明内家拳运动中是如何突出地体现了道家思想。

(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有人说道文化是水文化,与道家关系极为密切的内家拳秉承了这种特征。传统内家拳的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先柔后刚等都是取理于此。

一方面,在练习过程中用水作为想象。八卦掌先是从趟泥步走圈入手练习的,想象在泥水中行走,然后再练习趟水步,想象在水中行走,水可以由浅到深。姜容樵有“桩如山岳、步似水中”[13]3-6的说法,这样才既能够练出松沉劲,也更能够找到轻灵的感觉。另一方面,与人接手时,也是找水的感觉,在防守上全身像水样圆转虚无点,遇力如水中漂木。八卦掌中也有专门的水劲功练习。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太极名家郝为真(1849—1920)则把太极拳分为水中两脚踏地、水中两脚浮起、水面上行三层练习,阶段依次提高。形意拳的高境界是“身形应当似水流”,在练习中始终贯穿着这种意识。时间久了,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才能“实腹畅胸”,感觉到腹内充实,追求“腹乃气根,气似云行”之妙,这与道家内丹“凝神入气穴”是一回事,养生上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效果。内家拳到了一定境界,什么招数、招式都通通归为动静和阴阳互转,到了此时即是“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了。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养生亦如此,凡是违背自身规律的做法最后证明总是失大于得。内家拳无论是练、养,还是高境界的虚无都根于此。从练习上看,内家拳从自身机体自然而然的现象入手,无论动、静桩功,还是招式都是取源于此,“太极亦称自然拳”,“太极原本自然力”(《太极拳练功歌诀》)。即使是练功出现偏差,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回归其自然意境或状态以调回。

显然,内家拳的有些练习功法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如八卦掌趟泥步、趟水步、转圈等。此外,内家拳高级阶段的一些功法,也只不过是把人体在某些特殊状态下自然而然的反应练出来实现常规化控制而已,走的也是返先天的路线。形意拳经云“岂知吾得婴儿玩,打遍天下是真形”,其实此句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第十六章),内家拳其实也是借鉴了婴儿的状态即“法婴儿”,婴儿的腿脚非常有活力,三大内家拳强调的“根打”[14]即基于此,“地龙真经,利在底攻”(《内功四经地龙经》)。从养生角度看,“人老腿先老”,腿部的机能逐渐变差是人体衰老的一个标志,如果能够保持腿部的活力,无疑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到了内家拳的高级阶段纯粹以意识行功时,出现种种干扰,也要无心自然应对,不被外在环境转移注意力为妙,道法自然为总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习拳之人,甚至练了很多年拳的所谓老拳师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追求自然而是反自然,招式以复杂和花哨为目标,不勤奋练功还好,如果再一勤奋,结果导致气脉纠结不清,反而是阳显于外,表面上容光焕发,其实是埋下了祸根。中医前辈周潜川早有提醒,王芗斋也批评过此种现象,说“非弄到不舒服,不自然,百骸失正而后止。因而不得不走入刻板方法之途径,永无随机而动,变化无方,更无法发挥潜能”[15]227。其实正应了“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三)以柔胜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离了柔,就不是内家拳了,能够极柔软,才能够极坚刚。内家拳原理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反向运动,是三归二,二归一,一归无,目标是回到出生之初甚至出生前的状态。试想一下,初生的婴儿,至精至和,生命力极强,但是身体极为绵软,哪有什么腱子肉呢?高妙的内家境界亦是如此。

柔是内家拳的核心,无柔不是内家拳。柔是求内劲的唯一途径,只是在描述和表现上不同而已。太极拳相比其他内家拳种更突出了柔的作用,太极拳的别名也叫绵拳、软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其实这是把柔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可以说柔即是走,就是粘,离了柔就不是太极拳了,柔也是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般轻灵的唯一路径。太极拳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则指出了太极拳坚刚的来源即“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八卦掌对于柔的重视也不例外,八卦掌的《三十六歌》中第十九歌明确提出八卦掌对于柔的看法:“人道掌法胜在刚,郭老曾言柔内藏。个中也有人知味,刚柔相济是所长。”由此可见,八卦掌的刚是以柔为基础的刚,是柔的积累。荣华丰认为“全身之法柔为妙,内外贯通显柔高,千招万法柔软妙,唯有游空最逍遥”[16]36即是得道之语。形意拳虽然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但绝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僵硬,而是柔藏其中,郭云深对于形意化劲的论述是:“练之周身四肢运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两种不可改移。”[17]282可见形意拳对于柔的要求更高,是暗柔,否则就不能解释形意拳谱说的“岂知吾得婴儿玩,打遍天下是真形”了。在实践中练家们也都知道,无柔不得松沉,无柔不得通关,柔是传统内家拳的根本和基础。

柔的训练是内家拳训练的关键,这个过程必须有明师(指明白的师傅,区别于名师)指导才行,光靠书本是绝对不行的。“无论何种学术,凡可以文字相传者,多属其中之糟粕。若其精华所在,绝非文字可以相传。其中之曲折奥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甚至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18]1确实是“妙高顶上无话可说”,身、心同时实践的技艺大多这样。

(四)取法于俭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即节约,是道家修炼的一个宗旨,即精、气、神的节约。

传统内家拳亦是如此,在内家拳的练习和运用上都提倡节俭。太极拳讲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四两拨千斤”,是体力节约,俭也。内家拳的俭也体现在借劲上,不但是在接手时借对方的劲,也常常表现在练功中借自己的劲,如八卦掌在起落翻转中要练得圆润流畅,往往要借势、顺劲(尤其是在高、低位转换中,唯有此膝关节才不容易受伤)。在三大内家拳中表面形式最简单的是形意拳,因为其简单反而成了练习者的难关,郭云深说:“难者,是练者厌其拳之形式简单,而不良于观,以至半途而废者有之,或者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身外又无奇异之行,故终身练之而不能得着形意拳术中和之道也。”[17]286

在传统内家拳运动中,俭是节约,精、气、神的全面节约,也就是人体能量的节约。只有少用,才能够持久,八卦掌《妙诀歌》中“蝇虫不能落,轻时如鸿毛”也即是如此。只有俭才能长久,所以俭也是生活的三宝之一,求俭只能在松、静、柔中求,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南怀瑾先生提倡的路子也认为“练太极拳到后来的阶段,应该走上内功的路子才好”(南怀瑾:《太极拳与静坐》),从主要精、气的节约到心神节约的转化过程自然做到了回视返听,甚至慢慢体会到氤氤氲氲,这皆是元气充足的表现,这在一年四季中都有身体上的表现,尤其是至寒至热的冬、夏两季更为明显,只是现代人已经远离自然,大多无缘体会了。内家拳追求的终极境界是什么呢,从太极拳的经典之说“由招数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已经很明白了,在八卦掌中则描述为“意动生慧”。

三、大道至简的内家拳

《道德经》所说的“大道至简,而人好径”对于练习内家拳非常有指导意义,能明白其中含义,对于内家拳的训练和养生都有深远意义。

大道至简,初学者不可不知。就像千古绝学之称的金丹大道,无论南派、北派,还是东派、西派、中派,也无论是自身阴阳、同类阴阳还是虚空阴阳都离不开摄心收念、回视返听,从自己身体上下功夫,从自身的精、气、神练起。内家拳也是同样的道理,无非是改善自己机体的功能,提高抵抗力,开发潜能而已,“离开己身,无物可求”[15]213。

医圣张仲景认为三条主要的致病因素中两条就与传导有关,也表明了养生的路径。

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用,为外皮肤所中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19]32

内家拳练习由于排除了阻碍,使得经络、气血的传导畅通,无疑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练习者自己也会觉得神清气爽,遍体无滞。但值得注意的是,练功者完毕后往往会出微汗(尤其是做到以心行气时),其时万不可对着风口猛吹,或者立即进入与练功环境温差较大的地方(如夏季室外练完功进入空调房),否则,此时毛孔开放,经络畅通,风、湿、寒都会趁机而进,为日后发病埋下祸根,所谓“避风如避剑”指的就是此时。

传统内家拳训练理同中医用人参补气,其实气不在参而在于吃参之人,人参只是把人本身已经耗散的东西聚起而已,但总是有人迷信世上类似人参等的补药。传统内家诸拳种的训练也不过是把人人具备的东西调出来而已,能调得快、调得细、耗得少的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兵.道教修炼养生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2]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杨振铎.杨氏太极拳[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有限公司,1997.

[4]唐豪,顾留馨编著.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

[5]沈家桢,顾留馨编著.陈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

[6]胡转运,黄玮编著.太极拳与气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张全亮.八卦掌答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8]孙禄堂.拳意述真[M].上海:仁记印务局,1929.

[9]肖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0]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H·阿巴耶夫.中国武术的道教渊源[J].张雅平,译.世界宗教文化,2010(3):74-80.

[12]牛金宝.养生延寿法[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

[13]姜容樵.八卦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3.

[14]史永隽.传统内家拳养生与误区[J].中国道教,2013(6):24-27.

[15]于永年编著.站桩养生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16]荣华丰.宫宝田八卦掌[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有限公司,2012.

[17]孙禄堂著,孙剑云编.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18]方慎庵.金针秘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9]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