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童年抓蝈蝈

 杏坛归客 2023-07-31 发布于山东

前几天去广源市场买菜,一种久违的昆虫叫声吸引着我,循着声音来到路南一处鲜花摊前,几棵海棠树上挂着几十个精美的笼子,叫声就是从笼子里传出,走进一看,里面有知了、蝈蝈他们的叫声混合在一起,似天籁之音浑厚,引得路人顿足观看……

看着眼前笼子里的蝈蝈,他们的叫声把我带回到那个久远的童年……

七月大地葱绿,小麦綉穗,一只只蝈蝈趴在麦穗上,扇动着翅膀,一阵一阵地唱着歌,鸟儿在伴唱,蝴蝶,蜻蜓在伴舞,好一个惬意的夏天。

小时候,每年这个季节,是农村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中午放学后,端着小米饭碗,从小园里摘几个顶花带刺的黄瓜,再从窗户台前的大酱缸里舀一碟子大酱,小米饭加黄瓜蘸大酱,吃的麻麻香。撂下筷子,嘴角还挂着饭粒,拎着蝈蝈笼就往荒地格子或者麦地里跑,去抓那大蝈蝈。

抓蝈蝈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把野地里的蝈蝈抓回家,装在自己扎的笼子里面,挂在房檐下,听它唱歌,别提是有多美的事了。

蝈蝈生长在荒地格子上的野蒿子和杂草棵中,小麦地里最多。一般孩子们不敢去麦地里去抓,抓蝈蝈扑倒了麦子,影响产量。生产队“看青”的人,拎着镰刀看见孩子们来就连撵带吓唬,不让进地里去抓。孩子们害怕“看青”的人,抓蝈蝈都是在壕沟边或者荒地的草棵里。

抓住蝈蝈后,一定要用手掐住它的头后面的位置,千万不要弄折它的双腿,那样,它就不愿意叫唤了。蝈蝈捉到以后,用宽大的树叶或是草叶把它包起来,或是卷在身穿背心的前面,如果有帽子,把帽里子抠个眼,将蝈蝈放在里面,戴在头上最安全。抓的蝈蝈回到家马上放到蝈蝈笼子里面。放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的,蝈蝈咬人是很疼的,能咬出血来,它咬人的时候,吐出来很多黑黄色的液体,大家说它气吐血了。

蝈蝈有两种,一种叫“绿豆蝈蝈”,浑身全是绿色的,大肚子;还有一种是“火蝈蝈”,身上是深红色的,叫的声音大,高八度,还有颤音。我们最喜欢抓“火蝈蝈”,它没有“绿豆蝈蝈”多,所以抓起来也很困难。“火蝈蝈”比“绿豆蝈蝈”难抓,它对人特别有防备,对声音非常敏感,它趴在蒿杆上叫,大老远儿看见有人过来,或者听见什么动静,马上跳到地上藏起来,并且,藏的非常隐蔽,很难让人发现。所以,大家抓到“火蝈蝈”,又是全胳膊全腿的,都非常高兴,跟寻到了宝宝一样。

蝈蝈,现在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也听不见它的歌声了。农药让杂草断子绝孙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精灵的昆虫,田野里没有了蝈蝈的声音,实在是让人惋惜。期盼着那青山绿水,更盼那鸟语花香,蝈蝈叫的天籁之音

蝈蝈这种曾经漫山遍野的生物已频临灭绝,许多孩子已经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這种昆虫陪伴了我们快乐的童年,而今,它们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绝迹了……。

童年,少年的记忆变的灰濛濛的……。

那个童年时代过去了,抓蝈蝈成了记忆的乐趣过往,但它深深地印在了童年的记忆中,成了回味。

作者简介

荆德军,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网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