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便,去了医院,估计回不来了?!这两张千年“古方”你要知道!

 青龙中医 2023-07-31 发布于山东

昨天刷小视频,看到一个网友发了一张图,说自己黑便,去医院检查,居然回不来,说明病情严重,而且配图是医院重症监护室待遇,看一下截图:

黑便到底什么问题?其实也有正常黑便跟病态黑便。简单例子你吃了猪血羊血,大多数会有黑便。服用一些药物也会黑便,这都是暂时性的,不足为虑。

从病理方面看,早在汉代张仲景时代就强调这个黑便,那时候认为就是比较严重疾病。

比如抵当汤237条文就有记载: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康平本做“尿虽难”),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这里病机是瘀热互结,导致血不走常道,溢出肠道血管,久则变成黑便。这种黑便特点是大便硬但是排便不困难。

对于这种瘀热互结治法就是破瘀祛热,抵当汤,本方有水蛭虻虫桃仁入血分逐瘀,改善微循环;有的问这种有道理吗?都肠道出血还用破血活血力量的极大水陆空(水蛭虻虫桃仁)联军攻击瘀血?实际病理就是道理,比如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是疏导大法,而这里破血祛瘀跟大禹治水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破血之外,还加大黄,大黄又名川军,泻热攻下作用,而且大黄也能入血分祛瘀。

最后再加酒,酒传统就能活血通经,其性温还能反佐,预防大黄寒凉,所谓寒则滞而不流。

综合全方,本方就是大禹治水的疏导而已!

对于实证,正气不虚,热入血分瘀热互结这种情况,就选用本方抵当汤。

既然提到实证便血,黑便,可以攻下,虚症当然要补。所谓实者泻之,虚则补之。

在《金匮要略》记载另一张方子名叫黄土汤,仲景说治疗远血,近血用当归赤小豆散。关于远血近血,实际指肠道出血情况,我理解近血就是肛肠部位出血,比如痔疮,脏毒等,出血新鲜。

而远血大概指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因为时间久了所以便血为黑便。这种当然大便不会硬,多数柏油便为主。

黄土汤原文记载治疗下血,先便后血,此为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其中主药就是灶心土,又叫伏龙肝,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以前农村多见,现在已经很少了,因为农村多数也用天然气电器多了。

除了灶心土,仲景用了附子白术炙甘草温阳健脾摄血;又加地黄阿胶补血止血,黄芩清热止血反佐。综合看,本方温阳健脾摄血为主,兼以养血清热。

所以对于黑便,止血为主,但是中医辨证看,虽然止血也得分清病机,用攻下瘀热法,还是温阳摄血法,自然不同。

关于黄土汤最后再啰嗦一下,如果阳虚太甚,四肢厥逆,可以去掉柔药,阿胶生地黄芩等,加炮姜,加强温阳摄血;这属于刚法。

看一下吴鞠通治疗便血案,增加认识。

毛 十二岁 癸亥十二月初二日 粪后便红,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热湿同科,举世业医者,不知有此,无怪乎十数年不愈也,用古法黄土汤。

灶中黄土(二两) 生地黄(三钱) 制苍术(三钱) 熟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 黄芩(二钱,炒) 炙甘草(三钱)

加酒炒白芍 全归(钱半)

水八碗,煮成三碗,分三次服。

初七日 小儿脉当数而反缓,粪后便血,前用黄土汤,业已见效,仍照前法加刚药,即于前方内去白芍、全当归,加∶

附子(一钱) 苍术(二钱)

按:吴鞠通一诊用黄土汤原方加当归白芍,加强养血祛瘀。二诊奏效,去了当归白芍养血,再加附子,苍术用量,加强温阳摄血之力。

这里提出加刚药,实际就是附子苍术等辛温大热燥脾祛湿力量。

再看一则更能看出温阳重要性。

丙戌正月初五日 六脉俱弦,左脉更紧,粪后便红,小肠寒湿,黄土汤为主方,议黄土汤去柔药,加淡渗通阳,虽自觉胸中热,背心如热水浇,所云热非热也,况又恶寒乎。

灶中黄土(八两) 生苡米(五钱) 云苓块(六钱) 熟附子(四钱) 苍术炭(四钱) 桂枝(五钱) 黄芩炭(四钱) 广皮炭(四钱)

煮四碗,分四次服,血多则多服,万一血来甚涌,附子加至八钱,以血止为度,再发再服,切勿听浅学人妄转一方也。

按:吴鞠通这里更是提出黄土汤去柔药,就是指地黄阿胶,这说明病情较急,所以阴柔之药可以制约温阳力量,所以去掉,可以很好发挥温阳摄血作用。后边叮嘱也说:血多多服,血涌附子加之八钱。按清代一钱五克,附子用之40克,也不少了。

这里也可以看做变通黄土汤方供临床选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