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河印象(文字版4)

 宜昌石头书屋 2023-08-02 发布于湖北

  

和宜昌码头的发展相似,宜都的码头是明清朝代从陆城的“合江”西门外往西南方向的清江扩展的。随着清末民初商埠开放,从紧挨西城墙的半边街(中山路)到由桥河码头通往西正街的桥河巷,又添了“门瞰清江”的新街新码头也连通岸上的西正街,这也就是如今桥河历史街区的雏形。

传说新街口的清江有一洄水湾,将清江上游漂流下来的树木柴草都聚集于此。于是,就有人将其打捞起来,堆码在桥河临江滩地上买卖。后来,鸦片战争后,桥河设立了海关性质的大查关,人们就把水里捞起的树木柴草交易之地移到了一百多米远的高岗上。又过了若干年,原本空旷的高岗变成了房屋连片的“薪街”,有识之人将“薪”字去掉草字头,避免了薪火,也正好叫新街。不过现在叫“邻苏巷”了。

查阅史料,新街码头的北端直接连上清江下河的码头,是由当地商户和居民在民国初年投资,用条石将原来靠岸停靠的斜坡建成简易码头。台阶宽2.5米左右,每级台阶宽窄、高低基本一致。主要停靠清江、渔洋河往来的小木船。现滨江路以上部分尚存,底部礁石上人工凿成的踏步可寻,江岸上留有拴船石27个。

新街码头也是陆城码头的一个标志:从清江放排而下的木排或竹排都只准停靠新街码头以上等待分解或是重新组装,变成更大的排筏进入长江航道。据宜都港务资料,在清江、渔洋河跑运输的船,一般都停泊在新街码头以上的江岸,如需到桥河及以下码头装卸货物的,需等那些码头有空时才能前去停靠,或者船靠船过载转移货物,装卸完成后必须及时离开。

陆城以前的水上运输十分发达,不仅有行驶在长江上的木帆船和小火轮均在桥河口停靠,在清江没有拦河筑坝之前,船业运输也同样非常活跃。据说清江河上的“峡划子”可至资丘,渔洋关至新街口可行“摇摆子”船。在很多有关清江船业运输的回忆中,那“七难八鱼共九洲,七十二滩上资丘”的滩险连连,水涌浪急的景象印象深刻。

因为有了码头,新街(邻苏巷)也就变成了一条交通要道。明末清初,每日停靠陆城码头多达百余艘木帆船,将鄂西南山区及本地的斗方纸、皮油、桐油、清漆、宜红茶等运往沙市、武汉及海内外,同时将食盐、布匹、大米、瓷器、洋油等生活用品,运销宜都及清江、渔洋河流域。据史料记载,二十世纪50年代,仅渔洋河登记造册跑运输的摇摆子船就达96艘。

听说陆城人最喜欢的早点是喝一碗咸味绿豆汤,再来两个裹满辣油的“季狗子”包子。可是在百年以前,在新街口讨生活的码头装卸工都有着宜都人的一天开“喝早酒”的习惯。那是因为早些年清江边水运码头紧张,清江上的船几乎都是趁天黑以后靠上新街或桥河码头,担任货物装卸的搬运工就得连夜完成船上的装卸任务,于是就大多夜晚工作天亮收工,清晨在地皮摊上来上二两小酒,再来些早点,一夜的疲惫悄然散去,精气神失而复来。喝早酒这样的仪式感,应该就是陆城的码头文化之一。

邻苏巷的那栋曹家老屋其貌不扬,却是清代建筑。曹蓉在这里找到了本家,照片中笑得阳光灿烂;当曹竟斌和他的曹家媳妇走进这间百年老屋,阁楼上的旧木柜、依然完好的穿斗式木构架在亮瓦透进来的阳光中就有了活力,不需回眸,哪怕砖墙上早已有裂缝,石板上也染上了青苔的鲜绿,可百年前这条街上商肆林立,来往不绝的热闹盛景依然会伴着清江的水气扑面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