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州谯楼

 梦想童年594 2023-08-02 发布于江西

建设沿革

袁州谯楼于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由刺史刘仁瞻建造,属袁州府署的一部分。初建谯楼,是为敲鼓报时用的城楼。
袁州谯楼风光
袁州谯楼风光
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府滕强恕“稍新谯楼”并置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天文台。
明万历年间,袁州谯楼的观天台置有测天之器--铜璇玑,一种古代测天用的浑仪,白天可观测太阳,晚上可观测星星和月亮,其用来测定时间的有效时间区间比圭表或日大多了。
明万历年间,袁州知府郑淳典对袁州谯楼进行了修缮,不仅恢复了宋代滕强恕时代的旧貌,还将唐朝掌管观天象、推历法的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神像供在谯楼里。

文物特点

袁州谯楼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呈“π”字形跨街而立,设有南北两个观天台。这是全世界现存唯一一座“π”字形布局的古天文台。
袁州谯楼
南北两个观天台上陈列着地动仪日晷黄道经纬仪等天文观测仪器,楼内有铜壶滴漏、古钟、大鼓等测时、报时设施。

文物遗存

主体建筑

古天文台以砖石筑台,台高12.8米,占地总面积780平方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π”字形布局,东西两拱上端各阳刻有“鼓楼”、“余晖”四个大字。现存房屋六间,楼柱二十四根,均歪斜,东八柱、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但楼顶平整,数百年不倒。
袁州谯楼南台墙基部分为南宋时期砌筑,存有“皇宋淳佑十一年”铭文砖;台墙为明清两代维修砌筑,存有“明洪武十年”和清“道光十六年”“同治二年”铭文砖;石构券拱为明代砌筑。谯楼栋梁上题有“大清光绪十四年”款。

仪器仪表

袁州谯楼不仅具有鼓楼的守时、授时功能,还有测时、观天象的天文功能,只不过楼上的各种原有设备现已完全失散。只能根据文献记载进行研究。鼓楼有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等仪器仪表。
袁州谯楼
铜壶滴漏
袁州谯楼的“铜壶滴漏”用了四只铜壶,由上而下依次为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分壶,互相叠置。最上面的铜壶“夜天池”装满水后,水即从壶底小孔逐渐流入“日天池”“平壶”,再从最下一级的“万分壶”滴流入“水海”,“水海”中有一根浮子托着的“漏箭”(刻有12时辰和100刻),水海中水逐渐增多,漏箭逐渐上升,就可从漏箭上读出时辰。宜春鼓楼主要是采用“铜壶滴漏”等仪器来守时、报时和测时,其所测时间与钟表相比每天只差20秒。
更筹
袁州谯楼还置备了“更筹”,从“漏箭”上读出时辰后即可定时报时。
影表和定南针
南宋嘉定滕强恕给袁州谯楼置备的影表和定南针,构成了一套天文测时系统。定南针是一种磁指南针,以确定当地的子午线方向。影表的影是指日影,表则是一根竿子。
圭表
袁州谯楼则把圭表的功用加以变化、扩展,成了能测定白天任何时刻的天文定时器。
铜璇玑
明万历年间,袁州谯楼的观天台置有测天之器--铜璇玑,白天可观测太阳,晚上可观测星星和月亮,其用来测定时间的有效时间区间。

文物研究

研究背景

1989年,南昌大学退休教授栾杏丽在编写《江西省科技志·天文章》时,发现明正德版《袁州府志》、《江西通志》《宜春县志》等天文测时相关记载。
栾杏丽在北师大物理系读书时,学过天文,通过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从《袁州府志》记载的铜壶、夜天池等名称来看,这是一套四级补偿式浮箭漏,属于守时系统部分;铁板、鼓角则属于报时系统。这两个系统是任何一座鼓楼所必备的。
栾杏丽发现,滕强恕置备的器物中有两件特别重要,那就是影表和定南针,它们构成一套天文测时系统,而且滕强恕还筑了台(一般鼓楼都是圆形或方形建筑,没有台),把它们放在室外的台上就能测时。滕强恕还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
栾杏丽认为,袁州谯楼上有了天文测时仪,就使它与一般的钟鼓楼有了质的区别。即,一般的钟鼓楼只能从事守时和报时的工作,不能测时。因此,他认为袁州谯楼不是一般的鼓楼,而是一个天文台。

立项研究

1992年,江西省科委立项,由原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承担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宜春市博物馆合作,对袁州谯楼进行考证和研究。

研究成果

建筑年代
袁州谯楼南台墙基部分为南宋时期砌筑存有“皇宋淳佑十一年”铭文砖;台墙为明、清两代维修砌筑,并存有“明洪武十年”和清“道光十六年”“同治二年”铭文砖;石构券拱为明代砌筑;谯楼栋梁上题“大清光绪十四年”款,推断现存建筑历经宋、明、清。
1994年,江西省科委邀请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及本省的8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袁州谯楼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论证,最终确认:“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的袁州谯楼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

文物价值

中国古天文学界一直认定,国内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是河南登封观星台(约建于元朝初年,13世纪晚期)。袁州谯楼天文台遗址的确认,比河南登封观星台早了50余年。
国外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是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现存的帖木儿帝国时建造的天文台(约建于公元1418年),也比袁州谯楼晚了两个世纪。

文物保护

2006年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袁州谯楼传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由江西省文物局呈报的《袁州谯楼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批复。[1]

史料记载

明正德版《袁州府志》载:“谯楼。府治东。宋嘉定间郡守滕强恕建。筑台,为楼五间。原置铜壶一座,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分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漏箭;铁板,鼓角。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

文化传说

纪念袁天
传说袁州谯楼的来历与袁天罡相关。
袁天罡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天文学家,唐太宗时任钦天监北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袁天罡当年在宜春袁州生活长大,从小便迷上了天文地理,成天就想着观天相、测地貌,研究其中玄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人说袁州府的形状像乌龟,马上来了兴致,经过仔细观察,果然如此,于是便请工匠在城里的几个方位凿了龟鼻、龟眉、龟眼五口井,成全了完整的龟形。他对天文的观测更是痴迷,只要是晴天,日观太阳升落,夜测星辰变化,连续几十年坚持不懈,并发明了一种叫铜璇机的观天设备,把自己的心得记下来,许多次向熟人预报天气,还真准呢,因而被人们越传越神。他死后就葬在宜春府衙西侧不远处,宜春人还于南唐保大二年(954年)建了一座纪念他的祠堂,这就是最初的袁州谯楼旧址。
滕强恕建楼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新上任不久的袁州知府滕强恕在家中设晚宴宴请本地知名人士。滕知府看看自己做的报时规盘,早已过了晚饭时间。因为夏天时规受阳光的影响夏天走得较慢,一直等到天黑,客人才相继到来。事后,滕强恕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不过是吃晚饭,要是碰上军情什么的,岂不要误了大事?于是,决心建一座完整的测、报时辰谯楼。
楼址方面,滕知府想到了袁天罡祠,袁先人本就是宜春的天文师,还有他发明的观天设备存留着,在纪念他的祠堂上重建完整的测时、守时、报时楼宇,也是对他最好的告慰。中秋,滕知府亲自主持开始动工。土建工程进度很快,可采购梁柱料时却遇到了麻烦,派去选料的人因时限紧,左寻右找买回来的24根杉木虽然粗大,却都不够直。滕知府闻知后很着急,就召集工匠们商量怎么办。一位木匠对着24根木头来回睃视,建议说:“人双手撑开可以托举重东西,把这些梁柱顺势分到一起,歪斜着该也同样能有力撑起屋子。”大家听后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形成了东八柱、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的格局,撑起歇山重檐的楼顶,一直巍然挺立不倒,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和奇迹。谯楼完工后,又添置了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更筹、铁板鼓角等器具,设阴阳生轮流值守,每日负责击鼓报时。

旅游信息

1985年12月江西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景点。经过全面修复,恢复明清格调的宜春鼓楼和一座颇具宜春地方特色的天文广场,正式向市民开放,其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传统风貌与开放意识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延续着底蕴深厚的宜春文脉。现为宜春城内最著名景观之一。
2003年,宜春市委、市政府投资修缮袁州谯楼,保持了谯楼历史原貌,恢复了铜壶滴漏、钟、鼓、圭表等测时、守时和报时器具,添置了地动仪、黄道经纬仪、浑象、日晷、星晷、人体日晷等天文仪器。
宜春以袁州谯楼为中心,新建了占地30亩的天文广场,在地面上铺设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代四象图案,以及与天文有关的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星和八卦符号等,供广大市民和游客参观游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