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历史之光照亮当代佛教中国化之路

 ymkst 2023-08-02 发布于湖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当前,中国佛教界正努力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佛教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新进步。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佛教从最初的外来宗教在中国社会中植根生存到不断发展, 其中十分重要的经验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始终主动与中国的社会相适应,促进了佛教中国化发展。知往鉴今,历史的宝贵经验对当代佛教中国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让历史之光照亮当代佛教中国化之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在制度上有很多不适应中国的方面,为了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佛教在制度上做出了很多革新。例如姚秦时期设立的僧官制度,中国开始由朝廷任命僧人管理全国佛教僧尼事务。东晋道安在具体僧规上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一套僧尼戒规,将僧尼的活动纳入规范,并且倡导:“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道安所制僧尼规范和统一僧尼姓氏对佛教僧团的制度建设、独立僧侣阶层的形成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唐代律宗创始人道宣以《四分律》开宗弘化戒律,从行为、言论、思想三个方面对出家僧尼的修行和衣食坐卧作出规定,后来传戒开始流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授戒仪式“三坛大戒”。唐代百丈禅师指出,禅宗既不是与大小乘所相同,又和大小乘没有本质区别,应当采取折中的方式制定规范。百丈禅师制定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一系列规制,使禅宗丛林有了规范,标志着佛教制度中国化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针对自身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中国佛教宗派众多,地域范围甚广,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中国佛教就存在着缺乏全国性统一领导的问题。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国佛教界的120位著名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中国佛教协会建立之后,各省的佛教协会也相继建立,使得佛教的建设和发展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国佛教协会通过颁布一系列制度规范,对佛寺的管理体制、寺庙组织程序、僧众修持方式等进一步作出了规范,使得当代中国佛教制度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

当前,在佛教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在汲取古代佛教发展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寺院建设、道风建设、修持方法、佛学研究的规章制度,为佛教发展的长盛不衰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让历史之光照亮当代佛教中国化之路,要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历史的滚滚车轮不断向前,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建筑、绘画、雕塑等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彩,涵盖面几乎涉及中国社会文化的一切领域。此外,佛教经律论三藏圣典及历代高僧大德的著作,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给人类留下了伟大的文化遗产。

如何加强当代佛教文化建设,首先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在强化佛教文化机构与社会文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办好《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等传统杂志;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利用微信、抖音、快手、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简短又不乏哲理的佛教知识,让人更易阅读、更易理解接受,推动佛教文化传播开创新局面。其次要加强寺院建设,通过举办法会、开展讲经说法、佛教修行体验、公益慈善和佛教文化艺术等活动,弘扬佛教教义和思想;历史厚重的寺院可根据各自文化特点保护、弘扬佛教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并走近佛教。最后,要加强佛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系统化的佛学论坛,推动佛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让历史之光照亮当代佛教中国化之路,要在人才建设上下功夫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佛教一直重视人才建设,比如唐代的马祖道一,在佛教人才的培养上有着显著成绩,影响非常广泛。马祖道一创造性地提出了禅学新观念,他认为所谓的“禅”不是打坐念经就好,而是要从心中“禅悟”佛理,使得“禅学”到达了一个新阶段。马祖道一非常重视对弟子的教化,为了让弟子真正的了解禅道,他使用了很多灵活有效的手段,著名的有“棒喝令开悟”“车扎度学人”等公案。马祖道一的弟子遍布天下,光入室弟子就有139人,其中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三人最为著名,被称为马祖门下“三大士”,都对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一诚法师曾指出,“人才建设非常重要,决定整个佛教界的去向。从当前佛教人才的培养来看,青黄不接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许多老一辈高僧大德相继辞世,另一方面各地各级佛学院已培养了一些中青年僧才,但还远远不够。”

当前佛教要通过采取教育创新的方式加强人才建设。一是在教育内容上创新,佛学院除了固定的佛学专业内容外,可以设置更多开放的时政、人文课程,全面培养佛教人才。二是在教育模式上创新,佛学院可以借鉴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教学管理经验,加入更多的现代因素和产品。三是在教育理念上创新。佛教教育可以适当走出佛学院,面向社会开办更多佛学讲座,这样既有利于佛法的传播,又有利于社会佛学人才的培养。四是在国际交流合作上创新。进一步探索国内外佛学院或者部分佛学专业的交流合作,选送部分优秀佛学人才赴国外留学,加强国际视野下的佛学人才培养。

历史是人类的导师,我们要深刻汲取历史的经验,在制度、文化、人才建设方面综合施策,科学谋划当前佛教中国化发展。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指引下,佛教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