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特行”的药物杂质(2):立省一个亿的采购经验

 北极熊_ 2023-08-02 发布于上海
Image


药物杂质的采购是很多采购人心中的痛,因为一般不能随便更换供应商,如果市面上一旦断货就特别麻烦:轻则采购成本直线上升,重则严重影响生产研发进度,导致公司亏损。


近日,网小化听销售部同事分享了一个让人既无奈又想笑的采购案例:

采购案例

某个采购为了购买一种药物杂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托人帮忙,花了无数时间沟通联系找渠道,终于找到了这个杂质。但是,原本只要几百元的东西却被炒到了3万多元,而且还要低三下四地求着对方才能拿到手。这让人不禁想问,现在客户还能不能做上帝了?

原来,某药企正在进行“变更生产场地”的补充申请,产品已经送样,但检测需要的杂质购买不到,连当地的药检院也束手无策。因为这个杂质短缺,样品检测被搁置,严重影响了品种转移的进程。于是,该药企项目负责人八方求助,寻找资源,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一开始,他们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杂质是联系到了,但不是“中检院”的。虽然各项检测报告、图谱一应俱全,也完全符合所有标准和技术要求,价格只有几百元。但是,这个杂质不是中检院的,药检所的老师说了,用于注册的检验,原则上不使用第三方的标准品。

再找,就必须要“中检院”的杂质。很有意思的是,中检院自己却没有这种杂质,必须得托关系找第三方某某公司才能买到。而且,原本几百元的杂质,报价竟然至少3万元,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为此,网小化又网上搜罗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作为国家标准物质的供货单位,中检院为什么不能即时补货呢?有人说,很多“黄牛”联合扫货,让中检院断货,黄牛再加钱慢慢卖。他们以此为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和系统的产业链(道听途说,无凭无据,请勿相信)。

造成某些对照品如此短缺,甚至被垄断的根本原因或利益根源是什么,我们并不知晓。但行业垄断、坐地抬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Image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防止广大客户遇到类似事情,网小化为大家整理了药物杂质的采购管理经验:

01

建立最小库存,一般不少于半年的用量。

根据研发的进度和计划建立最小库存单位,一般不少于半年的用量。药物杂质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小库存设置为不低于半年的用量,可防止官网库存不足的问题出现。

02

建立采购计划,低于最小库存开始采购,采购量为一年量。

建立产品采购计划,当库存小于最小库存单位的时候,就要开始计划采购了。一般建议一次性采购量为一年的。药物杂质一般体积较小,便于保存,即使一次性采购一年的量占用的库管资源也不多。
Image

03

定期监测NICPBP(中检院)是否有库存。

这个一般比较难监测,除非专门购买监测软件。可以通过既往经验对该药物杂质进行市场需求预判、同行信息共享、常年合作供应商为你同步消息、自行定期查看中检院是否有库存等方式了解采购产品库存情况。

04

建立工作对照品。

工作标准品(对照品)简单点来说就是对于中检所没有货的,或是中检所目前所没有提供的标准品对照品,我们可以统称为:工作标准品对照品! 建立工作对照品本质就是为了防止断货。网化深度合作了三十多家药物杂质类的供应商,可通过集采形式为您提供质优价廉的工作对照品。

对自制的工作标准品进行标化验证,保证工作标准品与基本标准品的等效性,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建立工作标准品的质量标准,总的原则是在原法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该标准要严于药典标准;要将主成份含量提高,有关物质的限度降低,其它项目可不变。

05

建立预案,必要时选择替代供应商。

提前备好预备供应商,包括国内外可替代供应商。做好预案,评估市场没货或者价格暴涨时有没有备选方案或者备选供应商,预防突发情况。

当然也可以考虑把网化作为您的药物杂质供应商,网化深耕化学品行业数十年,圈内人脉资源较为丰富,平台质量有保证,价格有优势。

*本篇内容通过调研、参考及市场数据反馈整理,本着求真的态度,如有不科学不严谨地方,欢迎指正交流学习。

Image
好啦~我们第二期的“独立特行”药物杂质小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小伙伴们还有其它疑问欢迎来和网小化切磋交流哟~

同时,如果您有药物杂质方面的采购需求,也可以来网化商城询盘购买,我们将会根据您自身的项目情况,在三十多家深度合作的优质供应商中,为您挑选提供性价比最优的采购方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