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年级课堂玩了三个数学游戏,同时把“学科育人”渗透在课堂的“字里行间”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3-08-02 发布于江苏
【题记】

课堂逻辑三个方面:教学的逻辑、学习的逻辑与知识的的逻辑。这样就有“三构和谐”的问题,即通过知识的结构、教学的架构,促进学习的建构。进而形成教学“黄金三角形”。

发现与创造的灵感和机遇总是等着有好奇心和有独立思考的那个人。

【一】课堂上的“思维游戏”

六月初,在高浜的六年级数学复习之际,我去其中的一个班上了一节数学游戏课,本班的数学老师是黄春。

在本堂数学游戏课上,我跟同学们一起探究了三个数学游戏,分别是“狗跑了多少公里”、“数手指”和“连9个圈转3个弯”。这三个思维游戏探究题简述如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探究一下:

【第一个思维游戏】 狗跑了多少公里

这个苏步青爷爷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题目,也是我小时候在《趣味数学100题》中看到并做过的题目: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跑5千米,这只狗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往甲这边跑,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跑,碰到乙时再往甲这边跑……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问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据说,苏步青爷爷是在电车上被一个德国教授提问了上述问题。于是,苏步青爷爷略加思索,未等下电车,就把正确答案告诉了这位德国数学家。

解法一:

甲、乙两人相向而行,所以他们的速度要相加,距离是50千米,所以他们只要50分钟就可以相遇,甲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他们的速度和是每小时3+2=5千米,所以他们只要50/5=10小时就可以相遇。因为狗和甲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所以狗也走了10小时,每小时走5千米,所以狗一共走了5×10=50千米

解法二:

甲乙相向而行,所以相当于狗跑了全程50千米,狗每小时跑5千米,所以狗一共跑了50/5=10小时,即狗一共走了50千米。

【第二个思维游戏】数手指

我先给同学们来一个简单的手指游戏:(1)如果是从大姆指开始数,其下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姆指,数到5;再返回数大姆指,再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姆指,如此返复,数到100,你觉得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如下图)。

来了一个有挑战性的:(2)如果是从大姆指开始数,其下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姆指,数到5,接下来数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姆指数到9;再依次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姆指数到13,接下来数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姆指数到17,如此返复(如下图)。那么,数到100,又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呢?

渐渐地,同学们发现:从数大姆指到返回到食指,共数8个数为一周期。前半周期4个数,是数大姆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后半周期4个数,是数小姆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100÷8=12(组)……4(个),也即当数到第12周期时,还余4个数,属于前半个周期,于是数大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数到100最终在“无名指”上是对的!

再后来,又有学生把余数的规律列成一张表:

手指
A大拇指
B食指
C中指
D无名指
E小指
余数
1
2
3
4
5

0
7
6

意思是:数到几,就用这个数去除以8,余数是1在大拇指上,余数是2或没有余数(即余数是0)在食指上,余数是37在中指上,余数是46在无名指上,余数是5在小指上。

【第三个思维游戏】连九个圈转三个弯

如图,有9个点,试—笔画出4条直线,把这9个点连接起来。从何处起头都行,直线可以交叉,但不能重合。

注意,下图的画图法是错误的:

同学们,你能做到吗?

其实是这样的。

一笔画出4条直线,难以穿过9个点。这是由于我们不易想到将直线延伸到9个点的范围界限之外。如果能突破这种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则如图1-2便可一笔画出4条直线使之通过这9个点。

下面的这个孩子在课堂上虽然没有做出,但我还是表扬了他,因为他在课堂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看看下面,是我和这个同学的课后合影:

【二】课堂上的“育人细节”

【课堂上】

在进行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我还及时教给同学们学好数学三句话,这有句话是:疑难问题不放过、举一反三找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

我是相信学生的,并没有直接把三句话出示出来,而是让同学们逐一上来写。

其中有一位女生十分积极,她上来写了是第一句“疑难问题不放过”,可是她把“疑”字写错了,下面的一名男孩比较心急,直接喊起来:“你的'疑’写错了!”

女孩子日常是个学习好的孩子,也是爱面子吧,也就直接怼过去:“不要你管,你知道怎么写!”说完,还回过头来白了那个男孩一眼。

这个细节大家都看在眼里。可能许多人都可能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小孩子吗。可是,我却把它当作一个“育人”的良好契机呢。

女孩倒是聪明,自己琢磨了一下,最终还是把把“疑”字改正过来了,开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却利用下面的一点时间,引导大家回忆起刚才这个“细节”。我说:“同学们,大家看到一下刚才的一个情景,一个男孩给这个女孩提了什么意见呢?女孩又是怎么样回应的?”于是有同学说起了,我又问:“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被我这样一提起,大家才开始认真地思索起来。

有的说:“小王(女孩)这样不对,应该允许别人提意见才对!”

有的说:“小李(男孩)也在不对的地方,别人有错误,不要在下面吵嚷,而是要举手提出才对!”

我再请小王(女孩)自己来说说,她这时也意识到自己不对了,她说:“我不对,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没应该是刚才那个态度。”

到了这里,我引导同学们把刚才同学们的各种意见进行了总结:当别人提意见时,一定要抱着虚心包容的态度,这样都能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于是,我叫同学们把“学好数学三句话”,认认真真地写到自己的本子上,下面是其中一个孩子的手写笔迹:

【课间里】

推而广之,我们在课堂的内外,也是可以有许多育人“细节”的。

比如,以课堂巡视过程中,我见一名学生在读《几何原本》,我大为惊讶,就问男孩: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是你的爸爸妈妈给你买的吗?他说,不是,因为在一堂课上,老师提到了这本书很厉害,我想一定要把这本“厉害”的书买回来,看看到底有多“厉害”。我表扬他很棒,很“厉害”!是一个对求知世界抱持“好奇心”的孩子!

再比如,我在巡视中,又看到一个男孩在看《蓝球运动训练指南》这本书。我问,你是学校篮球队的吗?他说,不是啊。那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因为我喜欢篮球,但又打得不够好,所以我要买本书来看看,努力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你看,孩子的“梦想”多么宏大啊!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处处“看见”孩子的“梦想”,及时给予激励,让孩子梦想的“种子”慢慢地生根、萌芽、开花、结果……

当孩子拿着一本《平凡的世界》文学书,你又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通过询问,我知道孩子真的看得仔细的,书中的细节都能说得出来,真是一个会读书的“认真”的女孩!对于这样的一个女孩,让我想起自己的女儿,可她是在初一才开始看《平凡的世界》的,这个女孩子,足足比我女儿早了一年!作为校长,作为一直鼓励全体教师开展“梦想教育”的教育人,我是开心的!

其实,学科育人不仅是通过道德说教来实现的,它渗透在日常教学细节和教师的点滴行为中。孩子会阅读《几何原本》、《篮球运动训练指南》和《平凡的世界》等书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主题感兴趣,或者这些书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好奇心。此外,这些书籍也可能是教师或家长推荐的,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孩子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学科育人在课堂上的实施,也可以通过教师向孩子推荐各种有益的书籍和资料,以及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位知识传授者,更是是一位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点滴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学科育人在他们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难道不是这样吗?

【三】课堂育人的“回顾反思”

教孩子们“回顾反思常总结”,作为教育人,我们也要注重“回顾反思”,总结一下“学科育人”的常见做法。

学科育人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教育使命与责任的重要回应;它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细节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推荐有益的书籍和资料,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和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具体说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在教学时,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或情境来引入,如通过描述一只童话故事,或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实物来,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以通过描述一个数字的实际意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介绍数字5”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家人有5个人,或者自己有5个好朋友,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并增强对数字的感知和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具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购物场景来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和相对关系。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小商店,让学生用虚拟货币进行购买和交易,通过比较商品的价格和金额大小来理解数字的大小和相对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感知。

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需要的逻辑思考、推理和判断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宜采用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伙伴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的规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规律与方法,还可通过一个实际操作与实践活动如动手摆摆小棒、拨拨计数器等,来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的方法与规律,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加减法时,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加减法的规律。例如,可以让学生用小木棒或圆珠笔来模拟加减法操作,如通过添加或移除小木棒或圆珠笔来计算结果,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解决迷宫问题或找规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如“从1100的数字中,哪个数字出现了最多的次数?”,或者“从1100的数字中,哪个数字可以分成两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的乘积等于原来的数字?”,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体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感知。

比如,在教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图形来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如让学生用纸片剪出一个正方形,再用尺子量出其边长,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图形来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让学生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再让学生用尺子量出每个图形的边长和半径等,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测量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数学问题来解决来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家庭的用电费用、测量房间的面积等,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获得全面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协调团队关系等社交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生解决应用题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题意。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卖家和买家,通过模拟交易来理解利润、价格等概念,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拓展性的数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创造条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复杂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创新思考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科育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细节和点滴行为,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