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说,我说

 古磨盘州人 2023-08-03 发布于北京
你问我,晚上都干什么呢?
我说,看书,码字。
难道每天晚上都是在看书码字?
你要是觉得我这样回答不好,那我就换着说,我每天晚上码字、看书。确实是这样的,码字是第一要务,必须先码完字,才能做别的事。
我其实也不想一直码字,因为要做的事其实有很多,可要是不码字,总觉得失魂落魄,与其浑浑噩噩,不如集中精力,先干掉第一要务。
你说,我的文字你每篇都读,我没有理由不信。我码字就是给大家读的,你不读,我就没有码字动力了。
我最大的缺点是,我不会跟大家互动,总觉得码字跟做人一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很多时候,还没见出力,人心也就慢慢地显现了。
在码字上,我一直说,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人。幸运到,即便我不去绳蝇苟苟,我的朋友越来越多,关注我的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大家能给我支持,更多的还是因为我的真诚和坚持。我不说谎话和假话,我的文字写的都是我的内心。也许这是大家愿意看我的文字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热点问题频发时,我说的观点,也许会适合更多的人。也许有人比我的观点更鲜明,只不过,有观点的人都不会主动跟别人说。
我说,我很幸运!老能在后台看到,朋友们激励我的行为,即便有人身处逆境,对我码字的支持,也是一如既往的,这样的关爱,真的让我停不下来。
你说,我怎么能跟上你码字的节奏。我说,这个很简单,你看着我树立的题目,跟着写就是了。
你可能会说,你没有我这样的知识和见识积累。其实,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我写了什么,写的重点是什么。
题目当然是我的文眼,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题目进行展开的。但是,文学是含蓄的表达,我不会一上来就说文章的眼。我必须要先铺陈一番,以便读者能进入状态,这就像说书人,他一上来,一定不会直接说故事情节,那样即便再精彩的情节,听众也听不出味道。
感觉储备和铺成的差不多了,我就开始说我的思考,这个思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这个理是我独立分析出来的,一定是没有人说过的,我不会重复别人,甚至不会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仅以昨天的小文为例,通常意义上,我们熟悉的都是大浪淘沙,可我跟同事聊天的话题是屹立潮头。每个时代都有与浪共舞的人,也许你能劈波斩浪,可很难有人持之以恒,毕竟,在浪花里,变数实在是太多了。反而是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实践证明是获益最多的。可人毕竟还是为心活着,关键看你的人生追求,假如你追求主动,即便过早地被抛在岸上,这也是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
假如认识到这个层面,这篇文章就算是读懂了,假如你真的读懂了,也试着按这样的套路去写作,持续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你一定会有进步,不然,你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加思索地推进文字,估计你的进步就没有那么明显。
其实,即便不写作,每天跟着阅读,且按照我提示的路数去思考,一段时间之后,你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可很多人一般都做不到这样,他们喜欢蜻蜓点水,他们大多没有耐心去读完一篇文字。这也不能怪别人,怪只怪我自己没有写出让人逐字去阅读的作品。
你说,为什么我每天都有话题。我说,我每天都会用脑子想事。这些事,我会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我每天的功课。你说佩服我的坚持,我想说的是,我坚持的不仅仅是对文学的追求,而且是坚持对人生的思考和表达。
你说,我说,忽然发现很多话直说了,后面我就不好写了。
你还要我说吗?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晚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