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理论来源很久,老庄学问太深,虽包含养生或气功理论,但却不能单纯认定为纯粹养生学。要说纯粹的气功理论,现存最早的当属《行气铭》。仅仅只有45字,却道尽养生气功诀要。 甚至它和我之前介绍的气功理论专著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不同,它更纯粹,只讲“行气”。 也许它原貌非如此,但就历史资料而言,这45字不但内容存有争议,而且多个养生家引用,解释也差别很大。 如清代曾有养生家托彭祖用彭祖导引术之“行气祛病法”来解释“行气铭”。 近代养生气功大师李少波也用“真气运行法”来注解“行气铭”。 一、彭祖导引术之的“行气铭”运用假托的彭祖导引术采用“行气铭”版本为: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用六个导引动作来表达: 第一式:吸天精 最终动作:双脚站立,双手张开抱天。 这是讲:“行气,深则蓄,蓄则伸。” ![]() 第二式:含息行 最终动作:紧随上式,双掌指尖相对按于下腹部。 这是讲:“伸则下。” ![]() 第三招:定心猿 最终动作:紧随上式,双掌手心向下,两臂伸直按于两侧大腿边。 这是讲:“下则定,定则固。” ![]() 第四招:坤幼萌 最终动作:紧随上式,双掌掌心向上,托于两侧大腿侧。 这是讲:“固则萌。” ![]() 第五招:地气蒸 最终动作:紧随上式,双掌掌心向上托于胸前 这是讲:“萌则长。” ![]() 第六招:飞天升 最终动作:紧随上式,最终双手头两侧伸直45度,回到第一招。 这是讲:“长则退,退则天。” ![]() 至于为何“退则天”也有不同理解,朋友们可以自行领悟。 二、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对“行气铭”的表达李少波老师采用的“真气铭”版本为: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桩在上,地几桩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使真气在心窝部集中便是“行气——深则蓄”。 第二步“真气向下延伸,呼气注意丹田”,丹田发热则是“蓄则伸,伸则下”。第三步“意守下丹田”,真气逐渐充实饱满,丹田萌动力量,正是“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丹田真气到一定程度,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并沿脊柱向上过夹脊、透玉枕、直达脑海,有如“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由于贯通督脉,肾气增强,生机旺盛,周天运转,头顶现光色体,有力量,有形状;下丹田也有一种力量,上丹田与下丹田像有磁力吸引。上叫“性”,下曰“命”。顺,可以生生不息。逆行,趋向早衰,就是“天几桩在上,地几桩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三、行气铭的伟大行气铭的伟大恰恰在于只有45字,却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理解,而且每种理解都有其成立基础。如彭祖导引术只有六个动作,但拉伸、呼吸,气血上下非常到位,仅仅只练习此,也会气血畅达,有飘飘欲仙的轻灵和舒适。 李少波老师研究几十年的真气运行法非常复杂的气功修炼,竟然也能用这45字阐述,而且还非常准确。 ![]() 实在是太伟大了。 卫昌国学 2023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