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中脚趾是“拔地”而不是“抓地”

 木子的书包 2023-08-03 发布于山东

站桩中梢节的要领细节最为重要,也最难掌握。梢节的领做到位了,才会达到身松点紧的浑圆。那么在梢节中,脚与地面亲密接触,是要中之要。不仅是人体的根,也是桩的根。

关于站桩中的脚的论述很多,比如重心是全脚掌还是前脚掌?还是后脚跟?,各家各论,相互矛盾。笔者认为一切要领都是为桩架、桩功服务,目的就是通过桩法达到换劲的目的,得意、得气,改造生理。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谈一下站桩中脚趾的动作要领。

为什么不是“抓地”?很简单,站桩讲究用意不用力,“抓地”这个动作对于学练者来说,字面上的意思在操持中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会用拙力了,所以会让学练者无所适从,久久难以掌握。其实这个“抓地”是站桩训练的结果;是腿上、脚上筋长的自然结果。

而在我们的训练过程中,不能把“抓地”当成目标,更不能把“抓地”当成手段。同“抓地”的表述不一样,“拔地”更为贴切。如果还不能理解和把握,可以从拔罐的角度去理解,和拔罐的拔是一个意思,拔就是吸、提。

脚似吸盘一样(像皮搋子),似拔罐的罐子一样。好似用脚吸住地面,把地面拔起来,拔向腰际。正应了《黄帝内经》那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桩中任何的要领都不是独立的、局部的,拔地要与提膝相结合,前提是要调整身体的重心,劲沉脚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整体的拎拔。所以,有沉才有提拔,提沉一也,就是这个道理。

吸拔之感是和腿部筋长成正比,也是上虚下实的具体体感,也使得力沉脚底、整体浑圆之意更真实。

如果方法掌握到位会有吸拔之力到盆骨又到手上的手脚相通之感,下盘稳固,一触即发得以逐步实现。

脚趾不能用力收缩,要展、要撑,让劲力从梢节传导出来,然后要趾端要贴要按,把地面抓吸住、踏按住。这样脚上矛盾有了,包括地筋也就撑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