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他是如此的重要,也是如此的神秘,令无数人为之神往而又望而却步。学会周易的解读方法,是开启人生智慧之道的途径。让我们和彭心融老师一起,遵照古人的立意,寻着古人的足迹,原汁原味的解读六十四卦,还原易经的本质,追溯易经的本源。 【第十六讲 坤卦:防微杜渐】 坤卦的初爻的爻辞叫作:“履霜,坚冰至”。直白的理解很简单,如果脚下踩到霜了,那么很快坚冰时期就要到了,冬天就要来了,就要开始结冰了,这样的意思。我们看具体怎么理解。初爻,因为坤卦的六个位置上都是阴,阴也代表阴气凝结过程,比如我们把一年四季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春天和夏天是阳气逐渐壮大的过程,下半年是阴气长大,阳气渐弱的过程。这里面所说的霜,就是我们在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是霜降,这个时候地上开始结霜了,早晨如果注意观察,这些枯黄的草木之上有一层薄薄的一层霜了。再往后就进入立冬了,立冬了就开始进入冬天了。进入冬天就进入比较漫长的寒冷的季节,结冰了。所以说的是,在初爻的时候,阴气刚刚开始,叫“阴始凝”。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观察注意到这个现象,阴气就会一点一点长大,最终达到坚冰的程度。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有一种意识要知道,下霜了,脚下踩到霜了,就知道冬天快来了。冬天快来了要做提前做过冬的准备。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要有这种意识。这叫知微见著、防微杜渐。当你感知到事物的一点点苗头的时候,那么就要知道事物再往后发展下去是什么状态,所以这一爻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换个角度理解,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做事和小人做事不太一样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容易犯错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在初期很小的时候就感知到这是个错误,就可以停止、改正或者弥补。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使错误一步步放大,增大,最终就变成坚冰。所以有句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犯错的人,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一朝形成的,是前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易经里面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里面强调的是:积。积就是不断的积攒,慢慢积累起来的,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恶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在小恶时就应该停止,不至于变成大恶。这就是坤卦初爻给我们的启示。如果大家对术数有什么问题或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们将做进一步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