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管理企业变革中员工的抵制情绪?

 新易咨询 2023-08-03 发布于北京

如何管理企业变革中员工的抵制情绪?

当企业发生变革时,经常会有各种不理解、不赞同、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声音。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笔者在此不做探讨,仅就一个规律加以说明。从统计分析来看,任何一个组织内部引入新的事物时,组织内部往往有10-20%的成员持积极接纳的态度;相应的,也有10-20%的成员持激烈反对的态度;剩余的组织成员没有明显的支持或反对态度,处于观望状态。

基于以上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规律:

1. 企业变革时的反对声音是符合事物规律的,当我们认定变革是必要行为时,不应受这些抵制情绪的干扰。

任何新事物的引入都必然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如果因为这些不同的声音就半途而废,那么任何的变革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员工的抵制情绪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

2. 有抵制情绪的员工往往是少数。

当变革行为是适当的时候,真正持激烈反对态度的成员只有10-20%,大部分成员是处于观望状态的,但因为反对的声音往往比较激烈,声量较大,会造成一种大多数成员都反对的错误印象。

对此,我们可以对成员进行不记名的抽样调查,分析组织成员对于变革的看法。

如果统计结果符合规律,那么我们可以坚定地推动变革;如果统计结果提示我们,确实大多数的组织成员反对变革时,我们就需要反思变革的必要性、变革行动的合理性了。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管理企业变革中员工的抵制情绪呢?

其实很简单,抓住10-20%积极支持的员工,带动中间60-80%观望的员工。

当这两步做好后,企业的变革就形成了“势”。

在大势不可阻挡的情况下,剩余那10-20%持抵制态度的员工,他们的态度就无法左右企业的变革行动了。

他们中的部分人,会随着变革的深入而改变抵制的态度,转而跟随和支持变革,也有部分人始终持坚定的反对态度。

考虑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对于始终坚定反对的员工,企业要决定他们的去留问题。

至于如何抓住积极员工、带动观望员工,则无外乎:变革前说明目的、目标、措施,充分统一思想认识;变革中快速树立标杆,制定符合实际的推进计划;制定激励/考核制度,取得成果后及时的激励和宣传;对取得的成果有效进行标准化和固化,保证不出现反复。说到底,仍然是PDCA-SDCA的循环

总结一下,对于变革中企业员工的管理,我们基于规律,采取抓住少数积极员工、带动多数观望员工、转变少数消极员工、淘汰极少数顽固分子的方式,保证企业变革的顺利推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