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俨少:20世纪最后一位文人画家 |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泊木沐 2023-08-04 发布于辽宁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他是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是现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大师,是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是一位绘画、书法和诗词都极有造诣和个人风格的杰出艺术家,是20世纪活跃在中国地方画坛,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影响的绘画大师。

他就是海派画家的领军人物陆俨少——

陆俨少 杜甫诗意图

“画人陆俨少”——是陆俨少去世前,亲自为自己题写的墓志铭,短短五个字,却是他长长的一生。尽管后人仰视其为艺术大师,但“画人”二字可能是陆先生对一名真正的国画艺术家的最低标准和最高评价。

陆俨少 彝族青年男女自由的歌声 上海中国画院藏

作为浙江画院首任院长和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陆俨少为当今艺坛培养了大批书画名家,尤其是为美院树立了重视传统的国画教学体系,学术影响辐射全国,隽永流芳。

“陆俨少是当代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传统功力颇深,有人把陆俨少和李可染并称为'南陆北李’。实际上,当时山水画家也就以陆、李二人成就最高”。1999年,陈传席在一篇评论文章中,首先点出陆俨少的艺术地位。

陆俨少 60年代人物画册页(机器脚踏车)上海中国画院藏

1960年前后,推崇西画的学校负责人被打成右派,“靠边站”的潘天寿被推出来主持工作。走马上任的潘天寿,一心要建立国画的教育体系,设山水、人物、花鸟等分科,头疼于缺少山水科老师。他希望找一个“有点文学修养、又能写毛笔字”的老师教山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陆俨少 大厂村 1956年

当时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美院年轻教师姚耕云,被安排去上海进修,刚好跟着陆俨少学了一年。临别,陆俨少送他几张杜甫诗册页纪念。姚耕云拿着陆俨少的画请潘天寿题字,潘天寿看了陆俨少的画、题诗与跋,眼睛一亮,赞不绝口:“画、诗、书法皆属上品,笔墨有灵气,格调高,难得、难得!正是我邀请的中国画教师。

陆俨少 公社之晨 1964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1962年应潘天寿院长之邀赴浙江美院任教。晚年出任浙江画院院长,此间自辟蹊径,形成了“俨派画风”,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陆俨少精神内核“理气”和“灵变”二词,一在陆俨少题跋中被多次涉及,二在他生前关于绘画的言论中也被反复强调,三在他的论著中都被隐含此意,四在他作画的具体过程和作品中,也贯穿始终。

陆俨少 伟大的起点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陆俨少是玩“变”的大师。一个画家的成败,与他的变的理念,变的手段,变的技巧,与手中掌握变的“零件”多少,有着十分内在的关联。从古今留存的山水画作品看,能做到像陆俨少这样画法变化之多的画家真可谓少之又少。

陆俨少 永州八记之二 石涧记

即使他明确表示拟临哪家哪法,也会“参”入己意,且又能参出一个新的“花样”。这就是陆俨少的“变”,这就是陆俨少在艺术上的“狡诈”,这更是陆俨少艺术上的“陆家兵法”。(王漪《陆俨少的“理气”与“灵变”》)

陆俨少 仿王蒙太白山图

陆俨少的绘画成就是多方面的,有人称之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大家。1990年他在《学画微言》中提出:“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画外功夫占了七分,这正合了中国文人画的前提。关于书法,他自己说:“所用功夫,不下于画。”

“旷二三百年间”,陆俨少对于自己书法的认识,高度自信。艺术家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有惊人之语,这在历代都有个例。陆俨少谈自己书法很具体,自己的书法与当代人比,或者与二三百年间古人相比,都是不相上下的。这些话语看上去很狂,但是与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超越古人、超越晋唐的言论,还是有尺度的。陆俨然再怎么自信,也自信不到这个份儿上。陆俨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陆俨少 瑞雪启春图

陆俨少先生的笔下功夫,旷世罕见,游历山水,从不苦做速写记录,他说:“我外出游历……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气,并记在胸。”他作画无论多大尺幅,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默记于心也。”他作画用一枝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般的使用。

他的艺术主张,是从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来的,他的作品,是他艺术理论的见证。他从不作空泛之谈,也从不大言欺人,陆俨少先生是律己极严、勤奋朴实的艺术家。

陆俨少 仿王蒙诗意

陆俨少先生尝说:“我主张为学当转益多师是我师,集众家之长,而加以变化,化为自己的东西。画如此,写字也同样情形。写字切忌熟面孔,要有独特的风貌。使览者有新鲜感觉。而临摹诸家,也要先择字体点划风神面貌与我个性相近者。重点要看帖,熟读其中结体变异、点划起倒的不同寻常处,心摹手追,默记在心,然后加以变化,化为自己的面目。我初学魏碑,继写汉碑,后来写兰亭。最初学杨凝式,旁参苏米,以畅其气。但我对此诸家,也未好好临摹,不过熟看默记,以指划肚而已。杨凝式传世真迹不多,我尤好《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但也未临过,不过熟看而已。杨凝式书出于颜鲁公,但一变而成新调。黄庭坚说:'世人竞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同子,下笔已到乌丝栏。’就是称誉其不是死学,而化成自己的新意。我们学杨凝式,也应该学他的精神,在他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不欲亦步亦趋,完全像他。因之有人看到我的书体,而不知其所从出。这是我的治学精神,不拘书法、作画、贯穿始终,无不如此。

陆俨少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现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

陆俨少(1909年-1993年) 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自幼嗜画,后从冯超然学山水,曾大量临摹清六家等人作品,笔墨功底坚实。平生好游名山,抗战时期挈家入川,饱览巴山蜀水,对三峡险水云走浪激之势观之最详,咸纪心目。1962年起在浙江美术学院兼课,1977年正式调入,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浙江画院院长、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等职。陆俨少擅长山水画,作画尤喜从小而大,笔笔生发,因势利导,丘壑无穷。

晚年好以"留白"、"墨块"之法表现名山大川吞吐开合之万千气象,章法奇特险绝,用笔变幻入神,不可端倪。间作梅花,有高古幽峭之韵味。又工诗文,善书法,主张中国画创作应三分画画、三分写字、四分读书。有《山水画刍议》、《陆俨少画集》等行世。

陆俨少 杜陵秋兴诗意之八 1950年

陆俨少 戽水 1960年代

陆俨少 古今人物山水册(12开)之一 29x34cmx12 1961年

陆俨少赠刘旦宅《山水册》之一

陆俨少 引水上山 1964年

陆俨少 硃砂冲哨口 1979年 108.5x67cm 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陆俨少江涛万古峡 1982年 178.x95.2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陆俨少 峒关蒲雪图 1956年

陆俨少 楼外汀州图 1982年

陆俨少 巫峡高秋 197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