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倍好的方法论

 a_123 2023-08-04 发布于河北
10倍好的方法论

彼得.蒂尔在他的著作《从0到1》里面提出10倍好的理论,他说一个新创企业,要想获得快速成长,其提供的解决方案要比现有的方案好10倍以上,这个好10倍,可以是成本低10倍,效能强10倍,也可以是易用性好10倍,为什么不是3倍5倍,而是10倍呢?

这是因为消费者会高估现有解决方案3倍以上,而其他创业者会高估自己的方案3倍以上,此时如果你创造一个比现状好10倍的方案,客户就有动力,愿意挣脱现有方案的惯性,冒着风险去尝试你的方案。

这个方法论,用在个人身上,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自我促进的方法论。

比如你在执行某项工作时,如果站在“如何使业绩增长20%”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不断加班和努力。确实,加班和努力会带来业绩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大多只是量变,是低质量的增长。

而10倍好的方法论强调的是,让你不要拘泥于这个事情本身,而是回归到它的本质,重新创造出一个更高效率的方法取代现有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开创出第二曲线。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传统购物与电商购物的对比。以前购买任何物品都需要去商店,而电商可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完成购物的动作。

再有就是打车。以前要在风雨中招手打车,现在可以用滴滴出行这样的应用软件打车。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让消费者感觉更舒服、更方便,这就叫做“10倍好”。

当下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喜欢买书,但总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将其束之高阁,书也就失去了价值。当下市面上出现的音、视频付费类产品也是“10倍好”的方案,让用户在几十分钟内掌握书中的一些知识,并能应用在家庭里、事业里,让周围的人也发生改变。

由此可以看出,“10倍好”强调的不是某个具体的落地的标准,比如业绩、效率等,而是一种颠覆式的概念,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但是在每天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被奇奇怪怪的各种小工作包围,形成惯性思维,思考的能力也就会大幅度降低。惯性思维和“十倍好”思维是一对天敌。

惯性思维最大的危害之处在于,它在不知不觉间让人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一个盲从忙碌的人,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等忙碌了一个阶段再回头看,却是一事无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坚持“十倍好”理念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保持独立思考,揭开一件事情已经被人们复杂化的层层面纱,避免陷入社会和人群形成的惯性法则中,回归常识,找寻事情最原本的样子,触摸到它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变得非常简单。

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和开创性思维,否则以前的经验会让我们陷入循规蹈矩之中,无法进行更好的创新,更不用提做出“10倍好”的事物。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让自己独立于事外,保持清醒且创新的认知,如此才能真正做到“10倍好”。

当然,也不是要时时刻刻要把每件事都做到“10倍好”,如果那样都累球坏了,大脑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也会陷入一片空白,“10倍好”只是要让自己在脑子里搭了这根思考的琴弦,知道有这个理念。如果压根就没有“10倍好”的思想,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惯性思考中而不自知。

当大脑搭上了“10倍好”的琴弦后,我们就可能会在大脑放空的时候,不自主地拨动这根琴弦,从而迸发出一些创新的奇思妙想,帮助自己解决久久不能解决的问题。

很多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伟大的奇思妙想不就是大脑灵光乍现的结果么。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提出,就是大脑的灵光乍现,当时的国王请人做了一顶王冠,但是怀疑工匠偷了他的金子,掺了其他金属去,因此请阿基米德帮忙检验,苦思冥想几天后,有一天他准备洗澡,当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时,发现水一下子溢出很多,由此想到盛满水的容器里,放进多大体积的的物体,就会溢出多少体积的水。而同样重量的王冠,如果不是纯金打造,因为密度不同,那么定会溢出不同体积的水。正是这样的灵光乍现使得他后面提出了浮力定律,这一定律也造富了后面千千万万的人。

“10倍好”并非让人简单地在原有的生活模式上追求增量,而是通过创造新的方法来完成一种跨越式的改变。“10倍好”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历史上一些重大变革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大众的惯性思维,不愿意甚至惧怕做出改变。

想要破除大脑中的惯性思维,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头脑中搭上“10倍好”的琴弦,坚持“10倍好”的创新思维,就能拥有开拓进取的心态,整个组织就会具有保持活性的基础。

当然惯性思维也有其优点,否则如果每天刷牙、洗脸都想着用创新的方法来做一遍,那无疑会让自己非常痛苦,当自己一味想着要“10倍好”的时候,可能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惯性思维和“10倍好”之间注意寻找平衡,找到各自的适用范围,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惯性思维为主,而当惯性思维无法解决,你苦苦思考不出其他方法时,记得还有一个“10倍好”的琴弦可以拨动。

10倍好的方法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