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清史稿·列传六十六·靳辅

 一中大语文 2023-08-04 发布于福建

靳辅,字紫垣。康熙初,自郎中四迁内阁学士。十六年,授河道总督。时河道久不治。辅到官,周度形势,博采舆论,为八疏同日上之。河工故事,大堤谓之“遥堤”,堤内复为堤逼水,谓之“缕堤”,两堤间为横堤,谓之“格堤”。辅疏请就原估土方加筑缕堤有余量增格堤南自白洋河北自清河上至徐州视此兴筑疏入,复下廷议,允行。十八年,辅疏报,并请名新河曰永安河,报闻。漕船自七里闸出口,行骆马湖达窑湾。夏秋盛涨,冬春水涸,重运多阻。辅议浚湖旁皂河故道,上接泇河通运。上问诸臣意若何,左都御史魏象枢曰:“辅请大修黄河,上发帑二百五十一万,计一劳永逸。前奏堤坝已筑十之七,今又欲别开河道,所谓一劳永逸者安在?臣等虑漕运有阻,故议从其请。”上曰:“象枢言良是。河虽开,必上流浩瀚,方免淤滞。今雨少水涸,恐未必有济。即已成诸工,亦以旱易修,岂得恃为永固耶?”二十三年三月,辅疏言:“臣前请大修黄河,限三年水归故道。今限满,水未归故道,请处分。”下部议,当夺官,上命戴罪督修。十月,辅以上念减水淹民,因议于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堤内开新河,谓之中河。上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龙董其事,仍受辅节制,奏事由辅疏报。二十八年,上南巡阅河,谕奖辅所缮治河深堤固。三十一年,上曰:“朕听政后,以三籓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宫中柱上。河务不得其人,必误漕运。及辅未甚老而用之,亦得纾数年之虑。”令仍为河道总督,辅以衰弱辞,命顺天府丞徐廷玺为协理。辅病剧,再疏乞解任。十一月,卒。三十五年,允江南士民请,建祠河干。雍正五年,复加工部尚书。

(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辅疏请就/原估土方加筑缕堤/有余量增格/堤南自白洋河/北自清河上/至徐州视此兴筑/

B.辅疏请就原估土方加筑缕堤/有余量增格堤/南自白洋河/北自清河/上至徐州/视此兴筑/

C.辅疏请就/原估土方加筑缕堤/有余量增格堤/南自白洋河/北自清河/上至徐州/视此兴筑/

D.辅疏请就原估土方加筑缕堤/有余量增格堤/南自白洋河/北自清河上/至徐州视此兴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熙,指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文的“雍正”也是指年号。

B.廷议,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多按部门商讨,意见不一时由皇帝裁决或遵从多数。

C.济,帮助、补益。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意思不同。

D.董,取“督察”之意。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董之以严刑”的“董”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靳辅到任后考察周边情况,采纳有识之士治河之策,一日内给康熙上了八道奏疏。

B.靳辅治水关注漕运,重货运输受阻后,他建议疏浚旧河道、接通泇河以解决问题。

C.康熙十分赏识靳辅的治河能力,即便治河失败也未削其职,后封其官至工部尚书。

D.靳辅年老体弱时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他死后百姓请求在黄河岸边为他建祠祭奠。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即已成诸工,亦以旱易修,岂得恃为永固耶?(4分)

(2)虽欲强恬,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4分)

5.魏象枢在廷议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D(“与'董之以严刑’的'董’意思不同”错)

3.(3分)C(“康熙后封其官至工部尚书”错)

4.(8分)(1)即便已经完成的诸多工程,也是因为干旱才容易修成,怎么能够(把修筑堤坝)依赖成永远稳固的办法呢?(4分)(2)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4分)

5.(3分)对靳辅耗费国库巨资治河却未达预期效果、现在又提出新要求的做法不满;(2分)但顾虑漕运受阻,只能同意靳辅的请求,心存无奈。(1分)

【参考译文】

靳辅,字紫垣。康熙初年,从兵部郎中四次升迁成为内阁学士。十六年,授官河道总督。当时,黄河河道已经长期治理不好。靳辅到任后,周密地测度周边地形,广泛搜集意见建议,写了八篇奏疏在同一天上交朝廷。按照河工旧例,大堤称之为“遥堤”,遥堤之内又建堤束水,称之为“缕堤”,遥堤和缕堤之间修建横的堤坝,称之为“格堤”。靳辅上疏请求就着原来估算的土方加筑缕堤,有多余的土方就增建格堤,南从白洋河,北边从清河,上游到徐州,比照着这个方法修筑堤坝。奏疏上到皇帝,皇帝又下交到朝廷讨论,允许施行。十八年,靳辅奏疏上报,请求命名新河为永安河,皇帝回复已知。漕运船只从七里闸出渡口,行经马湖到达窑湾。夏秋季节水位暴涨,冬春季节水干涸,重货运输会受阻。靳辅建议疏浚湖旁皂河旧河道,上游接通泇河通运。皇上问各位大臣意向如何,左都御史魏象枢说:“靳辅请求大修黄河,皇上打开国库拿出二百五十一万库银,打算一劳永逸。之前上奏堤坝已经修筑十分之七,现在又想另开河道,所说的一劳永逸在哪里呢?我等顾虑漕运会受阻,所以合议答应他的请求。”皇上说:“象枢所说很对。即使另开河道,只有上流水很大,才能避免河道淤滞。今年雨少,恐怕(另开河道)未必有什么帮助。即便已经完成的诸多工程,也是因为干旱才容易修成,怎么能够(把修筑堤坝)依赖成永远稳固的办法呢?”二十三年三月,靳辅上疏说:“臣之前请求大修黄河,限期三年让黄河水归于旧道。现今期限已满,黄河水没有归于旧道,请求处分。”交付朝廷各部决定,应当削去官职,皇上命靳辅戴罪修堤。十月,靳辅因为皇上顾念减水坝会淹没百姓,于是讨论在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堤内开凿新河,称之为中河。皇上命令安徽按察使于成龙督察这些事务,仍然受靳辅指挥管辖,奏事由靳辅上疏奏报。二十八年,皇上南巡视察河务,下旨褒奖靳辅所治理的黄河河道水深,堤坝坚固。三十一年,皇上说:“朕主持国政之后,把三籓及河务、漕运作为三件大事,写在宫中的柱子上。河务得不到一个(对的)人,一定会延误漕运。趁着靳辅不是很老而任用他,也可以缓解几年的忧虑。”命令靳辅仍做河道总督,靳辅用身体衰弱推辞,下令顺天府丞徐廷玺做协理一职。靳辅病情加剧,两次上疏请求解任。十一月,去世。三十五年,朝廷接受江南士民的请求,在黄河边建祠堂。雍正五年,又追加工部尚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