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

 新用户4541Ay47 2023-08-04 发布于上海

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

淮  安  府

      汉

枚乘  枚皋

枚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

臣闻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警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泰山之雷穿石,单极之统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吴王不纳。乘去而之梁,从孝王游。

景帝即位,御史大夫晁错为汉定制度,损削诸侯,吴王遂与六国谋反,举兵西乡,以诛错为名。汉闻之,斩错以谢诸侯。乘复说吴王曰:

昔者,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筰之塞,东当六国之从。六国乘信陵之籍,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 ?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筰,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天子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乐也。

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鲁东海绝吴之饷道;梁王饬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以备荥阳,待吴之饥。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夫三淮南之计不负其约,齐王杀身以灭其迹,四国不得出兵其郡,赵囚邯郸,此不可掩亦已明矣。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张、韩将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大息,臣窃哀之。愿大王孰察焉。

吴王不用乘策,卒见禽灭。

汉既平七国,乘由是知名。景帝召拜乘为弘农都尉。乘久为大国上宾,与英俊并游,得其所好,不乐郡吏,以病去官。

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词赋,乘尤高。孝王薨,乘归淮阴。

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诏问乘子,无能为文者,后乃得其孽子皋。

皋字少孺。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乘之东归也,皋母不肯随乘,乘怒,分皋数千钱,留与母居。年十七,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见谗恶遇罪,家室没入。皋亡至长安。会赦,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武帝得之大喜,召入见待诏,皋因赋殿中。诏使赋平乐馆,善之。拜为郎,使匈奴。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媒黩贵幸,比东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严助等得尊官。

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

初,卫皇后立,皋奏赋以戒终。皋为赋,善于朔也。

从行至甘泉、雍、河东,东巡狩,封泰山,塞决河宣房,游观三辅离宫馆,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镂,帝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皋赋辞中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故其赋有诋娸东方朔,又自诋娸。其文骩骳,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

(山阳县志)

       晋

陈  邵

陈邵,字节良,襄贲人。郡举孝廉,不就。以儒学征为陈留内史,累迁至王傅。撰周礼评行于世。泰始中,诏曰:邵清贞洁静,行著邦族,笃志好古,博通六经,耽悦典诰,老而不倦,宜在左右以笃儒教。后为给事,卒官。

(安东县志)

       唐

王义方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晋王府参军,直宏文馆。特进魏征甚礼之,将以侄女妻之,义方辞。征卒,竟娶之。告人曰:昔不附宰相之势,今感知己之言故也。

转太子校书。无何,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行至南海,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曰:恭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为文曰:思帝乡而北顾,望海浦而南浮。必也行愆诸己,义负前修,长鲸击水,天吴覆舟;因忠获戾,以孝见尤,四维雾廓,千里安流,灵应如响,无作神羞 !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蛮俗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籥,登降有序,蛮酋大喜。贞观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托以妻、子,及致尸还乡。义方与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步从而还。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其家,而往洹水。转云阳丞,擢为著作佐郎。

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先奏曰:

臣闻春莺鸣于献岁,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应时,人有贱而言忠。臣去岁冬初,云阳下县丞耳。今春及夏,陛下擢臣著作佐郎,极文学之清选。未几,又拜臣侍御史,滥朝廷之雄职。顾视生涯,陨首非报,唯欲有犯无隐,以广天听。伏以李义府枉杀寺丞,陛下已赦之,臣不应更有鞠问。然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有圣旨。昔唐尧失之于四凶,汉高祖失之于陈稀,光武失之于逢萌,魏武失之于张邈。此四帝者英杰之主,然失之于前,得之于后。今陛下继圣,抚育万物,蛮陬夷落,犹惧疏纲,况辇毂咫尺,奸臣肆虐 ?足使忠臣抗愤,义士扼腕!纵令正义自缢,弥不可容!便是畏义府之权势,能杀身以灭口。此则生杀之威,上非王出;赏罚之柄,下移佞宠。臣恐履霜坚冰,积小成大!请重鞠正义死由,雪冤气于幽泉,诛奸臣于白日。

乃廷劾义府曰:

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是以隐贼掩义,不容启帝之朝;窃幸乘权,终齿汉皇之剑。中书侍郎李义府因缘际会,遂阶通显,不能尽忠竭节,对扬王休,策蹇励驽,祗奉皇眷,而反凭附城社,蔽亏日月,请托公行,交游群小。贪冶容之美,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谋,殒无辜之正义。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迥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此而可恕,孰不可容 ?金风届节,玉露启涂。霜简与秋典共

清,忠臣将鹰鹯并击。请除君侧,答人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

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撰笔海十卷,文集十卷。

(安东县志)

吉中孚

吉中孚,楚州人。少为道士,后登博学弘辞科,授校书郎。与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沛、夏侯审、李端俱以诗名,号大历十才子。贞元初,知制诰,与陆贽、韦执谊、吴通玄等同视草。官至户部侍郎。妻张氏,亦工诗。

(山阳县志)

赵  嘏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进士。大为名流赏异。宣宗尝索嘏诗,首卷题秦皇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不悦,由是名位不显。终渭南尉。有渭南集三卷行于世。

初,杜牧诵嘏诗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咏不已,世遂称为赵倚楼云。

(山阳县志)

       杨吴

孙  鲂

孙鲂,淮人,善吟咏。杨吴据江淮,文雅之士骈集,鲂与沈彬、李建勋为诗友。官宗正郎。有诗百篇。

(江南通志)

       宋

张  耒

张耒,字文潜,淮阴人。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幼颖异,年十七,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苏轼游。

弱冠第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入为太学录。范纯仁以馆阁荐试,累迁著作郎、史馆检讨。居三馆八年,顾义自守,泊如也。擢起居舍人。绍圣初,请郡,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立,起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甫数月,出知颍、汝二州。崇宁初,复坐党籍落职,主管明道宫。

初,耒在颍,闻苏轼讣,为举哀行服,言者以为言,遂贬房州别驾,安置于黄。五年得自便,居陈州。

耒仪观甚伟,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辞尤长。时二苏及黄庭坚辈相继殁,惟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家贫,郡守翟汝文欲为买公田,谢不取。晚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卒,年六下一。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三子秬、秸、和,皆成进士。

(山阳县志)

张大宁

张大宁,一作大亨,字嘉父。元丰八年登乙科,建中中除春秋博士。政和七年,为司勋员外郎。奏谓:朝廷讲读之官,谓之侍读、侍讲,而诸王府亦有侍读官,称呼相紊,名之不正,孰大于此 ?诏改诸王府为直讲赞读。少问春秋于苏轼,著春秋通训、春秋五礼例宗。学问该洽,赋诗尤精。侨居泗州,张耒作南山赋赠之。历官直秘阁。

(宋人说部多以嘉父为吴兴人)

王资深  王洋

王资深,字取道。元祐二年进士。除尚书郎。权御史,决狱多所全活,遂入台为真。时蔡京用事,使人通款,资深不答。后除知扬州,改明州。时有张怀素者,授资深道术书,不启封。既而诏捕怀素,一时朝士多罹极刑。资深独事状明白,犹以此追秩,安置新州。宣和中,子洋中进士,上阅卷见资深名,曰资深有子可嘉,命复原官。上常呼为美髯翁。徽猷阁新建,令执政选名士十人以进,既览奏,无资深名,问:美髯翁何以不与 ?执政因署之纸尾。上首以资深充待制。靖康中,金人犯阙,资深久以病归,密旨以蜡凡召之,路梗,竟不能达。尝著周书,述周至于战国。又著方言数十卷。

子洋字元渤,以省试第二人中宣和六年进士。绍兴初,以右赞善命直徽宣阁。历典三郡,所至有异政。官太学博士。晚守番阳,番阳人洪皓自金归,时方忤秦桧,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还。坐免官。有东牟集三十卷行于世。

(山阳县志)

       元

赵筼翁

赵筼翁,字维清,宋丞相忠简公鼎六世孙。本绛州闻喜人,宋末,子孙迁淮,遂为山阳人。元延祐乙卯始设科取士,筼翁首膺乡贡第二名,会试第五名,廷试赐同进士出身,授泗州判官。筼翁每念故祖鼎谪于潮,秦桧使人迫杀之,潮人立祠祀焉,乃愿入广,访求遗祠。朝廷可其请,授潮州路推官。后为中大夫。补制雅乐。卒于杭。有覆瓿集行于世。

(山阳县志)

金原举  陈龙

金原举,盐城人。美仪容,善吟咏,博通经史,尤工楷书、篆、草。弱冠为郡学录,后参赞总兵廓平山东,升吏部,掌铨科,历州郡守。元末归乡后,荐授江西南康令,终于家。有云谷集。

又有陈龙者,任崇明州同知。建太学,创义仓,除寇贼,去奸宄,反冤狱。曾却报金二十五镒。

(盐城县志录旧志)

       明

朱  升

朱升,字原明。生而颖悟,博综典籍,不求闻达。里人交举通经儒士,授后军都督府断事。明太祖睹苏武牧羊图,命群臣赋诗,独升四律称旨。擢翰林修撰,兼修国史,日置左右备顾问。后请老,疏三上,允归田。名成身退,朝野荣之。

(盐城县志录旧志)

秦约文

秦约文,字仲本,宋直龙图阁观之后。盐城人,徙居昆山。至正间,官博士。洪武初,召对,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后复征,上封事,乞重儒术,广教化,授溧阳文学。吴沈荐约文宜置之侧,得尽启沃。在溧阳久之,乞归,卒。

约文为文,原本经义,贡师泰极重之。所著樵海集及他书有传者。

(盐城县志)

李文  李宝  金挺

李文,字方平,号非斋,宋相李纲六世孙。由乡荐官临淮教谕。洪武初,以儒士荐充本学训导,与诸生讲学,主于无欺。一日,修废井得白金数十两,拒弗纳,乃买经史贮学库以遗后学。升江西乐安令,化行俗美,庭无私谒。文能诗,著有易辩疑、读书记、四书直解,并杂文若干卷,藏于家。教谕陈中谓其蕴经纶之学,得洙泗之传,虽去考亭数百年,与亲炙无间云。

其后有李宝,年四十无子,尝诣庙祈祷,得遗金,伺其人还之,后竟得子。

同时金挺,字杰生,亦令江西,善吟咏,通经史。选举异才,荐授南康令。

(盐城县志录旧志)

陈择善

陈择善,字从之,安东人。能诗。洪武中,授御史。有涟隐集。

(江南通志)

金  铣

金铣,字宗润,山阳人。正统辛酉举人。知蕲州。以文学称。聘典江西试,甄拔得人。擢翰林编纂官,迁广信知府。乞归。四方求文者相继。著有省庵集、漫叟日录

(江南通志)

王贞庆

王贞庆,字善用,淮安人。永春侯宁子。宁在戚里中以文雅著。贞庆尤工诗,名列景泰十才子中。

(江南通志)

高  云

高云,字从龙,山阳人。成化辛丑进士。历南礼部郎中。性沈静,言动必循礼法。尤长于诗,公暇常闭门觅句,或对客挥毫。著有静斋集、香奁百咏。

(江南通志)

张  素

张素,字元卿,山阳人。通五经大义,尤长于诗。成化己酉举人,授河阴令,以清节称。致仕归,以文史自娱。著有桧泉集、续咏史诗、咏物诗。

(江南通志)

蔡  昂

蔡昂,字衡仲,山阳人。进士第三人。历官翰林学士,兼詹事府。尝著瑞鹿赋,大为世宗所称赏。昂少颖异,嗜读书,家贫不能致,每假之藏书家,一览成诵。通籍后,主乡试者一、同考会试者三,在史馆侍经筵几三十年。弘中雅量,而风度严整,人不敢干以私。卒,赠礼部尚书。

(山阳县志)

朱  笈

朱笈,字懋学,元山东廉访使显之六世孙也。嘉靖丁未进士,与杨忠愍同榜。授南京户部主事。尝弹齐庶人暴肆,不报。及忠愍劾严嵩下狱,故识不敢通问,笈时馈慰之。执政因出笈为口北佥事。仇鸾巡边多不戢,笈绳以法。拜佥都御史,大同巡抚,击贼累奏战绩。回籍九年,绝口不言外事。当路要公求之,笈曰:进不以正,吾不为也。起为宁夏总督,移代云中,皆屡著边功,迭蒙赐赉,褒以玺书。转山西巡抚,户部右侍郎。凡三晋地,靡不安堵。瞿文懿称其风棱峻整,有拨乱反正之才。曾登贺兰山观元昊故宫,有韩范功名亦等闲之句。其所拔多名将。

居乡能救人之难。不治田宅,居舍湫隘。所著有龙冈文集若干卷。崇祀乡贤。子德重、德峻,皆官县令。孙士全,不仕。著秋思草易戏编行世。卒,年八十。

(泗阳县志)

杨于臣

杨于臣,山阳人,诸生。英敏好学,潜究经史百家。著有神光两朝淮郡实录及枝元集。

(江南通志)

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山阳人。工书。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英敏博洽,为世所推,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家贫无子,遗稿多散失。邑人邱正纲收拾残缺,分为四卷,刊布于世。太守陈文烛为之序,名曰射阳存稿。又续稿一卷。盖存其十一云。

(山阳县志)

刘教宽

刘教宽,字宏宇,山西安邑人,大司马敏宽从弟。先世业盐于淮,后遂占安东籍。

崇祯初,以岁贡授建德训导,崇励廉耻,士风肃然。会改创学宫,庀材度务,丰约中程。迁知云和县事。词简讼清,刑狱不事鞭朴,而输赋者倍常时。邻邑民尝请于大吏,欲其莅官,不能得,争之,至于罢市。后以国用不足加赋,敕有司,言催科碍抚字者,议其罚。教宽喟然曰:残民得官,不忍为也 !即解组归。过子陵钓台,赋诗见志。至家,屏绝交游,杜门著书以终。

(淮安府志)

孙  榘

孙榘,字不逾,盐城人。少失怙恃,育于兄嫂。守贫嗜学,博综经史,砥厉品行。天启甲子举乡荐,即蒿目时艰,屡建伟论。六年,旱、蝗,民苦无粟纳官,榘言于知县杨世禄,谓宜购米湖广,请漕抚给牒,免所过关税。于是富民争往楚,粟大至,富窭两利。崇祯四年六月,河决新沟苏家嘴,榘遍谒大吏,泣请筑塞。而群议纷呶如聚讼,漕抚李待问卒从其策。兴工未几,伏秋水发,兴、盐为壑,民多流徙郡城,淮民待之甚虐。榘言之推官王用予,笞其尤无状者,流民赖以安。榘复请待问发帑振饥,词极哀切。待问为之色动,即发仓粟属榘与用予散给。昕夕奔驰,劳勚备至。民苦加赋,适待问自家起户部尚书,舟泊皇华亭,榘往谒,力陈其害,随至京谋之。同年,郎中曹子玉仍依旧额八千三百余顷征银,获减辽饷、练饷共二万余两。及归,未尝与里人言也。射阳湖自知县杨瑞云疏浚后复淤塞,七州县频苦水潦,榘上书于漕抚朱大典,言开浚之法甚具。议虽不行,而后之言水利者多主其说云。

癸未,成进士。以流寇祸逼,南归。甲申,福王立。南都谒选,得上虞知县。甫下车,即惩土豪之害民者,群奸服栗,政声大著。乙酉夏,清兵下杭州,榘避地海宁。会鲁王以海监国绍兴,榘上谒,仍宰上虞。调会稽,加兵部职方司主事。丙戌正月,擢户科给事中,监军督饷,数陈战守之策。浙东不守,榘从鲁王走海岛。

旋归里,闭户著书,不与外事。当轴屡敦趋出山,榘得书焚之弗视也。年七十余,终日危坐,如童孺恂恂初就傅者;叫地呼荃,如江潭樵牧。日与高士二三人讲究诗文,徜徉自终。有初茅轩集、四书正义、亦园杂刻行世。

(盐城县志)

宋  曹

宋曹,字彬臣,一字邠臣,号射陵。祖敬,号东川,以举人知蒙阴县,廉惠公慎,与民休息。蒙人歌之,政声闻于朝,神宗特赐金旌其贤。将擢用,会忤朝贵,遂解组归。

曹少受业于乐大章之门,福王时由辟荐授中书舍人。时马士英当国,日以锄正人引凶党为务。曹与王之桢同饮鸡鸣山,仰天叹曰:吾新进小臣,恨不能邀上方宠灵,一断贵阳诸老魃之首,唯愿与君河北杀贼耳 !之桢曰:君有双白在堂,虽有严仲子知君,亦不宜以身许,盍去诸?遂辞归。

鼎革时,年甫二十有六。不乐仕宦,退隐射阳之濒,自号耕海潜夫。筑蔬枰养母,徐州万年少寿祺为题额,歙人程穆倩邃为之图。举山林隐逸、博学鸿词,俱以母老固辞。

工诗,善书法,高才绝学,炳耀一时。文长于论事。

客游四方,多识遗民故老,与宁都魏叔子、钱塘胡彦远尤善。海宁朱近修称其古道照人,足以师表海内。服官江南者,多造庐相访,唯恐不得一见。总督于成龙迎至金陵,纂修江南通志。及书成,辞不列名。成龙益高之。

晚年好养生术,然地方有利弊,必出力补救。遭河决海涨,民死亡道路,目击孑遗,心伤救荒无策,所为淮南灾异纪略诸诗,其言甚痛。虽安上之图,无以过也。

少王之桢七岁,兄事之。之桢有难,曹赴郡八越月,昼夜筹虑,须髯遽苍,下血如注。当事感其义,狱解。与故新乐侯弟刘雪舫文照有姻,营其夫妇丧葬,收养其家,且为征诗于诸名士。凡知雪舫者,无不闻而义之。

康熙四十年,卒。所著有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真草书石刻行世。

子恭诒、桓诒。

(盐城县志)

王之桢  王翼齐  唐华鄂  李生

王之桢,字筠长,号青岩。父梦熊,字飞卿,博学好古,谈古今兴亡事如指掌。尝采衍文历代诗歌关系五伦者,分类成帙,以资人兴感。性乐推解,岁造木棉袄数十以衣寒者。不登,即命家人日减一餐,炊粥数器以待饥者。行之二十年不倦。生陆忠烈之乡,以后死自任,诵法表章不遗余力,辑遗文轶事成集,多史所未载者。

之桢博通经史,恢廓有大志,昂然以天下为己任。明季流寇纵横,势将南下,与同邑宋曹、祁暨兄子翼武结东西义社,保障乡里。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开府扬州,桢诣军前陈十策,遂辟置幕中,掌机宜文字,军书羽檄,多出其手。与江右欧阳宪万于寒河冰雪中,同校可法奏议数十卷。弘光乙酉,可法举桢充选贡。比入金陵,而蜩螗沸羹之势成矣。

未几,可法殉节扬州。桢归里,隐居不出。教授生徒,从游者数百人。康熙己未,有以博学鸿儒荐者,力辞不赴。晚年德望益高,公卿多卑礼延访,咨以旧闻。岁饥,客游京师,有寄宋曹书云:年来视此身如旧人臣,仆见旧人缔造之栋宇,并其从前之丘墓,徘徊迁延。日复日,年复年。举头而眺,或以默咽之泪,幻作麦饭一碗;或以久锢之舌,化作鹃啼万声。想运之军都神岭间,甚幸其相咫尺也。且密望逢同心于老阉枯衲中,图诣旧人埋玉处扣几首,了平生一念。至阅多年未便猝了,迟滞不即归之故,必为知己所曲悉也。

所著有楚辞纂注、太极图论、史局通论、朱陆异同辨,皆有独见。

子翼齐,诸生,亦有高节。天姿颖敏,于性理、纲目、史记、庄、骚、韩欧文集,皆掩卷成诵,不遗一字。心度澄朗,操履严慎。讲诵毕,多闭目静坐,体验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晚年自号静庵,学益邃。知县卫哲治造其庐,举孝谦方正,辞不就。

桢与唐华鄂、李生友善。

华鄂,字仲样,号陶庵。诸生。淮东推其才行。弘光初,督师史可法征至幕中,掌机宜文字。擢归德府通判。鼎革后归家,嘉遁不出。邑人士以诗文就正者,座上常满。询时事,嘿然不答。当事礼聘,弗往也。野服晋巾,优游自适。卒,年八十三。生,字子愉,一字得阳。李桥子。有孝行。壬午,登贤书。国变后不仕。年八十五,卒。

(盐城县志)

王翼武  宋苏  司应谷  邵德舜  姜长荣  陈景星  宋吕  徐明德

王翼武、宋苏、司应谷、邵德舜、姜长荣、陈景星、宋吕、徐明德,皆诸生。

翼武,字文备,之桢兄子。未冠补诸生。生平笃伦常,尚节概,崇正学,轻末艺,动必由道,秉心不渝。有才名,工古文诗歌,挥毫立就。其所作东湖樵夫、卖菜庸、孙供奉、秦吉了、御舟鹇诸诗,孙榘叹为诗史。改朔后隐居不仕,托病佯狂。居荒村,闭户二十余年,自成其放弃之志。与同邑祁理友善,约为婚烟。理没,家贫甚,翼武不忍寒意中之盟,卒以女妻其孤。年三十丧偶,不更娶。年四十五,卒。生平著述甚富,惜散佚不传。

苏,字眉长。明季入邑庠,试辄冠军。甲申后弃诸生,闭户著书,足不入城市者四十余年。尝教授沙溪,邻舍火,时父母两丧未葬,惶遽伏柩号泣,愿与俱烬。家人曳之,不肯出。火益逼,救者以絮被濡水覆苏及棺,得不死。兄欧,早鳏,与共寝食,二十余年不入私室。岁饥,路得遗金,待其人还之。有富人高其行,求与婚,啖以千金,终不许。所居敝庐,不蔽风日,晏如也。卒,祀郡庠孝子祠。

应谷,字熟之。石磐之叔。性季友,行己以有耻自励。沧桑后遂避世,闭户读书,尤究心薛文清语录,邻里罕睹其面。躬耕数百亩,布菽粗给,余尽解推,以赒贫乏。

德舜,字克孝。乙酉夏,南都不守,福王被执,德舜闻之,痛哭欲自裁,以母老而止。为黄冠,辟小园以居。贵者访之,皆不内。樵夫牧竖携壶榼就饮,则忻然引之入。为语古今忠义事,娓娓不倦,语罢或笑或涕,人因目为痴。好为歌咏,多自抒哀愤之作。有句云:余生贪菽水,老泪溅关河。闻者悲之。及疾革,尽焚所作而卒。

长荣,字木生,廪生。世居沙沟镇。家有凫园,擅亭沼花木之胜,诸名士多觞咏其中。鼎革后,改园为日照庵,隐居其中以老。

景星,字黄道。与德舜友善。兄弟三人皆县学生。乙酉明亡,独景星弃诸生。闭关却扫,闻人言胜国事,辄欷歔流涕。兄子国麟,顺治三年入邑庠,自郡归,过其家,景星避弗见。与之书曰:尔为兴朝多士,我为胜国遗民,忻戚殊情,取舍异趣,相见之际,益增悲悼。今后不入吾门,斯为善体吾志。陈家痴叔宜死久矣,俯仰身世,言之可为于邑。其峻介多类此。顺治八年,卒。

吕,字世臣,征士曹从兄。博学能文章,以气节自许。甲申流寇陷京师,吕抚膺大恸,不食者累日。自此遂绝意当世。箨冠野服,甘老贫贱。或怜其才,讽之膺试,谓:以若之才,取功名,显当世,如反手耳,曷为自苦乃尔 ?吕大怒,被发佯狂,夜握石噪其门。其人惧,伏床下不敢动。大吏某,豺虎也,郡人炙其威而祠之。吕怒,白衣冠登其堂,指像大唾而骂。时守祠人数辈,皆失色,垂刃而睨,莫知所为。吕张拱翔步,从容而出。尝屏人独居,中夜傍徨,仰视天象,凄然泪下。临卒,语其子永诒曰:吾腼颜偷生,徒以祖、父生吾一人,吾未得汝故耳。今汝幸成立,差能读书。而或干进求名,希尺寸之利,辱我多矣。言讫而逝。

明德,字子昭。天启丙寅,入邑庠。博学好古,与同邑高尔瑁子美等结云起社,明德为之长。鼎革后高不试之节,李生、王之桢与同志,以女妻其子焉。年八十余,卒。

(盐城县志)

张  张育徽

张,字力臣,清江浦人。诸生。父致中,字性符,拔贡生,学术淹贯。复社初兴,致中与同里白受藻、方能权诸子应之。家故贫,而所藏鼎 盉碑版文甚富。精小学,辨体审音,厘正讹谬,为学者所宗仰。晚以经明行修举,未授官卒。学者私谥为恭孝先生。

通经博古,世具家学,专心六书。尤嗜金石文字。尝躬历焦山水邀,仰卧沙石,手拓瘗鹤铭,增多前人十余字。又谒唐昭陵,遍拓从葬诸王公墓碑及六马图赞。过济宁州,拓孔子庙五汉碑。皆加辩论。根据详洽,人以为董彦远、黄伯思不过也。

与昆山顾炎武善,取鬻产之值为刊广韵及音学五书,手加校雠。炎武自叙五书后云:予纂辑此书三十余年,刊削数四,又得力臣为考说文,采玉篇,仿字样,酌时宜,而手书之,二子叶箕、叶贞分书小字,鸠工淮上。不远数千里,累书往复,必归于是。又与潘耒书:著述家最不利以未定之书传之于人。近日力臣来札,五书改正一、二百处。又尝叹曰:笃信好古,专精六书,吾不如张力臣。其推服如此。五书板存淮上,李相国光地以五百金购去。

晚岁遍游五岳,皆为之图。书、画皆名家。后嗣衰微,其符山堂藏书多归于何焯云。

兄弧、弟彀,皆知名。从子育徽,诗赋敏妙。圣祖南巡,召试行在。后官宜阳令。

(山阳县志)

郭允观

郭允观,字海日,号峰山。崇祯中,入山阳学。究心性命之理,谓圣贤可学而至,舍居敬穷理,他无入德之门。遂不苟言笑,端操履,虽盛暑,不衣冠不见人。一时士风丕变。国变,隐居凤谷村,足不入城市。或诬其谋变,郡守逮问,从容答曰:允观生于明,思明之心不敢谓无。然老矣,谋清之事,安从得有 ?遂见释。晚年精心易理,著剥复否泰论,谓天地之生气,不厚于春而厚于冬,不亨于来复之初,而亨于重阴剥极孤阳不食之硕果。国、家皆然。故曰否终则倾,惟大人为能休否。昏德者方淫心骄气以自泰,于国家全盛之时,而泰已不可保,识者卜其蛊而将亡。又著尚论篇、经世策、辨志论,凡数十万言,上下千古,议论卓绝。卒,年七十六。

三子,宁愚,宁简,宁鲁,皆不应试。

(盐城县志)

沃士彦  洪玮德

沃士彦字蜚南,洪玮德字握灵,二人皆崇祯中贡生。

士彦先世以武功显,至士彦折节读书,遂成名儒。凡经、史、子、集、天官、地志、医卜、种植之书,无不精通。尤邃于三礼,典物仪制,亹亹辨析,悉有指归。著有二然居二集。

二子,起龙字荀伯,副贡生;起凤字仪仲,郡廪生。会遭世变,遂遁迹田间,弦诵自乐。起龙著有燕游草,起凤著有礼记汇解、杜诗解、易史论。

玮德少与同里邱信之、夏日瑚、杨大粲以文字相雄长。后选黄岩训导,转临海。居浙九年,门人起家甲第者,皆极一时之选。玮德日衰老,遂归,杜门不复出。

(山阳县志)

靳应升

靳应升,字璧星,号茶坡,岁贡生。博学工诗,与张养重、阎修龄相倡和。有渡河集行世。

(山阳县志)

张养重  张玙若  张若  岳荐

张养重、张玙若、张若、岳荐,四人者亦诸生也。

养重字斗瞻,号虞山。国亡后不复应试,与里人靳应升、阎修龄相唱和。晚年家益困,遂客游,北极燕云,南逾琼海。其诗缠绵凄悱,有风人之遗。著有古调堂集。子钦世,从子镇世。镇世崇祯中拔贡生,亦工诗。闭门吟咏,互相酬答。著有一家言。

玙若字伯玉,允观之甥。幼负才气,曾以白衣参某阁部军事。后辞去,铲名匿迹,而吟讽不衰。弟璜若、若,子斯晟、从子斯昱,俱以诗名。

若字虎公,亦诸生。父履贞,官于闽,时值鼎革,南北阻绝,若昼夜号泣,航海赴闽。遇飓风,覆舟,不死。奉父将归,适清兵入闽,授南靖教谕,改漳浦令。未几,以亲老辞还。至浙,巡抚张存仁强授天台令,复以亲老,力辞而归。

荐字西来,钟秀从子。家贫,事父母惟谨。父置妾,生一子,妾殁,属荐,妻亦举一女,遂舍女而乳其弟。母寻相继亡,荐衰毁,因得羸疾。顾酷喜读书,淹贯百家之言。生平以践履为实学,以体认天理为根柢,动止进退,皆有常处。馆里人刘昌言家,教弟子以程、朱之学。昌言令岭溪,荐与俱。岭溪故僻壤,城守兵赢,兼睥睨多缺坏,荐说昌言请兵于郡,为固守计,且相其城卑薄者增筑之。城内人皆笑荐以为怯。月余,邻邑盗夜薄城,城守者发炮杀数人,贼乃退。旦视之,正荐所教筑处也,乃服其智略云。卒于岭溪,祀乡贤。

(山阳县志)

吴瑰  吴棐  吴安邦  吴璜  吴珊  吴晟  吴泰

吴瑰,曾祖棐字少溪,万历进士,官聊城令。邑有巨猾,虎而冠者也。棐初下车,猾畏望风采,阴属棐同年生寓书为道地。棐焚其书,责其使,卒正猾罪。累官大理寺评事。父安邦,字君辅,有至行。隐居泾河之阳,隔绝城市,因号泾南子。读书耻为章句儒,而然诺好义,卒落其家。所与游如闽黄文焕、真定梁以樟,率一时知名士云。

瑰字荆玉,弟璜字姬望,次弟珊字崧山,皆邑诸生,读书养志,底厉名节,时人号曰三吴。崇祯甲申除夕,父召诸子谓之曰:汝知有陶靖节乎?三子喻其意。明年,学使者至,遂闭户不就试。

璜性尤颖异,工诗文。尝奉父避难浙江山中,久乃得归。晚注易,昼夜手书不倦。有不解,即屏息苦思,面色为改。著有易求一编,为江右易堂诸子所重。

珊少淹博群经,亦工诗,诗名在诸兄之右。性至孝,值严冬,母病笃,珊夜走神庙前,裸身跪祷,家人不知也。母忽苏,叹曰:吾不起矣。适至神庙,见珊跪请而神不允。家人奔往视之,尚跪泣不已。其诚孝如此。

璜子晟字西李,康熙中进士,官左中允。年甫强仕,以父老归养,遂不出。晟幼工诗、古文词,及官近禁,纂修实录、政治训典及明史诸书,皆与其事。分校礼闱,号称得人。归养后,恂恂退让。遇公事,持正不苟合于俗,人尤以此称之。晟子泰,乾隆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纂五朝国史。性沈静,为人谋必尽其诚。尤好奖掖后进。尝辑近思录及朱子节要诸书,教人以近己著里之学,当时宗之。

(山阳县志)

       清

汤调鼎  汤日升

汤调鼎,字右君。父日升,邑名诸生也。调鼎幼负奇气,文采晔然。明末举于乡。顺治初,以进士知沣州。二年归,绝口不言仕进,道韵真素,人以为神仙中人。

初,调鼎受知于路文贞公振飞,时明室丧乱,天下土崩瓦解,而江淮宴如。寇欲南略,振飞督漕淮上,练集义勇防河,军门至清江浦。调鼎率诸生,统义勇二万余人耀兵于河上。先是,士大夫犹以戎服为耻,及见军门至,而调鼎诸人皆弓刀结束,始各释儒衣,人人鼓勇。军门大阅,手觞赏赉,三日乃毕。自甲申三月至于五月,寇盗不敢南下,路公与调鼎力也。

及南都拥立,振飞被谪,明年而江南亡。又二年,调鼎始成进士去。

次子濩,字昭圣,顺治中进士,仕至晋州知府。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吴一清  潘取临  阮佶  张方揆  卞为鲸  靳应升  张新栋  潘夏

吴一清,字太一,清江浦人。举人。天才旷逸,读书过目不忘。为诗文,高古惊众,顾不肯苟作。尝选次古文百篇,学者奉为楷则。晚得目疾卒。

初,阎若璩尝从一清游,一日问若璩曰:五福无贵,知其说乎?对曰:未也。一清曰:福乃生人受亨之物。古者有一命即有一命之责,寒者与衣,饥者与食,不获其所者与安终身处乎忧患之域。其在位如肩,其去位如释。岂若后世之贵以位为恣睢乎 ?世以为名言。

其与文章之士,则有潘取临、阮佶、张方揆、卞为鲸、靳应升、张新栋、潘夏,皆与一清相后先焉。

取临,字大焉,崇祯中拔贡生,顺治十一年举人,会试副榜,选常熟教谕。少负文名,晚年尤多隐德,恤遗孤,除巨猾,里人称诵不衰。子御炳,举人,负才抗志,不同俗流。族孙煜,亦有文名。

佶,字吉人,明季诸生。时徭赋繁兴,日无宁宇,佶独绩学植行以终。子晋,字鹤缑,邑诸生。博极群书,学行为乡党所矜式。著有自吟亭集。海宁查慎行序云:其志洁,故其神完;其品高,故其辞简。其为名流推挹如此。

方揆、为鲸,皆顺治间举人。方揆,字献赤,事后母以孝闻。家贫,衣食不继,日手一编,怡然忘晷。著礼记纂要行世。为鲸,字友龙,少与弟为豹驰声黉序。弟早卒。为鲸晚年所得益粹,蔚然为儒者宗师。

应升,字璧星,号茶坡。岁贡生。博学工诗,与张养重、阎修龄相倡和。有渡河集行世。同时高于云,字汉思,亦工诗,与应升名相埒也。

新栋,字季望,副贡生。幼颖悟,日诵数千言,经史百家,靡不综贯。著有颐庵集。

夏,字西河,邑诸生。著有漱沧亭集。人称其高妙俊逸。又曰潘氏诗人,前则冰壑后则腹老,惟西河差堪鼎足云。

(山阳县志)

嵇宗孟  嵇襄

嵇宗孟,字子震,安东人,世居山阳。天资颖异,善属文,辞采壮丽,诗尤纵横排界。崇祯中举于乡。顺治初授温州府推官,迁武昌同知,升知杭州府,所至有声。晚归。举博学鸿辞,以疾辞。著有立命堂集、楚江蠡史。

子襄,字季雯,诗才敏妙。尝作黄河赋,一时传诵。画笔仿元四家,人尤重之。

(重修山阳县志)

卜永升  卜大本  王表  田龚

卜永升,字淡庵。父大本,明季为里督,介直尚气,豪滑莫敢犯。族里争讼,往就取直,无不如其意以归。晚年惟茹蔬菜。疾不饵药,人以为知命。

永升少至孝,侍父疾,奉汤药至于跪泣再三。大本曰:死生命也,何药为?汝惟勉修行谊,以光先业,吾目暝矣。永升益自刻厉。以顺治六年进士,历郏县、修武知县,所至有声。后致仕归。虑县志阙佚,搜讨而编葺之。凡三易稿,俾后之修志者赖以有征云。

同时官河南者,有王表,字惟式,以举人授知禹县,减耗兑三分之一。岁值蝗灾,捐俸振饥,设栖流所,修文庙,名不在永升下。

后又有田龚,字曲江,亦知名士。工古文词。造士有方。以举人授泰州学正,晋寿昌令而归。

(淮安府志)

孙一致

孙一致,字惟一,盐城人。父助,以孝友著。

一致以进士第二人,授编修。上驻跸瀛台,得鱼太液池,召赐内阁翰詹诸臣,一致与焉。累官侍读学士。以母忧归,遂不复出。

一致诗宗少陵,书法俊逸,性敛骨疏。居乡时,守淡厌纷,不钓名誉。粝食藜羹如穷士,展卷吟哦,怡然自得。徒步与素交往来,见者不知其为侍从臣也。

喜游览,遍历齐、鲁、燕、赵、吴、楚之地。遇佳山水,双屐孤篷,必穷其胜。抚景触事,不假雕饰为工。

所与唱酬,如江都吴绮、长洲尤侗、宝应乔莱、如皋冒辟疆,皆一时知名之士。而与同邑宋曹尤善,每聚至灯她酒阑时,复选韵倡和而别。刘沁区称其诗意永而脉清,色新而调逸,于盛唐诸家,若供奉之流丽,右丞之淡雅,常侍、嘉州之森秀,兼收其妙,而意度波澜开阖顿挫之法,一以老杜为归。

后感风痹,卧床笫十余载,虽伏枕呻吟,不废啸咏。著有世耕堂集。

(盐城县志录程志、沈志、江苏诗征及国朝诗别裁集)

李铠  李天定

李铠,字公凯,山阳人。知平阴县润民之孙也。父天定,字静儒,崇祯中廪生。性狷洁自爱。与兄天经、天授,绩学有声,每一艺出,士林传钞殆遍,时称淮阴三李。

铠少孤力学,中顺治十八年进士。历知绥阳、盖平、铁岭诸县事,有惠政。丁母忧归。入关时,徒跣扶柩,日行百里。康熙中,与邑人张鸿烈、邱象随同举博学鸿辞,授翰林编修,纂修明史。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告归。

铠性孝友,笃于宗党故旧之谊,器宇深粹,邑人游京师者皆往依之。一生清洁,不名一钱,门无杂宾,取与极严。诗文清真纯雅,如其为人。卒,祀乡贤。

(山阳县志)

吴  晟

吴晟,字西李,山阳人。康熙壬戌进士,选庶吉士。历左中允。戊辰,分校礼闱,有知人鉴。甫逾强仕,以父老告终养归。雅工诗赋,有清溪草。

(江南通志)

成永健

成永健,字乾夫,号毅斋。康熙甲戌进士。戊寅夏四月,知赞皇县。未旬日,即单骑招抚山寇。当事遏不以闻,七月,调香河。己卯,复还赞皇。分校顺天乡试,得士十三人,年羹尧其一也。在赞皇兴利除弊,振起文教。旋用吏议夺官。

壬午,圣祖南巡,永健以原任赞皇县知县,随致仕大学士张英等迎驾宿迁,疏请圣驾来春蚤临河工,以慰舆情瞻仰。久之,补泉州之南安,吏畏民怀,一如前治赞皇时。未一载,丁母忧归。父老遮道流涕,资其乏空以行。

服阕,补青州之日照。时辛卯岁也。严惩棍徒,兴起书院,亲课甲乙,文风丕振,科目增盛,盗贼屏远,讼衰俗厚。甲午,署寿光,政尚简静。有才名。与邑名宿杨芳裔为莫逆交,时往来仓帝墓,步屎苍松碧藓间,系钵分题,吟咏竟日。时人目为仙吏。去之日,民多攀辕留之。后复以事至寿光,行抵五里庙,村民遮拥,有痛哭不能起者。己亥秋,胶州大水,岁荒歉,由日照往摄篆,亲赴省城,为民请命。得帑金二千两,按户支给。复劝富室输粟振饥,全活数千人。去之日,倾城饯送,拥马首不得行,有泣下者。在日照十六年,民忘其久。上官贤之,委以勘灾决讼无虚日。

雍正乙巳,以山东按察使余甸疏荐,奉诏入都,士民多卧辙焚香以送。丙午,陛见,命仍还日照。巡抚陈士倌荐升海宁州知州。二年,卒于官。

永健有狂者之志,不可一世;有狷者之节,不名一钱。作吏三十年,南北驰驱万里,境多危苦,发而为诗,沈郁深至,一本少陵。所刊有偶存诗稿。

(盐城县志)

周宪  张弘俊等

周宪,字度千,号莲漪。张弘俊,字喆士。皆进士。宪性至孝。家贫,励志攻苦,每作文一篇成,远近传诵之。官兴宁令。岁久旱,宪至,祷于神,天立雨。开仓以活饥民,设保甲以除寇盗,邑人安之。弘俊,历苏州、江宁教授。少负文誉。尤笃于内行,有族人负官租,被逮系,弘俊尽鬻其产以偿之,虽屡空弗恤也。晚潜心安溪李氏之学,确然有得于明善诚身之本。病革时,神志坚定,哦诗而绝。

当是时,海内承平日久,士咸以文章自负。弘俊而外,若杜首昌、徐转迅、倪典学、邱闻衣、邹增、王灿、鲍裴英、邱起元、鲁额诸人,皆其选也。

首昌,字湘草,世以赀雄里中。首昌笃嗜书史,不计生业,家为之耗。工诗词,善草书。著有杜稿编年数十卷。

转迅,字动盈,岁贡生。选全椒训导。潜心理学。与里人陆求可相善也。

典学,字又次,举人。官长洲教谕。督课诸生,咸有造就。苏州郡守聘修志乘,裁制谨严,为时所称。

闻衣,字汝绍,举人。父眺,字子高,邑诸生,性至孝,工诗,早卒。闻衣嗜古力学,留心当世之务。学宫倾圮,力请于当事修葺之。著有梅屋诗集、防河说、扶拦黄坝论、闺训切要、楚词批解、杜诗批解。

增,字学山,举人,长洲教谕。性狷介。家徒壁立,有要人馈以金,峻绝之。笃好宋五子书,无事静坐,涵养粹如。

灿,字射九,两淮巡按燮之孙,邑廪生。高才博学。凡所游历,皆见于诗。尤善乐府。

斐英,字鸣岐,举人。文笔雅健。尝究心河防诸书,傅泽洪纂行水金鉴,多采其说。性慷慨尚义,抚族女孤贫者,给资嫁之。邑人王某父子相继死,为殡葬之,并资其家。后官内阁中书,卒。

起元,字珠岩,邑诸生。少负清誉,诗才敏给。圣祖南巡,召试行在,取入内廷供奉。纂修佩文斋、广群芳谱、方舆路程考略。未几卒。

,字靖夫,邑诸生。嗜象山阳明之学,于易之互体卦变,独有心解。至天文、职方、师田、赋役诸大政,口讲手画,凿可见之施行。顾绝意进取。每晨起,正襟坐,高诵史传,凝尘满室,泊如也。与里人顾浞、杨开沅善。证卒官,为经纪护丧,并其孥以归。年五十余,卒。

(山阳县志)

卢  湛

卢湛,字浚深。士恒之孙,邦定之长子也。康熙年间,由廪监考内阁,纂修明史馆实录。善画,尤长书法,人得其寸笺尺幅,莫不珍如拱璧。尝著关公灵迹志进御,颁行天下。考授州同知,官河营,多著功绩。授归德府虞城县丞。

子元铸,授淮安府里河千总。乾隆元年,诰封二代。

(泗阳县志)

张  任维桓  王柳

张,字钥臣。鸿烈裔孙。父大樽,字芥舟,博涉群书,以客授家安东,介直不谐于俗。少与方曙村善,后二十载绝不相闻,一日知其老病,不远百里往周之。及卒,为备棺衾以葬。其笃旧如此。

天资敏达,诵书日百余行,终身不忘。以邑诸生屡试不第,遂键户读父书。凡天文、地理、经史有用之学,皆博通,心知其义。与戴秋涛、佟蕴辉交最笃。三人者皆孤峭自喜,性相似,其贫亦略相当云。尝大风雪,积数日不出,里人薛仰休念饥将死,赍脱粟少许,踏冰造其门,见方箕踞高歌,声出金石。叩其灶,则绝炊烟二日矣,犹赋梅花诗三十首。仰休叹诧久之,置粟而别。卒,年七十二。

子崇弼,字梦岩,原志有传。

其后有以清介著者任维垣,字元卿,瑗曾孙。举人。家奇贫,至种蔬自给,不妄干人。王柳,字陶庵,诸生。贫困僵卧,或馈以钱,追詈返之。其授徒稍失礼,即坚辞去。忍饥啸歌,竟日不出,卒以困厄死。

(续纂山阳县志录府志)

刘沁区  刘梁

刘沁区,字水心,号西溪。髫年居丧,尽礼如成人。日与孙东海、姜木生讲学论道,有声文坛。少罹世故,鲜他好,独喜诵古人诗。生平尤瓣香刘随州,刻随州集行世。游郡城,馆于侍讲邱象升之桐园,篝灯夜坐,把酒论文,有针芥之合。山阳邱迥迩求、周云书霦侯、戴暲阁士,皆从学诗,而与钱塘冯景山公为忘年交。其所为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遗。尤究心时务,每发为歌咏。以岁贡选授铜陵训导,不就。卒,年八十。遗命不用僧道治丧。著有西渚诗存二卷,迥取付剞劂,四方争购之。又著有四书疑问录、桑海余痛、淮志补遗等书,惜散佚不传。

沁区沙溪人也,其后沙溪有姜筜苍水、刘有光次熙、刘梁奕山,皆以文名江、淮间。梁,甲午举人,文誉震一时。素好义。尝应试金陵,有友暴卒,罄赀殓之,至不能归,弗恤也。年甫壮而卒。

(盐城县志节采沈志)

陈一舜  郭广

陈一舜,字再虞,武生。郭广,字松岩,诸生。尝修庙湾镇志,多所考订。

(淮安府志)

丁象咸  周康晋  周谟  汪元运  力克锐

丁象咸,字志谐,清河人。康熙初官芜湖教谕。学邃行优。尤熟于涑水司马氏之学。问以古人世系爵里,应答如流,莫能穷之。

子兆蘧,字知非,世其家学。为来安训导,有声。乾隆初修府志,兆蘧编葺之功为多。弟恕,字勿斋,亦以孝友称。

其余为校官者,有周康晋、周谟、汪元运、力克锐。康晋,字锡三,芜湖训导也。为人严毅,勤考课。与其地之大吏情好往来,而不干以私。谟,字公著,宝应训导。不苟言笑。或以修饰殿宇为名,怀百金投之,谟怒曰:此吾所不屑,而圣人愿之乎 ?去不顾。元运,字应五,官荆溪训导。严立课程,抑遏奔竞。有新进怀金夜谒,元运笑曰:子乃污我,将归。念学宫圮,谋新之,而病,寻笃,扶床告妻子,质衣物以竟其事。卒之日,士哭于庭,民叹于市,祀之尊经阁上。克锐,字利犀,江浦教谕。性疏懒,厌人事,而课士甚勤。以忧归卒。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汪之藻

汪之藻,字荐宫,清河人。博涉经史,文誉甚盛。有止止堂集。

(江南诵志)

王钜  成景贤

王钜,字巨方,号默庵。世噩孙。少颖异,应郡、县督学试,名皆第一。雍正癸卯充选贡,己酉中顺天副榜,肄业太学五载。时江阴杨名时以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重其学行,保举教职,不就。遂归里。

家居二十余年,唯以著书课徒为事,足迹不履县署。知县程国栋数造门求见,不可得。迨调任长洲,始往拜,以答其意。国栋大喜,以为淡台灭明来也。知府赵酉与钜同岁举拔贡,又同游太学,及守淮,屡致书招之,卒不往。学政雷铉为钜都中旧友,岁试毕,欲与一见,不可得。届科试欲选拔其子复曾,及见报拔册籍无复曾名,大皲,属教官招致入场。钜笑而谢之。其自守严正皆类此。

乾隆辛卯,卒,年八十有二。著有默庵文集、旧青堂诗钞。顺治初,故明诸生司石磐、孙光烈及厉豫先后起兵,邑乘讳其事,钜独撰三忠传以表之。

复曾,字孝先。廪生。著有四书循注集见编。

同时方正之士,有成景贤,字卯斋。白昼言动,夜必书之,自少至老,无间一日。以举人知富川县。解组后迭主讲席,训士以昌明正学为务。子人龙,字复楼,廪贡生。事亲以孝闻。著有粤游日记。

(盐城县志)

徐铎  徐  徐景常

徐铎,字令民,号南岗,又号枫亭。生而颖异,年十四,试辄冠军。举雍正癸卯乡试。分校浙闱。庚戌,祭酒孙文定嘉淦,奏请令天下学臣选拔贡生贡太学,九经举经明行修者任助教,一以经术造之,侍郎蔡文勤世远荐铎充助教。

乾隆丙辰,成进士,改庶常。江阴杨文定名时荐入词馆,授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官,为湖南正考官,声名藉甚。铎潜心正谊,少受业宿迁徐编修用锡,而又及文勤之门,用锡与文勤同出安溪李文贞光地门,而得其心传。铎又为名时门人,名时则光地之门人也。渊源授受,薰陶声气。文勤叹其经术深而笔能融之,践履实而识能达之。

戊午冬,奉命校士山左,圣训谆切,以正人心、崇经学为本。甫抵任,即以改试经解请。疏云:

臣奉命校士山东,初入境时,即斋心诚誓,质诸神明,惟积诚以为教人之本。旋于到任之次日,赴济南府儒学,传集诸生,宣讲圣谕,勉以敦行治经之要。多士幸际昌期,靡不欢忻鼓舞。窃惟士不通经,果不足用。但通经与读经不同。读经者,记诵其词;通经者,研极其理。理明诸心,方为有体有用之学。臣伏念学政应行事,官岁、科两试外,惟举优与拔贡最关紧要。查向来举优册籍,循例注文行各款。臣愚以为行莫大于五伦,文莫大于五经,请嗣后举报优册,行则注明孝友实迹,文则注明通晓何经。或五经,或三经,其山僻小县,即通一经者,亦准举报。该学臣面询核定,择其尤者,升诸太学。庶举优不致冒滥矣。再查拔贡定例,首场试以四书文两篇,经文一篇,二场试以策一道,论一篇,判一条。臣愚以为岁、科两试,既有经文,请嗣后选拔时,改经文为经解一道。盖经文凡读经者可以免为,经解非通经者不能猝办,择其条分缕晰,语有心得者,贡入成均。则陶淑易于见功,而人材日见其蔚起焉。

奉旨俞允。乃集诸生于堂,而命之曰:

天下大矣,所恃者人。天下之人众矣,所恃者心。心之灵,无不通。经术者,所以开阐微粤,而导之使归于正也。御纂四经性理,炳若日星,舍是无以为学,即无以为文。而不见夫泰山之云,东海之波乎 ?蒸蔚漭沆,千态万状,不可端倪。然其根源所托,则息之深深微乎其微也。且经岂徒资捃拾,文岂徒夸貌袭者哉?渔猎为富,填塞为工。望之五经纷纶,而牵合假借,终于心学无补。此与夫空疏之子,口不能举十三经之名者,竟何以异 ?若夫揣摩一家,往往争立门户。究之枯促者,非王、钱、唐、薛;险僻者,非金、陈、章、罗也。昌黎云:根之茂者其实遂。由心之理而参于经,萃经之精而著为文,揣摩之匡廓一空,而儒者之光芒,跃然欲出矣。反躬切体之学,诸生得无意乎?

为六条教士,曰立志,曰实行,曰经学,曰性理,曰经济,曰文体。文多不具录。所至甄拔士类,兴起文教,澄心较阅,手不停披。虽须冰汗雨,未尝以寒暑故稍假手。士试经解者,始或一郡数十人,或百人。比期年,少者数百人,多者干人。家弦户诵,蔚然成风,中外人士,翕然称之。

辛酉试事竣,上召见,赐日知荟说、御纂性理精义、朱批上谕诸书。

旋奉命出守云南。端风化,兴水利,弛关禁,广精舍。民谣于箐,士鼓于庠,边以大和。

丙寅冬,以治平第一上计京师,擢粮储道。以病免。痊补兖沂曹道。数月,升山东按察使,擢布政使。在山东,矜慎庶狱,多平反。以岁旱祈祷致疾,戊寅六月卒,年六十有六。

铎文章政事,皆有本原。乐育人材,于云南尤深。平生施与无算,凡淮郡计偕入都者,皆沐其惠。自学政归,尝以八百金济其致仕某座主焉。著有易、书、诗提要录三部,共四十七卷。

弟,字左黄,以举人官通州学正。通州丁有煜,号个道人,不艳时趋,汰华守朴。以闲曹寡结纳,独深契有煜,与诸生课艺之暇,不时造庐晤对。

甲戌,知双流县。开山塘,种桑柘,兴义仓,建书院,艁舆梁,严禁博具。讼不三日即决。道遇讼者,或就茂林僧舍中集讯,其纷立解。

邑有林茂、林兴者,兄弟也,家贫甚,母自鬻其身为富家婢,得白金二十两为二子娶妇。二子思母,日夜勤劬,卖酒种蔬,积银十七两谋赎母。藏竹筒中,埋之灶下,忽失所在。兄弟相抱而号,夜诣丛祠祈梦,梦老人携女抱鸡,鸡飞入河而寤。弟妻有父贩鸡,时携女往来其室,遂疑弟妻窃以与父及妹,诟逼不已。时兄妻适以颠踬?胎死,弟妻遂潜往林中自经。链行县适经其地,见而救之苏。至其家,询得其故,谓兴曰:此非汝妇之罪,乃汝嫂所为也。见房中有酒瓮,命舁之出。倾酒他器,而竹筒出,银在焉。众大惊。问故,镦曰:老人者叟也,叟旁一女,于文为嫂。鸡属酉,河为水,是为酒字,故于酒瓮得之。盖汝嫂恶姑归,窃而藏之。今已故,勿论矣。兄弟泣谢。

贡生蒋世贤,与简州民建中争山地,每届刈获,辄械斗构讼,三十年不解。前承审者十一人。松茂道张士俊以属。知有交构其间者,执之,温谕两造,一讯而决,誓于神,不复讼。士俊叹其能。

川匪相聚曰咽噜,大为民害。谓凡此丑类,多结吏胥为耳目。乃逐蠹役二十余人于境外,严行保甲,民大安堵。

郡志载县南十里先贤商瞿墓,修墓,且建祠以祀。令双流凡十载。及去任,民多挈壶攀舆以送。

铎曾孙景常,字芸楼,举人,绩学有文誉。

(盐城县志)

阮葵生

阮葵生,字宝诚,号唐山,晚号安甫。学浩子。举人。乾隆中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历官刑部郎中、河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终刑部右侍郎。

葵生生而才识卓越,为文下笔立就。耿直不面谀人,人有过面斥之,退而相忘。少侍父京师,识国家掌故。及官刑部,熟精法律,屡次大狱,通敏无墨碍。遇大事,众不能决者,片言立判。洞悉情伪,殆若天授。新例,御史不兼部务,惟刑部为刑名总汇,熟谙之员,许奏留。及葵生改御史,仍留部行走。

尝有弟杀兄牛兄戕弟命者,原拟弟系罪人,兄尊长,应流。葵生判曰:弟杀兄牛,并非盗贼;兄刃弟颈,实丧天良。竟拟抵。浙省内洋漂没巡舡,千总据实详报,都司以内洋处分重,私改外洋遭风,令千总改详,抚臣均拟绞。判曰:法严首恶,律重诛心。千总据实详报轻,都司代改招详情重,且非称与同罪律。千总应拟流。又有兄被杀,父受贿私和,弟首告,父以贿拟徒。判曰:为兄泄愤,手足之谊虽全,而陷父充徒,恩爱所伤实重。若如原拟,不独父不能无憾于其子,即揆之为子之心,亦不能一息自安也。应改照子首如父首例,令子代父充徒,则父子兄弟之间,两无愧矣。

会有议报仇之例宜删者,旨交廷臣集议。葵生下议曰:

查律载:祖父母、父母为人所杀,子孙不告官,而擅杀行凶人者,杖六十;其即时杀死勿论,少迟,即以擅杀论。细绎律意,其登时杀死勿论者,盖子孙目睹,悲痛愤激,顷刻之间,不惟不暇鸣官,并不虑及己之擅杀。其迫不及待之情,实有可悯,故得勿论。至于少迟,较之登时,已属有间。然仍系当场日睹,怨愤尚在难遏,故予以杖六十。皆原其仓卒痛愤之情,恕其不告擅杀之罪也。若逾时,事已到官,或有司不为昭雪,或势豪狡脱稽诛,或顶凶有人而正犯脱然事外,或凶犯既逃而子孙猝然相遇,更或遭难被害,控告无门。是皆祖、父身死仇家之手,抵命无人,子孙含愤操戈,乘隙刺杀所仇者。实系应抵之人,所复者亦其应抵之罪。揆之律义,亦自相符。但查历来办案,并无此种情节。盖由国家百余年来,明罚敕法,无不申之冤枉,无漏网之凶徒。故律文虽载此条,未经引用。

即如乾隆十四年,广东省曾会昌被曾士标打死,业已拟斩,其子曾朝宗将士标子曾亚二杀死;又乾隆二十七年,河南省智顺为赵二杀死,已拟绞,其子智洪义将赵二子赵仓杀死。此二案皆藉口为父报仇,而核其案正凶,均已拟重辟。国法既彰,私仇即泯,其子即无仇可报。今所杀非应抵之人,则于法无可宽之律。拟以谋杀,定入情实,原为罪所应得。而皇上于各本年勾到之时,一则念曾朝宗究系痛父之心,减为处绞,一则念智洪义父子二命,酌予停勾。于万无可逭之中,予以一线可矜之路,诚为法外施仁。

至本年安徽省郭幅之父郭玺,被陈佩凶殴,伤经平服,旋因病死,是死于病,非死于殴。陈佩之罪,本不至死,而郭幅因父死无抵命之人,蓄念十年之久,乘隙枪扎陈佩身死,于复仇义绝不相蒙,自应按律定拟。伏思律文相沿已久,自应照旧载存。嗣后各省案犯有与律意相符者,仍照律定拟外,若与谳案已定后,更藉口报仇之犯,但查其原办之案,果否允叶。并核其报复之念,有无别情,所仇者是否应抵之人,所杀者是否应得之罪,临时酌定,量节恭候钦定。则情与法自两得其平,而律与案亦各不相紊矣。

廷臣面奏,如所议行。

两次扈从滦河,数召见,命和诗数十首。复命覆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时台湾逆犯就擒解集,昼夜询供无少间,而校书、和诗如常。尝从祀天坛,堕马。上闻之,谕:此后乘轿,勿骑马。盖异数也。

京师松筠庵,本明杨继盛故宅,改为祠。日久倾圮,葵生邀同人修复之,立碑纪事。改建淮安会馆。乡人谒选应试赴都者,皆勖以道义。尤恶请托。曰:非徒无益,且得祸。故时淮人无奔竞之习。至于奖翌后进,恒若不足。立朝孤特无依倚,一切声色玩好皆屏绝。下直后,青鞋布袜如诸生时。交游多名士,相与为诗文会,数日一集。风流文采,为当时所推。

(山阳县志)

吴玉  吴玉楫

吴玉,字籍五,号山夫。广德州学正宁谧子。幼承家学,龆龀好辨识古字。少长,究心六书,博通群籍。学有本源,旁及金石彝器。合同异之迹,析流传之变。形声既明,训诂斯定。因以考证经传,指谪讹谬,勒而为书,若说文引经考、金石存、别雅,皆刊行于世。

性乐游览。常南浮大江,访求奇人逸士,与涉历山谷,采获古迹,证其所学。穷冬匹马走塞上,登居庸关,所至就戍卒野人,叩以山川厄塞。时徘徊丛莽落日中,至竟日不食。人多怪之。

后游京师。时翁覃溪方纲、朱竹君筠,方以考据金石称专家,闻玉捂至,争出所著以相质。尝主秦尚书蕙田家,蕙田所著五礼通考,多出玉播手订。世有奇文残字,博物家所不能辨者,皆踵门求教。晚得凤阳训导。久之,告归。当事者延修邑志,与同人议不叶,著山阳志遗正其缺误。凡四卷。

弟玉楫,字非木,博学多通,著淮安里差考、太阳出没里数通轨说,时人服其精审。

(山阳县志)

刘珵  刘琯  马骏

刘珵,字超宗。岁贡生。梅花老人十世孙。为文根极理要,尤长经学,辨晰疑难,不遗毫发。官青阳训导,新黉序,饬罇俎,仪制灿然,为青阳数百年所未见。以目疾告归。虽病废家居,请业者日益进。晚精于易,年八十犹日诵一卦。尝议浚涧河,以泄三城积潦。著书万余言,将上之当事,会老病,不果。

弟琯,字昭华,绩学五十年,淹通百籍,兼工篆、隶。名行与理相亚。晚号寄园老人。

时又有马骏,字图求,号西樵,举人。天资敏妙,潜心问学。所作诗澄泓雅练。善行、楷,兼能鼓琴。仿汉、魏人作小邱章,无不精好。结庐河上,与四方知名士赋诗饮马其中。晚荐博学鸿辞,未试而卒。

(山阳县志)

吴进  吴准

吴进,字揖堂,邑诸生。性枯寂无所嗜好,惟刻意为诗。著有一咏轩集。远宗韦、孟,近仿吴野人。晚号瓞村先生。自为传曰:瓞村先生家贫,性孤冷,富贵人不与近也。居草屋数间,左右渔樵相杂。时沽酒,或赋诗。无专好,亦无专业,青鞋竹杖,独游行草泽间。每当西风飒沓,黄叶寒鸦,日夕凄紧,则怡然自适。或春和花放,车马填咽,嘿然自退,若有所大苦者然。读者以为实录。年八十,卒。

子准,字蔗田。进士,官刑部主事。后解职居家,当事者罕识其面。

(山阳县志)

邱逢年

邱逢年,字兰成,号湘亭。岁贡生。俊孙玄孙。性严冷,风采凝然。行于途,高冠岌岌,瞻视不苟,跅驰少年望之皆反走。及与人商较学业,舍己从人,无少吝。生平邃于经史,工古文。所作天官律吕、尧典中星考、禹贡导山导水,及郊社、旅酬、褅袷、封建、乡遂、都鄙、军赋繁简诸说,多发先儒所未发。著书甚众。晚益贫,困踣以殁。其书为弟子桃源蒋某捆载而归。

(山阳县志)

汪四皓  汪春熙

汪四皓,原名皓,字紫田。父缙,由举人赐国子监学正,与千叟宴。

四皓少居母忧,以毁闻。文章有名于时。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南巡,四皓献迎銮曲三十章。平明,召见宫门,天语褒美,拔为第一。时刘相国墉以少宰视学江南,例进方物,乃取四皓诗装锦以献。有诏藏内廷,一时文章之士欣为异数焉。后五年,复应召试,不遇,退而教授。居继母忧,呕血卒。

子春熙,由举人知新郑县。郑居南北之冲,时川、楚兵旋,劳来安集,民以无扰。再知堂邑。初,山东征收丁租,皆用活串,吏侵蠹百端。春熙创立版串,山东版串自春熙始也。林清之乱,防守有方略,贼不敢窥。乞休归,卒。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蒲  忭

蒲忭,字快亭,其先四川人。兄偻、弟恬,并知名。忭生而雄快,须长尺许,人皆曰蒲髯云。乡举后居京师,与张问陶、王文治、孙星衍洪亮吉皆友善。尝从礼邸扈跸滦阳,日在属车豹尾间。每有所作,雍容揄扬,人以为枚乘、邹阳之俦匹。忭与计偕者十有二,乃通籍,以知县改教职。是为嘉庆壬戌榜。壬戌榜多骤贵,忭独在散地。然其望实犹在诸公之右,诸公多兄事之,忭亦无多让。晚教士苏州,吴人怀之,为位配唐韦应物祠右。忭尝自称南园吏隐。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萧文业

萧文业,字梅江,世居山阳之版闸。版闸为淮关榷使驻节地,故与兄令裕皆常为榷使上客。令裕有用世志,凡河渠、盐法、转漕、御夷诸大端,皆所究心。文业学亚于兄,时称淮阴二萧。

少跅驰不羁,恶为帖括之业,为文使才任气,自辟町畦,不依傍前人门户。甘泉江藩掌教丽正书院,见其文,奇赏之。桐城姚鼐、泾县包世臣、吴江郭麟、山阳丁晏,皆乐与为友。著永慕庐文集。世臣为之序,有曰:梅江下笔千言不属稿,而委曲详切,声色备具。又曰:清河之二萧,梅生之文笔敦厚,梅江之文笔骏逸,才力足以相敌,而所得绝不相似。斯则河、淮之灵所独钟,而其光发越不能掩蔽者也。其推挹如此。

弱冠受知于河督黎襄勤,待以国士。在使署三年,于乾、嘉以来河防治乱之故,备能悉其端委。世臣有海运南漕议,其草在文业所。道光四年,湖决高家堰,山阳汪文端廷珍奉命查办,而湖泄水枯,运道梗塞,两江总督孙玉庭奏请借黄济运,廷谕汪会筹之。会齐郎中彦槐过淮,就访河事,文业力言借黄非计,而以包议示齐,俾言于文端。文端据以入告。当时虽格于群议,未久,卒用其策。而海运之行数十年,知此议始于世臣,成于文端,而不知发之者文业也。

(续纂清河县志)

乐宁侗  夏瀛  夏建勋  夏建谟  陈仲美

乐宁侗,字孩夫。祖大章,自有传。父绎,字宗虞,廪生。枕籍经史,多所发明。工书,能诗,有香雪亭集。兄岁贡宁贞,字石夫,以诗文名家。

宁侗怀才不遇,以明经终老。品端学邃,力追古人,沉冥幽默,不求闻达。高邮夏之蓉秉铎盐城,宁侗抠衣北面为弟子。与建宁朱士琇、南海茹敦和、山阴周大枢同为之蓉所重,谓于语言文字之外,识其本原,窥其底蕴,终不敢以门弟子之礼礼之云。著湛村续集。

弟宁质,字白夫。亦以文著。

同时夏瀛,字阆仙,增生,广西参政雷之后。受经于无锡顾栋高。栋高撰春秋大事表六十四卷,瀛与无锡沈岵瞻、山阳杨日炳参校,不惮再三。栋高谓将伯之助,深资铭感不敢忘云。所纂夏氏谱四卷,极有体要。

又有夏建勋,字介酬;夏建谟,字皋言,皆受业栋高。

宁侗友陈仲美,字拙子。读书敦行,晚益清修。自少好精研六书。工篆刻,从衡盘蹙,唯意所适,整齐参错,咸有矩法。宁侗叹为前人所未经云。尤好施与,尝捐置义田,以赡贫困。

(盐城县志)

潘德舆

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明河南巡抚损之后也。父宗睿,字慎忠,候选训导,以品望为一邑宗师。潘氏之族有侨居庐州及陈留者,于其归也,赒恤之,远过所望。凡所饮食教诲于族戚之孤贫者无虚日,而己恒布蔬不属。其笃行如此。

德舆年五、六岁时,母卢病,行坐视母而哭之,母食乃食。父患咯血疾,每进药,必跪床下。既而,割臂肉以进。父察其色动,泣曰:固知儿有是也 !既洊臻大故,而王母金犹在堂,色养弥至。及嫡孙承重,自小敛以至反哭,事求合于先王之礼,而准度时制,柴瘠儽然,殆不胜丧。

淮郡自邱氏、张氏、阮氏诸先达相继殂谢,后起则汪相国廷珍、李尚书宗昉,用大科致通显。廷珍尤以诂经博物,负海内重望,顾于著述,谦让未遑也。德舆孤童晚出,一露锋锐,尽掩前人。每提学使者行部至,皆拱手赞叹。

已而,屡困州举。年二十六,乃尽弃科举进士之业,力求古人微言大义。其宗旨,以为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其用在有刚直之气,以起人心之痼疾,而振作一时之顽懦鄙薄,以复于古。其说经,不袒汉、宋,而以近儒之破碎穿凿为汉学之糟粕,语录之空虚玄渺为宋儒之筌蹄。其论治术,以为天下之大病不外吏字,尤不外一例字,而实则不外一利字。近世一、二魁儒,负匡济大略,非杂纵横,即陷功利,未有能破例字之局,而成百年休养之治者也。

年四十余,始举乡榜第一。入都下,与永丰郭仪霄、建宁张际亮、震泽张履、歙徐宝善、益阳汤鹏相往还,穷经毕力,研说劘切,皆极当时之选。座主钟侍郎昌,馆德舆于家,谓人曰:四农乃吾师也。先后凡六应礼部试,主文枋者,至于以不得德舆相诟病。新进少年翰林文学之臣,往往窃观德舆文,讽诵暗记,以期佹一识之。然卒落落无所遇。

道光十五年,大挑一等,以知县发安徽。未赴而卒,年五十四岁。咸丰九年,郡人士始上其行谊文章,历牒诸大吏疏闻于朝,祀乡贤。

德舆之学,以克己为要,以有耻为归,进退取与,细大一节。初,仪征阮相国元为漕运总督,招之,力辞不往。后朱公桂桢、周公天爵,以清刚大节为世名臣,皆愿纳交。天爵至欲微服郊外相访。德舆以为义无所居,徒骇流俗,天爵喟然有望尘之叹。

少时与邑人邱广业、黄以炳,相命以惩忿窒欲之学。所居故柴氏宅,柴素无赖,毒其家人以嫁祸。德舆还其宅,敛其尸,终不与较。时年未冠也。中年所养益纯,和顺之象,布于四体。而临义勃然,尤善割断大事。嘉庆末,郡人以白役妻裴烈妇当入祠与不当入祠分左右袒,倾城以争,争久不决。德舆为书数百言,开解窾会,平其牙角,闻者帖然。道光中,浚城东涧河,上下游居民万家用异议相抵,亦得德舆言乃定云。

(山阳县志)

房震亨

房震亨,字长卿,岁贡生。性孝友,与兄泰亨同居,老而弥笃。诸子弟化之,皆能以文行相砥砺,为乡里矜式。

喜为诗,有风人敦厚之旨。其论作诗之要曰:人之性情不一,其见于诗也亦不一。古之诗人,若太白之疏狂,少陵之牢愁,梦得之语含讽剌,冬郎之体好香奁,凡此类者,各有不可遏之性情,故直举其所欲言者言之。今也不然。冬烘先生效颦学步,既俗不可医;讲学家泥敦厚之旨,好为老生常谈,又腐气可掬。其无能为役也固已。一、二有性情之士,其才非不可卓然自见,而亦为俗情所拘牵。将欲放言高论,则恐笑其夸张;偶涉绮语艳词,则恐讥其轻薄。至于事有可讽,人有可剌,尤斤斤焉唯恐得罪当世,方箝口结舌之不暇,敢复形之歌咏哉 ?世故日以深,天真日以失,其始欲为而不敢为,卒亦不能为矣云云。故其生平吟咏,直抒胸臆,庄谐杂出。或取里巷讴谣,点窜成篇,无不可歌可泣。盖白香山、陆剑南之流派也。著有甦翁诗文集行世。

自业五、震亨以外,文学代兴。上焉者讲求身心性命之学,辨析义理;次则纪述嘉言懿行,以资世范;又次则愤世嫉俗,抒写性情。盖亦不乏人也。上下百余年间,或著作等身,而名字湮没。其仅有存者,除已散见各人传中不复录,兹摘举可传者著之于篇,亦显微阐幽之宏旨也。

(泗阳县志)

萧令裕  丁锡  万镛  程师典

萧令裕,字枚生。性开朗,好论世事。居山阳版闸,四方之士往往停舟过访。阮太傅元督两广,令裕从之。在粤数年,学益进。时淮北盐纲变法,令裕工心计,综核有劳,例得盐运使经历。未赴,卒。

令裕在幕府二十年,颇谙古今文章,雅练有体。著清河疆域沿革表,见重于时。

同时有丁锡、万镛、程师典。锡,积学不倦,尤淹贯三礼,至于耄耋,未尝废书。游其门者皆不忍更他师,声望重一时。弟子严某以非罪死戍所,锡经理其家,如严未去时焉。镛,少孤,母萧抚之。既为校官,感母劳苦,乃广求郡邑节烈,搜采近三千人,皆得旌。师典,力学,治三礼有得,著仪礼图考辨正,藏稿未出。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

吴昆

吴昆田,原名大田,字云圃,号稼轩。祖朝观,行谊载前志。

年十七,补博士弟子,旋食廪饩。中道光甲午科举人。吴氏世有德于乡里,数振灾荒,为贫民完逋赋费数万缗。事闻于上,赐昆田道衔。昆田退让,终身不服其服。父以诏,母史,治家严整。昆田幼秉教戒惟谨,长入家塾,事母如事父。

读书为文,好深沉之思,不屑屑文辞章句。从山阳潘德舆游,同试礼部,出处必偕。尽交当世贤豪长者。时海内称治平,交游竞以文酒声气相追逐。昆田抗节守高,非其人不妄往还。座主某方当国,出门下者多致显宦,尝出赀欲为昆田营守令,不应。及某去位,门生故吏多远避,或反噬之,昆田独存问如初。

每试毕,辄归省。父丧服阕,援例官内阁中书。旋拣发云南知州,以母老改员外郎。母丧后,分刑部河南司。未几,皖寇逼淮海,复归视家。清江浦陷,故居毁于贼,藏书撰述,皆煨烬。乱稍定,督办团练之役兴,总其事者以昆田名入告,俾主清河。以驰驱淮海,劳攘数载,贼屡至不得逞。事宁,幅巾还家。大吏保荐,辞不受。晚主讲奎文、崇实两书院,与修淮安府志,未脱稿,病卒。

家本素封,至昆田益以推财济物为事。尝持千金走三百里,归其座师汪守和之丧。邻省孝廉某,挈女附漕舟南还,道病资绝。行抵中运河,舟人将弃某而据其女,某宿闻昆田名,走间使告急。立驰至。某已垂绝,为任殡殓,别觅舟托其乡人载柩与女付其家。乡人某以田鬻昆田,某死无葬地,窃瘗其中。昆田恻然书卖契与之。捐田百亩,充宗祠经费。同治中,与知府章仪林议豁清河田赋,又大浚田间水道。事成,需费数千金,将取偿于豁赋诸乡,昆田以民力未纾不可,自鬻产二千三百亩应之。时家已中落,人尤以为难。

生平以朋友为性命,尊酒促坐,谈论切劘,旬月不厌。抚后进孤生如子弟,教诲饮食,恒若有未足。素诚笃有大度,不疑人欺我,有负之者,一不置胸臆。识议坚卓,能断大事,不为浮论所挠。

自知向学即有日课,心目所经,手自甄录。熟精周易、三礼、史、汉,南北舟车,每以自随。居丧一遵礼经。修订谱牒,于承嗣宗法,皆折衷古义。在刑曹时,谓各省秋审汇题案牍、谳辞句读,多本典礼及历朝刑法志,与寻常公牍不同,人多忽之,因为疏释其义。一生无晏起,冠带整肃,终日无惰容。年愈七旬,精力益强,日著千言,孜孜不倦。早岁著述,既毁于庚申之乱,存者都五十以后。作有漱六山房集十一卷、读书记一卷行世。所修官书,有清河、山阳、安东县志。

殁后二十年,门人山阳徐嘉、邑人程人鹄等,牒请大府崇祀崇实书院,春秋校官致祭。邑人张符元、山阳鲁芾等,复醵金于每年生、忌日私祀之。邑人王登云,为文勒石记其事。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田赋、川渎、续纂清河县志)

鲁一同

鲁一同,字兰岑,一字通甫。其先不知所自始。或曰甘凉故世将,或曰燕京人,国初尝从吴藩平云南,已窥其有异志,挈孥而逃于淮安之山阳,遂占籍焉。世居安东,一同始迁清河。父长泰,郡庠生,工书善画,闭门养素,以道自贞。

一同生而颖悟绝人,六岁通五音。少长,工为古文辞。年十七,补博士弟子。次年,举道光壬午副贡生。年三十一,中道光十五年举人。

当是时,海内方承平,一同独以为深忧,谓:今天下多不激之气,积而为不化之习;在位者贪不去之身,陈说者务不骇之论,学者建不树之帜,师儒筑不高之墙,容容自安,风烈不纪。恐一旦有缓急,相顾莫敢当其冲。

又尝论:

天下之患,盖在治事之官少,治官之官多。官多者,非事之利也,胥吏之利也。重府之权以统州县,而并道按察于布政使,布政使得详察所属,以专达于天子。其盐漕军政兴革之大者,设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而地方之事,不得挠布政使之权;布政使者,亦不得越府而苛责州县,则州县之事减。今天下之弊,盖在于知府拥虚名,以容与于上官属吏之间,其实无所能为。知府者,亲民之首也。诚重知府之权以制所属长吏,统辖不甚辽阔,耳目易周,情伪易悉;赏罚与夺,朝发而夕至;门钥未峻,百姓呼号易达;佐贰丞尉,详察而周知。苟得其人,委以数百里之地,即事必举。故诚能得一廉平公正之方伯,正身率属,则府必得其人。府得其人,则州县莫敢为奸。久任而责其成功,其视督抚司道丛治于一方者,功相万也。亲民之官多,治官之官少,胥吏之数减,长吏之权信,彼州县者以趋承上司之力治吾民,以申详反复之精神治吾吏,必能耳目清明,公务修举。

当世以为名言。

尝就试礼部,有阮葵生亦与计偕,稠坐中揖问姓字,大惊曰:少时读先生文,尝恨古人不可复见,乃今先生故在也!立起踧躇,备子弟礼而去。宝山毛岳生见其文,谓七百年来文患于柔,惟此为能得刚之美。建宁张际亮以诗名天下,见古歌行,自以为不及。

既,再试不第,益研精于学,为文章乃泛滥无涯涘。其说长于史例,旁及诸子百家之言,禽鱼草木之变,靡不贯晓。然居恒郁郁,尝自叹曰:吾乃为文人邪?林文忠公则徐总督湖广,请与偕,欲行而以亲老止。周文忠公天爵见其文,曰:此天下大才也,岂直文章最哉!曾文正公国藩尤敬异。庚戌试礼部,居淮安馆舍,数屏驺从,就问天下事。时当揭晓,文正为礼部侍郎,例钤榜,先言于众曰:淮安鲁一同若成进士,天下之幸也 !及见榜无名,为懊丧如失左右手。

太平军初起,一同以为:潢池小丑,何劳大师 ?但复土司,责以成功。其人宗姓豪强,山溪涧峒,径涂熟习,跣足矫健,长技皆同。复一州镇,便以相假,得一溪峒,永许镇压。昔时改土归流,今仍改流归土。不费京帑,不劳征调,期岁之间,便可永辑。闻者以为迂。太平军据金陵时,同年生盱眙吴公棠方宰清河,众志汹汹,一同为之明部分,决机宜,传檄凤、颖、淮、徐、滁、泗、宿、海各府州若县,辞气奋发,指誓天日,共期罚伐。河北人心大定,清江浦屹然成重镇焉。人或以是称其能,叹曰:天下有百倍于此者,何可易言也?

庐州危急,江忠愍公忠源驰赴安徽巡抚之任,桐城戴孝廉钧衡走书通曾文正之指,欲其起佐忠愍。谢不出,而复以书,有言:

今日之忧,不在已被贼之省,而在未被贼之省;不在已残破之州县,在未破而先自残之州县;不在已从贼之民,在未从而岌岌思为贼之民。经营天下之大势,当先注意于此。首重州县之权,次讲耕战之法。凡被贼之省会州府,不难克服,难于坚凝。且如武昌一府,向军门复之于前,曾侍郎克之于后,去未移时,旋皆陷没。人物凋散,仓库空竭,金城荡荡,莽若丘墟,节帅式临,徒拥空器,寇至则靡,固其所也。昔唐季之乱,东都居民不满百户,荆南兵余裁十七家。史称张全义尹河南,韩建剌华州,皆能招怀流散,劝课农桑,数年之中,民富军赡,安集残破,莫良于此。

又日:

贼之初起,数十辈愚妄人耳。胁从既多,遂出枭杰。又有捂绅、科目之无耻者间厕其间,指使引导。于是其教则参以泰西,其军制略仿周官。军帅卒旅,其官杂取汉、宋诸色目。而其用兵则令严而法简,行速而多诈。既得金陵,志意少满,僭立制度,然而未有立国之势也。自古战伐之朝,有立国之势者,则先攻其本,如桓温之直走成都,王镇恶之溯舟渭水,韩禽虎之顺流三山,李愬之夜入淮蔡是也。无立国之势者,则宜先翦其枝。张角死而飞燕、黑山炽,仙芝殛而黄巢、尚让横,迎祥灭而自成、献忠狂,皆由贼基未立,东西流走,合散无常。歼厥渠魁,则各自雄长,益多树敌;翦除党翼,首恶自孤。为今之计,莫若暂缓金陵之攻,而专收旁郡。豫帅壁信阳,收蕲黄。皖帅乃壁庐州,收舒、桐。江帅壁收宣、歙,苏帅壁江南,北兵壁江北,仍同收瓜镇。皆观衅而动,而专责西帅以上游之任。武昌若复,深驻大军,营缮耕战,益具舟船,练习水师,以虞变待时。以曾侍郎九江之围,为缀贼之势。西师既盛,出一不意,顺流东下,直踞安庆,突出九江之前,号召南北。使罗、石之党,外牵于曾塔之师,急不得反顾,沿江诸贼必当同时解散;入逼金陵,则成功可望。

其时有谓先攻金陵,刳贼腹心,肢体自然散落者,故书中及之。其后,大兵攻金陵,筑长围,江帅何桂清以为贼如釜鱼井兽,期于旦夕成功,朝野几同声庆幸,一同独决其必败。未几而溃裂,苏、浙沦陷,桂清伏辜。迨于文正东征,舟师下压,坐镇安庆,指复金陵,一如所论。

一同无尺寸之柄,而忧伤时势之艰危,于国家、田赋、兵戎诸大政,与夫河道变迁、地形险要,以及中外大势,无不究其端委,而得其机牙。罕有遇合,则发之于文章。为文务切事情。尝言文章事业,皆以静俭为根本。又曰:行不蹈道则非经,道不宗经则非道。皆至言也。

性极疏阔,不立畔岸,而风节卓然。或请为文寿一钜公,却之曰:吾辈文疏直朴野,不足说势要。必若肆其狂愚,为足下得罪当涂,何所用之?其不苟说于人,皆此类也。文字交游,尽一时四海知名之士。而清修笃学,独重潘德舆,谊在师友之间,相契尤莫逆焉。同治二十年,卒。

(山阳县志)

范以煦

范以煦,字咏春。幼颖敏异常儿,读书过目成诵。常从外舅祖丁晏问学。博闻强识,邃于经术。道光癸卯,受知于毛侍郎式郇,以优行贡成均。屡应试不第,至咸丰己未始中京兆副车,年四十三矣。不一年,卒。

素笃友谊,嗜文字若性命。与订交,必索著作付剞劂,以传其人。尤熟于梓乡文献。撰述甚夥,版行者淮流一勺、淮塥小记、楚州石柱考,博洽裨掌故。

(续纂山阳县志)

王琛  王范  王璧  王虬

王琛,字献南,号玉航。拔贡生。工分隶,好为骈俪之文,耽金石,精鉴别。著有汉碑引经考异、汉隶释经、汉隶今存录、山阳金石略、娑罗树碑残字、淮安艺文志、蚍珠赋钞,各若干卷。其自著娑罗仙馆诗文集若干卷。性谦谨,无竞于世,人称马粪长者。

从子范,字锡之,岁贡生。乐善好施与。里中施槥掩骼,振饥给药,濯热度寒诸义举,靡不助以赀。少从琛授经,制行诚笃抑畏,得琛之一体。

琛族弟璧,字谷人。性豪爽,不乐攻帖括,一应试即弃去。家仅中赀,而不靳施与。见乡里不平事,辄面斥之,人服其坦直。寓居郡城,莳花种竹,书画自娱。慕颜鲁公为人,效其书。鉴别金石,庋藏家多就资考证。卒,年七十四。璧子虬,字松生。年十七,以诗受知奎学使,补附生,旋食廪饩。睦姻任恤,一秉父训。权萧县训导。前任某卒于官,贫不能举丧,虬慨捐俸钱以助之。

(续纂清河县志)

丁  显

丁显,字西圃,号韵渔。年二岁父即没,母氏陈抚之成立。咸丰己未举人。同治五年,清水潭决,淮阳被灾甚剧。显谓非复淮水故道不可,绘图贴说,禀请江督曾文正,具奉兴办。垂成,而文正薨,事遂寝。选睢宁训导。在睢十七年,以老罢归。

少承母教,纯笃端严。讲习经济,务求有用。生平精于音韵之学,著书满家,八十外犹辟集韵书塾以训后进。

(续纂山阳县志)

丁寿征

丁寿征,字子静。少讷于言,读书成诵辄不忘。尝应试作经说,祁学使寯藻疑其宿构,俾吏人守之。既审实,乃大叹服。后以优等贡成均。曾相国国藩时为礼部侍郎,特加拔异。历补镶白旗、正白旗教习。俸满,以知县候选。值亲丧,家计日困,会福建章学使钧延往校士,称得人。时曾相国方攻金陵,飞书招之,不果往。同治三年仲冬,应本省乡试,暴得寒疾卒。生平邃于经史,精小学,廉静自守,未尝以贫故干人。

(山阳县志)

徐嘉  谭荫熙  程席龄

徐嘉,字宾华,一字遁庵。幼好读书,家贫,几废学,志不少辍。弱冠,以府试第一,受知于郡守恒廉,劝应京兆试。寓京,与桃源尹耕云、阜宁裴荫森定交,以气节相砥砺。复从同里高士魁游,研求经史,见闻博洽。同治庚午举于乡,遵母训不谒选。家居授徒,以经史致用为急,品行不轨于正者摈不纳。后生有一善,称之不容口。来学者日益众,先后凡数百人。母没后,选昆山教谕。敷教正俗,能尽其职,昆人士仰如泰斗。任满,卓异,因年老解组归。犹日手一编,考订不倦。

生平著述等身。所著顾亭林诗笺注十六卷,味静斋文正、续编四卷,诗十六卷,杂诗三卷,夜存录十四卷。别有掬壤录、拾沈录、遁庵随笔若干卷待刊。顾亭林诗笺注尤博通,德清俞樾称为亭林功臣。年八十,卒。

谭荫熙,嘉姻也,字委雍。同治丁卯举人,砀山训导。幼孤寒,能读父书。天钧太和,性不忤物。然寡交游,能古文,在官亦有声称。

与荫熙同时为铜山训导有程席龄,字与九,号原谷。勤于课士。手录书高可隐人。善篆、隶,精岐黄。官铜十七年,卒之日士林屑涕。

(续纂山阳县志)

李元庚  李钟骏

李元庚,字莘樵,附贡。远祖挺秀,清初弃学籍不与试。至元庚七世,皆以诗名。居河下,亲见鹾商当日豪侈之习,酒阑灯她,纵谈往事,听者忘倦。著有望社姓氏考、河下园亭记,谈文献者奉为枕秘。

子钟骏,字笠夫,诸生。绍承家学,多识前言往行。亦工诗,与徐嘉、黄海长相酬唱。

(续纂山阳县志)

陶镶等

陶镶,字右型。世父德坚,诸生,以孝旌。父性坚,博览载籍,著有二观山房集,校刻乡先生诗文集甚多。倡议祀陆忠烈于孔子庙廷,大吏从其议,请于朝,获谕旨。

镶少无他好,笃嗜声音训诂之学。山阳丁晏、丁寿征,以经术名一时,镶师晏而友寿征,学益进。唯厌薄制艺,不屑屑为之,以此屡踬童试。

道光中,侍郎祁寯藻督学江苏,重朴学。戊戌冬,试士淮安,镶入场试经解,寯藻初未之重也。教授周济旧为嘉定钱大昕高弟,时适以监试在场,寯藻质以经义,济曰:及门有陶镶者,真经生,济不足备顾问也。寯藻促召镶至,叩以许、郑之学,应对无滞。寯藻叹为宿学,拔入邑庠。旋食饩,时年几四十矣。

其释井之初六、旧井无禽,谓焦氏易林咸之井云老河空虚,旧井无鱼,无禽为无鱼,汉人已有此解,诸家之说皆不免支谁。释乾坤其易之绲,谓绲袍之缊,为衣中所著之絮,易如衣,乾坤如絮,乾坤组于易六十四卦之中,非易缊于乾、坤两卦之内也。释诗公刘于橐于囊,谓史记索隐引埤苍云:有底曰囊,无底曰橐。国策秦策注云:无底曰囊,有底曰橐。二说相反。考虞翻注易括囊云:坤为囊。坤之卦书为萋,为无底之象。囊既无底,则橐为有底可推也。其说经精确皆此类。

所著十砚斋诗文集、周易明筮编。

镶与同邑徐檀、弟櫰友善。檀字乐园,櫰字阴庭,皆廪生,笃志好古,研究汉学,年未及壮而殁,时论惜之。檀著有乐园遗稿、醉经轩经解综要。櫰著有毛诗释故。

自櫰与镶暨山阳丁寿征皆以经学试高等,自此学子竞知读书,江以南书贾来售者,争以经说相炫鬻,书肆为空,风气丕变。

与镶先后以学行著者,刘绍祖、杨观豫、杨继源、王暻、张镡、金乐清、杨载瀛、萧杰四、祁森、邵进、周衡、陆系厓、解式金。绍祖,字经传;观豫,字保亭;继源,字浚川;暻,字惺斋;,字以芬;乐清,字粟香;载瀛,字澹园,皆贡生。杰四,字轶唐;森,字松坪;进,字肩吾;系崖,字屿南;式金,字砺庵,皆庠生。衡以耆年赐副贡。诸人皆勤以学诲,至老不怠,其端方孝谨亦略同。镡倡办团练、捐赈等事,皆清勤为人所称,学政彭久余以经明行修额其门。衡子保,字定斋,增贡生,事亲克孝,绩学植行有父风。

(盐城县志)

王锡祺

王锡祺,字寿萱,号瘦丹。廪贡生。侨居郡城。祖履谦,以财雄一方。父玙,咸丰中举人,尝计偕都门,以百金归同邑范孝廉裕昆之丧。兄锡龄。三世皆尝助赀建城池,修学宫。

锡祺性开敏,喜度曲,尤淫于书,工诗、古文辞,试辄高等。入赀为郎,分刑部。尝上书时相,敷承得失。既无所遇合,乃归。而究心于典籍,凡山经、地志,以至集部诸书,无不泛览。编摩捃摭,分别部居,为舆地丛钞,一续再续,都百十万言。又采前人未刊遗著,为小方壶斋丛书。其间最关文献者,有山阳阮葵生茶余客话足本、江宁顾怀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又续编山阳诗征。凡所著述,皆自铸铅版以行。所居有园林之胜,散人漫士,履綦合沓,论诗说剑,图籍纵横,见者比之玉山草堂。顾不事家人生产,群从子弟又从而挥斥之,用是倾其赀,至客游落魄以终。

(续纂清河县志)

殷自芳

殷自芳,字沚南。增贡。少好读书。为人诚朴,重然诺,孤介不谐于俗。工古文,横溢有奇气,千言立就。究心水利,倡浚市河、十字河,两岸农田成沃壤。尝从当事襄治黄、运,颇著成效。成樏次刍言,又撰筹运事略六篇。江督吴元炳进呈,廷议韪之,惜未究厥施。

(续纂山阳县志)

高延第

高延第,字子上。士魁子。监生。士魁宦蜀,随任读书。纯笃简静,不习举子业。优干济,博通载籍,练习掌故。归里后闭门却扫,绝意进取。郡守孙云锦屏驺从过访,咨询民生利病。学使黄体芳荐于朝,赏翰林院待诏。

文原本心得,不藉藻缋,取达其所见而止。汉、唐之经训,伊、洛之名理,旁至兵农庶政,表里洞彻,有本诸身措诸天下之意。晚行益高,品益粹,记览益渊博。端居撰述者垂三十年。所修山阳县志、淮安府志,皆雅洁有义法。

(续纂山阳县志)

顾震福

顾震福,字竹侯,淮安人。父云臣,自有传。震福,光绪丁酉拔贡,是科举人。首办勺湖小学,为淮郡兴学之始。后遂醇思著述,淡于荣利。所著有小学钩沉续编、方言释名校、古今注校正、韩诗遗说续考、齐诗翼氏发微、左传贾服注补述、孟子刘熙注辑述、隶经杂著甲乙编、跬园诗钞、泉说、淮稗。卒,年六十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