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砂手(邹锦堂)

 乔峰byug79lgr6 2023-08-04 发布于广西

红砂手,是武林中的一门绝技,历来只凭师传口授,精于此技者甚鲜。我的老师夏玉民,熟谙此术。为了不使这一绝技失传,征得夏老师同意,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红砂手功法能使双手力大无穷,有强筋健骨、流畅气血、提高内脏的功能,却病延年的功效。相传红砂手武术家运内气贯于手掌后,击掌时没有什么感觉,几天后,伤处就出现朱红色的手掌印,故有此名。

  一、预备式:直立,两脚分开等肩宽,含胸收腹,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思想集中,鼻吸鼻呼。

  二、两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方。吸气,吸时要缓慢,进入丹田(脐下1寸3分处),同时,两臂上收。呼气时,脚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气从丹田贯彻双手掌,两手掌慢慢下按复原。如此做四十九次(图1)。 

红砂手(邹锦堂)

 三、两臂朝前平行伸直,掌与肩平齐,手心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向前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图2)。 

红砂手(邹锦堂)

 四、两臂向上直举,手掌托天,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上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图3)

红砂手(邹锦堂)

  五、两臂左右平行伸出,成一字形,掌背朝里,手指向上,呼吸要求同前。吸气时,两臂收缩,意想贯气到手掌后,手掌慢慢向外左右推,回原处。如此做四十九次(图4)。 

红砂手(邹锦堂)

 六、两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吸气时,以腰为轴,先向左转,脚不动;左转时,双手向里交叉贴身向上画圆弧;当上身完全朝左时,双手向上画弧,交叉在头顶,然后左右分开,掌心向外,同时吸气变呼气。呼气时,脚趾抓地,提肛,少腹外挺,意想气从丹田贯到手掌后,手掌向外按,慢慢下落,身体逐渐转回原来姿势。然后,再向右转,动作呼吸同左转。如此做四十九次(图5)。 

红砂手(邹锦堂)

 注意事项:本功法运动量较大,要求练功者体质较好,最好没有疾病。练功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于林间等空气新鲜处,面向东方,吐出浊气,吸入清气。练功期间,要注间营养,保证睡眠时间,节制性欲。练功时手要圆活,用内劲,不要僵硬做作。这样持之以恒,定会功到事成。练习红砂手气功自觉精力充沛,双臂力量显著增强,练功时双掌出现鲜红色,劳宫穴发胀发热,丹田内气充实时。可练习二部功法。一、外气发放锻炼法1、固气每晚子时(11时――1时),取一部功法中的基础功静坐式,自然端坐。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大腿与小腿约成直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双掌掌心相对,五指朝前。吸气,双掌慢慢分开大约一尺左右,呼气,双手慢慢收合,如此反复练习。在一吸一呼,一开一合的过程中,意念始终在丹田上。固气功法与练习一部功法一样,提肛、脚趾抓地等动作同样要做,注意练用意不用力。这样习练日久,随着双手的开合,能明显感觉到内气在丹田周围运转流动,并日益增强。在练习固气功法期间,心情要稳定,有关大喜大悲等精神状态下,不要练功。大约百日左右,可进行下一步功法的锻炼。2、布气取一张大约32开的薄纸,用图钉钉在墙上,高度和自己的胸部齐平,人站立在离薄纸大约1.5米外,两足与肩同宽,用一部功法的第三式手臂前伸,这里只用单手,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掌与肩平,手心朝前,手指向上,掌心对准薄纸。吸气,缓慢进入丹田,呼气,脚趾抓地、提肛、意想气流从丹田贯彻手掌从劳宫穴击向薄纸,整个过程,手不动,以意念完成。气流丹田――手掌――劳宫――薄纸全过程要一气呵成,快速连贯,中间不可稍有停顿。如此一吸一呼,反复练习,锻炼到意想气从丹田贯到手掌击向薄纸时,能看见薄纸微微抖动,证明已能初步发放外气。在练习过程中,无须追求内气循何种经络运行。练习日久,随着功力的不断增强,可逐步把人和纸的距离加大练习。练习期间,要注意加强营养,保持足够的睡眠。二、印手准备一个2尺见方,高约三寸的容器,里面装大约二寸深的细沙,细沙要经过火炒或曝晒,去其湿气而成,制好的细沙里面加入约一两左右的赶不干绿豆粉末。练习时,站立,沙盘置于人腰部的高度,将单手放入沙中做半圆形的摩旋。吸气入丹田,呼气时,气流从劳宫穴旋转布出。每次练习完毕,不拘坐卧还是行走,都要在手掌心内注一滴水,握拳到水蒸发干净。如此练习,至一日手掌不触及细沙而隔空旋转,盘中的细沙能随手的旋转方向而动。此时已练成了较强的红砂手阴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