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脑中的黑箱:或许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秦声何来 2023-08-04 发布于重庆

在我们头脑中有一个黑箱,那就是我们的思维。若我们不刻意或有意识地让它显性化,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此可以做个小测试,你可以回忆一下从早上起床到现在阅读本文,你有哪些事是有意识参与决策的行为,哪些事是想都没想就做了?而那些想都没想就做的事背后反映的就是你的默认思维。

我曾是一个默认思维的“受害者”,现在正在努力地摆脱和修正自己默认思维中错误的部分。

在遇到师父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因为不会思考,错误思维和错误观念导致。在遇见师父之后,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问题和错误。

过去我会习惯性地按照随机或惯性行事。时间久了就养成了行动自动导航,思想天马行空的习惯。

有一年我需要每天开车由郊区到城里。在进城的路上要路过一个岔口。岔口分出两条道,一条直行,另一条右转。我总是向右转。因为这条路最近。于是,每次到了这个路口我就习惯性地向右转。可是,有一天我需要往前直行前往另一个地点时,我在此路口习惯性地往右转。当我意识到我走错了的时候,已经走了很远。

在这件事之后,我意识到在我的思维方式中存在一个默认导航系统。只要设定了目标和路线,它就会自动导航自动行动。

实际上,这种默认导航机制是本能,并没有错。出错的环节是我放弃了对关键行动的判断与决策,而是依靠本能和惯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而这判断与决策就是思考。

思考能够让每一步行为有依据可循,但思考的过程却会耗费大量精力和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会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下意识的默认思维来替代有意识的思考。

而这个过程有点像我当年学双拼输入法的经历。那一年我学双拼打字。目的是为了提高输入效率。然而,在刚开始学习时,我一分钟只能打一个字。因为我全程都是在用意识参与,如此才能判断每一步是否正确。若出现错误,我就能够进行纠正。随着我输入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我的输入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我的意识也逐渐退出对这输入这个行为的关注和干预。现在我在使用双拼输入法时,已经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基于我自身的体验与分析,我认为作为影响思考能力的第三个因素。默认的思维方式对其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影响思考的效率。

需不需要思考参与,需不需要意识介入...

第二、影响思考的正确性。

默认思维方式处理的信息是否反映真实的情况,被加工处理之后的信息是否为思考决策提供依据,这些信息是否正确...

第三、影响思考的准确性。

默认思维方式处理的信息是否清晰,精准...

由于默认思维过程处于潜意识下运行,因此,想要通过改变默认的思维方式来改善和提高思考质量的话,那就需要让思维显性化。

而要让思维显性化,则需要意识到行为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无论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其背后都反映了默认思维方式对现实的加工和对行为的指导。

因此,由观察自身行为出发,对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和记录。这是我让自己思维显性化的方法。

比如,今天中午我们为什么没有带小字去吃午饭?当时是怎么想的,之后造成了哪些后果。这后果当时是否预料到了,如果预料到了,我又会怎么去做...

反思能够让我从客观视角观察自己在具体行为中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反映了思维方式。记录则能够防止我的遗忘,为我日后再回头看提供素材。

在让默认思维显性化之后,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更正、改变、升级、替换…这是改善和提高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而这个方法我现在还在练习中。

“知识、见识和经验”对思考能力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