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便是补阴药,也须理清其中的“厚薄升降浮沉” | 李辛《回到本源》连载20

 光明丫 2023-08-05 发布于江苏


《回到本源》连载20
第四章  方剂的分类
Claudine:我们能否用类似的思路,对历代的经典名方进行分类呢?
李辛:当然可以。我还是按照下焦、中焦、上焦,以及水液代谢(三焦水道)四个层次,依据方剂作用的不同趋向分为四大类。我将挑选历代名方,但并不限于上述的经典,依据《黄帝内经》里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的原则,突出每个方剂的气味及其药势的作用方向,而不仅仅是介绍适应症。
我们也将通过讨论,看到中药的剂量比例是何等重要!
我读书的时候跟随过一位医生,无论病人处于什么状况,他几乎只用小柴胡汤为底方做加减。我看到他是根据患者的特定气机格局,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并加减用药。
然而,他的一些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剂量调整所带来的药势方向和药性寒热的改变,因为这些学生的思想停留在“小柴胡汤针对少阳证,主要症状是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所以心生困惑,不理解为什么用同一张方子,可以治疗不同的病情,症状不符合教材所述,却又取得良好的疗效?!
最后,我们需要理解:所有这些方剂出自不同的朝代,医生用药的剂量单位多有所不同:分、铢、两、钱、斤、合、升、斗……而且它们在不同时期所折合的重量亦异,这也是理解混乱的缘由之一。
另外,还涉及不同的剂型:丸、散、汤、丹。在每一个方剂的讨论篇目里,我将先录下古籍里记载的原始剂量,根据其成分的基本比例和现代人的体质变化,折合成“克”标注在括号里,以便于读者参考。需要提醒一下,这只是我个人的临床经验常用量。
总之,书中的用药剂量,主要目的是提示方子中每一成分的比例,最终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人,找到适合自己内心的处方思路和剂量感。
而且,我们将发现所有丸、散、丹的剂量,都较汤剂为大,这是因为在原书里,丸、丹、散剂每次处方一般可服用一到三个月。丸、散、丹剂的所有成分都先打磨成粉状,每次的剂量,散剂建议1~3克,丸剂6~9克,温水送服。
下焦层
Claudine首先,我们来看看下焦,生命力的源头。
李辛:用于下焦层的方剂,如果属于下焦阴分,其汤往往色深而味厚,比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乌梅丸;如果属于下焦阳分,颜色会相对较浅,味较薄,或气味相对平衡,比如五子衍宗丸、金锁固精丸、附子理中丸。还有专门用于补阳的方药,气厚味薄、流通性好,比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在阴阳两大类之下,会做进一步的细分,我们将讨论每一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
  • 补阴的方药
    药势:阖、降、收,气味多酸、苦、凉。
阴虚阳盛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此方原名地黄圆,用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囟门迟闭、两眼无神。在《小儿药证直诀》书中,有四个方子用来开泄相应之热邪:泻白散以泻肺,泻青丸以泻肝,泻黄散以泻脾,导赤散以泻心火。
钱乙认为“肾主虚,无实也”,以六味地黄丸补其不足。此方原用于小儿,现代很多成年人用来补肾,但未必合适,因为此方偏于凉降,中年以后的下焦虚损,多伴有阳虚。
  • 熟地黄8钱(24g)(甘、微苦、微温 ),山药4钱(12g)(甘、平), 山茱萸4钱(12g)(酸、温),茯苓3钱(9g)(甘、淡、平),泽泻3钱(9g)(甘、凉),牡丹皮3钱(9g)(苦、辛、凉)。
整张方子气凉,味略厚,阖而降。具补益、收聚下焦作用,并可以利小便的方式引虚热外出。
传统理论认为,肾与下焦属先天,主静。静则阖,动则散,所以用气微凉,味微苦、微酸之药以养阴,若用温性药,则谓之助阳,能暂时提升阳气之流通鼓荡,但久服多服,会耗伤阴精而非固精。
六味地黄丸加减用药: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6~9g(苦、甘、寒)和黄柏6~9g(苦、寒),药势趋向与六味地黄丸相同,而气寒凉、降下的力量更强,除了补阴,还可治疗虚热,但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慎用。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甘、温)9g,菊花(甘、微辛、微苦、凉)6g,增加补下焦精(枸杞)和流通上焦(菊花)的作用。
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酸、温,阖下焦):收阖补精的力量更强。
这些方剂中的药物,尤其是地黄味厚而腻,不可用于胃气虚弱的患者(泄泻、不能食凉物,纳呆,消化不良,面色白,四末寒……)。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实践中,如果患者有“后天”和“先天”皆虚的情况,我们需要先调理“后天”——中焦脾胃。因为滋养“先天”下焦之药——补阴者气凉味厚、易伤脾胃,或致腹泻、纳呆;补阳者多气厚性热,或致上火、烦躁、不寐。
所以,在补下焦肾时,宜先保护中焦胃气,令气流通,渠道畅达。山药、茯苓之建中,牡丹皮、泽泻之泄疏,正是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精虚损
阖补下焦,守而不走,适宜静药。
代表方剂:左归丸、二至丸、五子衍宗丸和金锁固精丸。
精,生之本也。化生元气,为后天三焦运化、神气出入、水谷摄纳之用。若元气亏虚,因于患者体质或病邪而呈现出两种格局:阴虚与阳虚,阴虚多伴虚热,或因涵育不足而虚火上扬,故有六味地黄、知柏地黄丸之制。
所以在传统意义上,“气血虚”可以理解为中焦层次,其“虚损”的程度尚不严重。当我们说到“元气虚、阴虚、精虚”的时候,意味着下焦虚。下焦虚的严重度依此顺序:元气虚、阳虚、阴虚、精虚。精虚,可以理解为下焦虚或阴虚的极限状态。
左归丸
出自《景岳全书》,明,张景岳。
  • 熟地黄8两(240g),山药4两(120g),山茱萸4两(120g),牛膝3两(90g),菟丝子4两(120g),枸杞子4两(120g),鹿角胶4两(120g),龟胶4两(120g)。
熟地黄、牛膝、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胶,具阖收之力,尤其后两味,补精作用更强。
牛膝,下焦血分或精分(下焦深层血分)药,降下、流通之力甚强。
山药,气分药,可阖补中下焦之肾气和中气。
此方诸药,味厚质重,补益阖收之力,较六味地黄丸更强。服此方者,须中气尚足、经络流通。盖味重厚腻之剂,取效需要运化输布之力,如胃气虚滞,渠道不通,反生滞胀湿痰,阻碍气机。
此方尤适两腿虚软、行走无力者,其力可直达深层及下肢足部。
此方为丸剂,故剂量大。
二至丸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 女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
两者皆为“阴中之阴”,甘寒气平之药。收阖润下、补腰膝、壮筋骨、益精。
方中有时会再加入桑椹(也是“阴中之阴”药),此方可用于下焦不足、阴虚火燥、虚火上浮之证,如女性更年期失眠、虚烦。
五子衍宗丸
出自《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 处方成分是五种“子”:菟丝子8两(240g),枸杞子8两(240g),覆盆子4两(120g),五味子1两(30g),车前子2两(60g)。
以上诸药,收阖肾气,多气平微温,配车前子甘平而凉,有流通之力。
相对于左归丸之厚重,五子衍宗丸和二至丸属于“清补”,补而不腻,适合身心敏感、气机轻灵者,五子衍宗丸还可用于小儿下焦肾气不足之轻证。二至丸相对气寒,而下行之力甚,故中焦脾胃虚寒,平素不耐寒凉食饮者慎用。
金锁固精丸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 沙苑蒺藜2两(60g),芡实2两(60g):阖补下焦。
  • 莲子2两(60g):阖补中焦。
  • 龙骨1两(30g),牡蛎1两(30g),莲须2两(60g):阖收神气。

此方气味甘缓而微酸,轻柔平和,有收摄固涩之力,补精、益下焦。用于下焦精气虚损,或见阳痿、遗精及腰痛之症。若患者有虚火郁热之象,可配以知柏地黄丸。
还有两张《伤寒论》的方子:
黄连阿胶汤用于“少阴病,心中烦,不得眠”,此阳浮而阴阖不及之象,少阴属下焦。
  • 黄连4两(12g),黄芩2两(6g),阿胶3两(9g),芍药2两(6g),鸡子黄(蛋黄)2个。
该方气寒味苦,苦能坚阴,是六张方子中最寒凉、阖降之剂。
猪肤汤
用于“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此病在下焦,本气自病、纯虚无邪,适合燥火阴虚体质之干瘦体型。猪肤气味平和,甘寒补阴,润而收之。
  • 制法:猪皮1斤(220g),以水一斗(2000ml),煮取五升(1000ml),去,加白蜜1升(200ml),白粉(粳米粉)5合(90g),熬香,和令相得,温分6服。

-气虚损

本类方剂,亦有补益下焦阴精之效能,然药味略多而气味庞杂,较之前两类,药势多走而不守,各具表里寒热升降开阖之势,以应不同之格局需要。

天王补心丹

出自《摄生秘剖》,明,洪基。

  • 人参5钱(15g),茯苓5钱(15g):甘淡、温平,阖补中下焦气分。

  • 生地4两(120g),五味子5钱(15g),麦冬2两(60g),天冬2两(60g),柏子仁2两(60g),酸枣仁2两(60g):甘酸、微苦、微凉,阖补中下焦阴分。

  • 当归2两(60g),丹参5钱(15g),玄参5钱(15g):甘温、微辛、微苦,化运中焦血分。

  • 远志5钱(15g),桔梗5钱(15g):苦辛温,通散之品,打开中上焦表里渠道。

此方作用于中焦(气分和血分)及下焦(阴分和阳分)。其性温平而有流通之能,阖下焦而运通中焦气血。

天麻钩藤饮

出自《杂病证治新义》,作者是胡光慈,1958年。

此方在教材,归入“平熄内风剂”,方中有许多阖收精气之品。

  • 石决明18g,朱茯神9g:性平凉而降。
  • 栀子9g,黄芩9g,益母草9g:味苦、降、通血分达络脉,栀子、益母草亦利小便而行气。
  • 杜仲9g,桑寄生9g,天麻9g,夜交藤9g:阖补下焦。
  • 牛膝12g:补下焦、下行、通血脉而化瘀。
  • 钩藤12g:甘凉,轻平行风气之品,流动疏透,消解三焦内部郁气积热,清心安神。

此方能阖补下焦阴精,流通气分与血分,降下阖收之力明确。

下焦阴精亏虚,神虚失摄,易烦乱浮散,可致头痛、高血压、失眠、焦虑。此方可用于中年生活忙碌,散乱不收或过劳致下焦虚损,气机内郁不通,虚火上逆之证。

除了栀子,还可以微苦微凉之品,如夏枯草、菊花,增加开泄郁火之力。

如有水肿,可加入威灵仙、泽泻、苍术,以流畅三焦水道。

如气虚,可加黄芪、党参。

如有湿,可加防风、白芷、荆芥等辛通之物。(古云:风可胜湿)

如需清利神气,降化志意过用所致之郁热,可加入生铁落。

《黄帝内经》中提到生铁落用来治疗躁狂证。近代,人多顾忌金石之药,恐伤胃气,原其本,此类药物大多取其信息与能量层面的作用,主要用于调神和导气,辨证施药,合机合度,则不伤胃气。

当归六黄汤

出自《兰室秘藏》,金元,李东垣。

  •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各9~15g),黄芪(双倍剂量)。

与知柏地黄丸相类似,味更苦、更厚。其性寒凉、可收阖阴气、补下焦阴。

当归行中下焦血分之气,黄芪补中而达表,整张方剂以阖收凉降之药为主,故大方向为“阖降凉收”。亦见于“中焦血/气虚”。

石斛夜光丸

出自《原机启微》,元,倪维德。

方有以下四组药:

  • 人参2两(60g),茯苓2两(60g),山药7.5钱(24g),甘草0.5两(15g):补中下焦气分,运中焦。
  • 防风0.5两(15g),川芎0.5两(15g),菊花7.5钱(24g)(辛、凉),杏仁7.5钱(24g)(辛、平、微苦,开上焦并降下),白蒺藜0.5两(15g)(辛、苦),枳壳0.5两(15g)(苦、辛、凉,流通中上焦气分):以上诸品开表气,引药势上浮而行于头目。
  • 天冬2两(60g),麦冬1两(30g),熟地黄1两(30g),生地黄1两(30g),菟丝子7.5钱(24g),枸杞子7.5钱(24g),五味子0.5两(15g),石斛0.5两(15g),肉苁蓉0.5两(15g),牛膝7.5钱(24g):阖补下焦阴精,阴阳双补。
  • 黄连0.5两(15g),青葙子0.5两(15g),决明子7.5钱(24g犀角0.5两(15g),羚羊角0.5两(15g):苦、凉,药势通透郁热而降下,行于血分。
用于目疾。目疾多源于火,不单是体内之郁火,还包括情志之火,或过度用眼(手机、电脑、电视等)所造成的下焦虚而火浮之疾。最后一组药(黄连、犀角、羚羊角等)可清利头目、情志及经络之火,第二组药可引药势上行,把补入的中下焦阴阳气血引至上部,以滋养头面空窍。

此方广泛适用于各类老年疾病,不仅仅是眼目疾患。若胃气强盛,可减去第一组药。

七宝美髯丹

出自《医方集解》,清,汪昂。

  • 赤白何首乌共1斤(480g),茯苓8两(240g),牛膝8两(240g),枸杞子8两(240g),菟丝子8两(240g),补骨脂4两(120g)(补肾阳),当归8两(240g)。

该方阖补下焦(赤白何首乌、牛膝、枸杞子、菟丝子),而略温(补骨脂、当归),补骨脂苦、辛、温,补下焦阳气而收阖神气,以助“阖”中有“动”。如果不需要此效能,可易之以五味子,增加阖守之力。

原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龚树生教授对何首乌有多年研究,他认为此方是古代宫廷滋补方的代表,相较于六味地黄丸,滋补下焦之力更为深入。

乌梅丸

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汉,张仲景。乌梅300枚(480g),细辛6两(180g),干姜10两(300g),黄连16两(480g),当归4两(120g),附子6两(180g)(炮,去皮),蜀椒4两(120g)(出汗),桂枝6两(180g)(去皮),人参6两(180g),黄柏6两(180g)。

  • 此方先收阖下焦阳气:乌梅、附子、人参、干姜。
  • 然后流通三焦阳气:细辛、桂枝、当归。
  • 黄连、黄柏苦寒而坚阴,以坚固下焦阳气,不至散失,并非全用以清热。

厥阴,乃六经传遍中阳气最弱的一层,此方用于下焦虚极,阴阳将离,变证百出,寒热虚实混乱错杂之势,当此之时,亟须要“治病求本”“顾护本气”,而不为各种症状所疑惑牵引。

所以其中之甘温热药(附子、人参、干姜)是为“回阳”而非驱寒,其中辛温流通药(细辛、桂枝、当归)是为协运三焦表里气机,令阳气流通布散,接续四肢百骸,而非开散祛邪。

厥阴篇有不少关于“厥热胜复”的条文,须知此时的“热”,皆因下焦虚极,阴阳失和所致之“本气自病”,切勿以阳明、太阳之“实热、邪热”发汗、清下,否则必重伤里气。

又有因三焦失运、阴阳失衡致热郁于内,发于上下,而致腹痛泄及咽痛诸症。治同上理,阖收下焦、益阴潜阳而运通三焦、令阳气达于表里内外。

传统制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未完待续)

《回到本源》中文版购买链接

作者简介

李辛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回到本源》(2022,中文版;2013,瑞士,英文版;2020,法国,法文版)

ClaudineMérer克劳迪那·梅赫

毕业于巴黎西区医科大学,在新加坡针灸科学研究院学习针灸,在伦敦完成了中草药的学习课程。在北京生活四年期间,与李辛医师一起共同完成英文版《回到本源》,于2013年在瑞士出版。曾任法国针灸无国界协会主席、瑞士哥伦比亚预防医学中心全科医师、针灸师、中医师和自然疗法医师,主理内科及妇科。创办法国蓝之树学会,每年主办《地球生态学》研讨会和中医临证继续教育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