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月南京、杭州:日敦社“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你从未体验过的园长培训| 鲜课程

 小红与书xh23 2023-08-0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日敦社今年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园长班,我们把理念和经验重新进行了梳理,结合幼儿园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反馈,经过多次迭代后,有了这个「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并由日敦社的创始人晔子老师全程带领。

目前已经开满3期,有老师说:

“全程没有一分钟让我想打瞌睡。”

我感受到了大家都非常的敞开,非常真实地把自己全盘托出跟大家交流。

“我体会到作为管理者要在冰山以下的价值观、文化上去生根,才能提高一个团队的凝聚力。”

“我回去后,要在团队里运用「教练提问」的方法激发大家更多去思考、分析,然后再去落地。”

图片

“第一是想了几个关键词来表达我在这个学习中的感受,那就是:平等倾听、对话交流、解决问题、被动变主动。不仅了解到如何撬动每个人自身的潜力,也让自己从内而外地可以把工作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第二个是体验了「私董会」的整个组织流程,我想接下来如何把这种非常宝贵的体验式学习带回到去,和我的教师团队进行对话沟通,这是我马上就可以去尝试的。

图片

“这次学习让我感到放松。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我们执行事务比较多,从早到晚工作量很大,整个人都蛮紧张的,跟同事沟通也比较少,每周只有半个小时交流时间,而且顶多针对一周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我希望回到园区和伙伴们用这种谈话式、分享式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

刚结束的“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的南京站,有老师带着团队里16人参加,这位负责教学的老师今天反馈说,自己做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她听到同伴们的分享后很感慨,觉得很值得。

……

不同于市面上的园长培训,日敦社的园长班注重在体验中内化学习,既有系统性理论又有实用工具,不仅有助于管理层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教师进行管理的变革,而且更为核心的是回到“人”,每个人在组织管理中都会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9月底,我们将在「南京」和「杭州」分别会有一场,欢迎有需求的幼儿园管理层老师们参加!

以下是关于「苏格拉底园长进化班」的详情介绍。

01

管理中的90后现象

做了二十多年幼儿园管理的李园长,曾在日敦社的园长班感慨:“最近几年尤其感觉到过去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年轻人,绩效考核、奖惩分明、恩威并施、任务导向,换来的是一堆背地里的吐槽和恶性竞争。

年轻人不理解管理层的压力和良苦用心,有的老师干了几年却还将管理者视作对立面,还有的老师一加班就要举报,不知道她们到底在想什么。我的工作压力和加班情况,一点不比老师们的少,这几年真的想好好带着团队把课改这关再突破一下,总觉得带不动,事情一大堆,但是大家不理解。”

像李园长这样的幼儿园管理层不在少数,对上压力大,对下恨铁不成钢。如今90后成为职场的主力军,00后也开始踏入职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不只是自我意识太强,而且这背后是不同时代下的成长环境。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大部分90后的成长过程基本没有生存之忧,从生活到教育各方面都受到重视,因此,本能的需求不太缺乏,更在乎社会性需求和自我实现。

加上互联网时代下,90后从小接触大量不同的信息,使得个人对自我的探索更加个性化,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养家糊口、满足生计那么简单,而是在每天紧张的工作中,是否满足个人兴趣,是否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否在过有质量的生活,这些也很重要。

图片

需求不同,雇佣关系势必也会不同:如果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安全那么即便是牺牲自由和自尊也要好好干下去员工和雇主处在不平等关系中

但90后工作的目的不仅仅需要生存,尤其是幼师这个行业收入并不算高,社会地位也不算高,很多人从一开始就选择这个行业,多少带着兴趣和情怀,那么在这样的雇佣关系中,更多是合作,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如何达成理解和合作才是重点。

如果管理者还是按以前的管理方式,试图控制自己的员工,看似做事高效,恐怕问题连连。

02

不用权力去控制,而是展开对话

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就是金字塔式的上传下达,如何让管理者与员工去达成合作,而不是从前命令式的控制,这样的改变充满挑战。

日敦社幼师学园在过去的5年一直在探索适合教育者的组织管理方式,从青色组织,到私董会和教练技术的应用,以及垂直辅导了几所公办幼儿园,在难以改变金字塔管理模式下,如何用5%的最小可行性行动去撬动管理方式的改革,我们从理念到实践,探索出了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路径。

图片

日敦社幼师学园这个团队只有10人,除了创始人晔子之外,全是九零后年轻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公众号的文章到各种课程、论坛、工作坊,日敦社都在不断给这个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和有质量的内容。而这些离不开日敦社构建的文化和环境,使得每个人在这个场域里都可以最大化地实现自主和创造。

在日敦社幼师学园,创始人不是绝对的权威,也没有上传下达,而是建构了一种真实的、自在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真实的做自己;在这里,管理者不会控制员工,而是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去寻求共识和创造的可能;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工作的闭环,没有管理者为你背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工作本身就彰显着自己的态度和能力。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方式不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员工有几十上百人,没有层级和权利如何管理?

在日敦社开过多期园长班后,我们发现只要方向对了,其实幼儿园可以通过很多最小可行性的改变来实现管理方式的变革。比如有的幼儿园园长把任务和目标让老师一起共创,计划也不是园长一个人做,而是和大家一起去讨论共创,然后再实施。这样就把园长一个人的理想变成了一群人的理想。


03

成为教练型的管理者

日敦社创始人晔子老师一直用她的跨界思维反思幼教,推动幼教界的变革和创新。从幼教老师专业路径的探索、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到支持园所文化、组织的创新,这些都是她近二十年的日常工作。

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和跨界思维,让晔子老师本人既能站在局外,洞察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的卡点,也能够与管理者一样感同身受,用自己实战的管理经验,给予幼儿园管理落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中,首先是要让管理层在体验中,去把关注的重点从“事情”转移到“人”。

很多园长都是雷厉风行地围绕着去如何做好“事情”,比如课程怎么做,幼师专业能力怎么提高,家园关系怎样做,环境创设如何提高等等。围绕着“事情”,看似高效,但也感到“吃力”,总觉得团队带不动。

其实“事情”都是冰山以上的部分,想要决冰山以上的这些问题,其实取决于冰山以下,这个机构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而这些又是围绕着“人”来构建的。

当管理者把目光关注“人”之后,如何建立一种真实的人与人之间连接和关系,这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作为这个组织中的人,TA有什么真实的需求,TA能不能去展现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能不能发出真实的声音,能不能有自我实现的部分,而不是去戴着职场面具。

如果在机构中,人和人之间构筑的是一种真实的、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关系,那么人的自主性、内驱力、创造力,它都会自然的浮现。

幼儿园要做的就是创建一种文化来支持到“人”的部分,建立一种管理来支持到人与人的关系。在组织当中,到底是金字塔的管理模式,还是一种扁平化的模式,人和人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

图片

如果你在管理当中遇到了瓶颈,想要突破;如果你带团队感到吃力,不知道怎么改变;如果你是新园长,想要找到管理中事半功倍又正确的方向;如果你想激发教师团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欢迎你参加日敦社幼师学园的「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我们将给你全新的学习体验,让你从不一样的角度重塑你的管理思维和方式。

04

苏格拉底园长进化营

日程安排(南京站和杭州站内容相同)

课程亮点:

1、不是讲座式的分享,不会教给你一步两步三步怎么按部就班的做,而是在体验式的工作坊中,去看清自己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然后从感受出发,深入到过去到底什么因素给你造成了这些卡点,和自己对话中找到改变的路径。

2、会应用多种实用工具:人生平衡轮、教练对话模型、人的内在改变逻辑图、组织管理逻辑层次图、能量卡牌、魔镜卡牌等,帮助你找到内在改变的路径,并带回幼儿园应用在团队当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