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习秦简?-5

 hwzhuwei 2023-08-05 发布于江苏
临摹学习秦简,我们首先要明白秦简是战国时期秦地古人的手写体,后世所见的秦简大多是官府文书,间有民间故事,或类似《诗经》的古诗,如《北大秦简》中的《公子从军》等,此为古诗。同样,《北大秦简》中的《泰原有死者》则是民间故事,与时代相关。官府文书因设有专门的御用写手(或称为“书记“),故书体相近,同一地区出土的简册中文字的书写习惯和字法相近,即使分属于不同简册。这很有可能是因当地的御用写手团队大抵属于同一团队,或是经过同一机构组织培训的结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该地区或所属诸侯国通行此种书写习惯和字法,写手们互相认可,并且达到共识。

图片

      理解以上的知识点,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归纳秦简的特征,并且找出规律来。这样,我们学习秦简时,就不至于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若要总结规律,就得先学习大篆,尤其是《石鼓文》和《秦公簋》等铭文,因《石鼓文》和《秦公簋》等铭文的制作有官方背景,可以视为当时的官方正体,所以,在字法上基本少有讹误。而秦简是手写体,毕竟人手不是机器,无法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还不出任何纰漏。因而秦简当中有不少字出现讹误,或是限于当时的书写习惯,或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在学习秦简时,若缺乏大篆基础,学习时,就极易走火入魔,陷入描摹点画的境地,目前国展作品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些以秦简为基调创作作品,因字形不太像秦简,而被某些评委认为写得不像秦简,或认为水平不高。

图片

      学习秦简时,不宜照猫画虎,需要把《石鼓文》和《秦公簋》等铭文学透,学明白,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北大秦简》中的《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中的“聖”字就属于讹误字,我们知道秦系文字中的“聖”从“耳”,而不从“臣”。从“臣”的“聖”字极少见,但若是常见于战国时期的竹书简册中,那就是属于异体字。然而从“臣”的写法目前所见者,仅此一例。故此处的“聖”字则属于讹误字,有可能是笔误,也有可能是当时当地的写手中有此种写法,并且大家认可。但是,我们今天创作作品时,就不宜再照抄此字,需要对此字进行改造。

图片

      综上,学习秦简之前,宜先学大篆,再学秦简,不宜直取秦简。真取秦简者,创作时会单调,难有新意,或陷入“描摹点画”的境地。

        “斫桐山房”网络直播教学班第二期尚有少量名额,按文字演变顺序教学,教学内容以秦简楚简为主,包括但不限于:商周大篆、石鼓文、楚简、秦简、汉简(隶书/章草)、汉碑和篆刻。笔者结合多年学习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从零基础开始教学,确保学员都能学会。如需报名,请私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