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盖浇饭店里所见引起的反思

 秦声何来 2023-08-05 发布于重庆

中午去吃的盖浇饭。简单的门头,小小的店面。疫情过后,生意渐渐恢复,午间客人络绎不绝。

今天我坐的位置靠近厨房。厨房有一排小窗户,我的视线能穿过小窗看到工作人员的半个脑袋,还可以通过厨房入口处墙上的白瓷砖反光出的模糊影子,猜测工作人员的动作。

好像是两个厨师,估计都是男性,应该是一直在灶台前翻着锅,颠着勺。火焰时不时窜上来,加速食物由生到熟。

大约有一个是配菜工,两个负责端菜、打包、收碗的师傅,均为五十岁上下的女性。

各司其职,每人均按着自己的节奏来,繁忙却不慌乱。

我能清楚看到的是那两位端菜、打包、收碗的师傅,她俩频繁进出,面部表情平静,动作很稳,丝毫不见急躁之意。哪怕偶有客人催促或提出不满:“后面的号都吃上了,我排前面的号怎么还没好?”只听见淡定地回答,“很快就好”,或“马上就来”。

老板娘面容大气,身姿丰盈,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她根据情况在收银台与后场之间来回穿梭,虽然她负责收银,但端菜、收碗均不少干,眼睛还不停巡视全场,招呼客人。

同样的忙而不乱。

我只见过一次,年前她因一位美团外卖小哥拿错了菜品又不肯还回来并重新取餐,小哥那边说不通,她打电话到平台投诉,即便这样,也未见她有多发急。

他们这样的状态我挺羡慕的,因为我是一个容易着急、慌张的人。

特别是当事情多、头绪多,每样都好像很急很重要的时候,我是没法这样稳稳地走路,定定地操作,而只会用跑,心里火急火燎。

现在想来,都是我自己没能分清重要、不重要,没有清晰权衡过利弊,分不出轻重缓急来。与此同时,我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心里是没有方法与步骤的。当头脑里是一片浆糊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动作与气场必然是慌乱、急躁。我想,当时我的脸一定挺丑的。

现在虽然好一些了,有时也能稍微分一分情况,排个先后,但离他们这样的状态还差不少。而且我较容易受别人情绪的投射,因别人的不良情绪而发急。比如老板催,我想要问清楚,她不回答还催,我就会有些架不住。即她陷在焦虑情绪里,下达的指令含糊不清,同时通过语言、动作等将她的焦虑情绪传染给我,我也跟着情绪不稳起来,此时脑子很容易就失去判断力。

因此我现在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保持觉察,练习不接受他人不良情绪的投射;

第二,增长思考与处理事情的能力。腹中有粮,心里不慌。当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时,就不会着急上火,慌乱不堪了。

这是一篇学员投稿:

这位学员是一位8岁女孩的宝妈,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下面这篇也是她写的:

意外不可控,只能改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