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日本政治阴谋家伊藤博文(1)

 昵称MJRlOV28 2023-08-05 发布于辽宁

伊滕博文,生于1841年,死于1909年,是日本明治时期声名显赫的政治家,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同时又是日本推行殖民主义扩张政策的主要决策者,是阴谋侵略中朝两国的元凶。

1841年10月16日,伊滕博文出生于日本长州藩熊毛郡束荷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利助,后改利介、俊辅,又改博文,号春亩。其父林十藏,在乡村务农为业,因生活贫困,在下级武士伊滕武兵卫家做工,武兵卫无子,遂收林十藏为养子,他也随父改姓伊滕。

伊滕博文幼时因家贫曾被寄宿于寺院和当侍童,7岁时,随母亲琴子寄居于外祖父秋山家,过着贫穷的生活。少年时的伊滕博文是个顽皮的喜欢搞恶作剧的村童,对天下形势一无所知,村里的孩子都叫他'饿鬼大将'、'胡说利助'。

伊滕博文的青年时代正是日本接受变革的时期,'培理叩关'、'黑船来航'惊醒了日本的太平梦,很快在日本形成了'尊王攘夷'运动,伊滕博文的家乡长州藩正是这场运动的中心,受变革救国思想的影响,年轻的伊滕博文积极投身于'尊王攘夷'运动之中。

1856年,16岁的伊滕博文参加警备军,并很快得到上司来原良藏的赏识,受到吉田松阴的器重。来原和吉田都是幕府时代末期著名的开国论者,他们的思想对伊滕博文产生了很大影响。

1858年,18岁的伊滕博文赴长畸学习军事、英语,第二年回长州后结识了木户孝允,从此成为木户孝允的得力随从,追随木户孝允历尽艰险,进行倒幕活动,逐渐成为维新派的主要人物。

1863年,伊滕博文和井上馨等人接受长州藩主密令赴英留学,直接接触和了解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从盲目主张'攘夷'到认识到只有'开国进取',向西方学习,才能完成倒幕大业。这时,日本长州藩实行'攘夷'政策,炮击了外国船舰,并准备与英美等国联合舰队开战。伊滕博文闻讯弃学返国,力图阻止战争发生,但藩主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导致战争的失败,伊滕博文随高杉作出国求和。不久,长州藩政权被保守派控制,归顺幕府,镇压'尊王攘夷'派人士,1865年初,伊滕博文组织'力士队'协助高杉晋作举兵,夺取了长州藩政权,使长州藩成为讨幕的基地。

1886年,明治政府成立,伊滕博文被任命为外国事务交涉员,向外国递交国书,解释新政府的政策,较好地完成了使命。归国后任新设立的兵库县知事,积极主张废藩置县,废除封建制,推进日本改革进程,建立统一的富强国家。1869年8月,伊滕博文被任命为明治政府的大藏少辅,不久又兼任民政少辅,此后,他积极进行改革,筹划修筑铁路,改革印制。10月,伊滕博文积极支持英国政府帮助日本修筑东京至横滨铁路的建议,力排众议,向英国银行贷款100万英镑修筑铁路,到1872年峻工,加速了日本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1870年12月,伊滕博文赴外国考察了银行币制和公债制度,提出了统一货币制度的一系列措施,推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1年12月,伊滕博文作为政府中'精通外国事务者',以岩仓使团副使身份,随团考察了英、美、法、德、俄等12个欧美国家,找到了从小国走向大国之路,确定了'内治优先'的方针。由于伊滕博文在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中显露了出众的才华和学识,深受政府中主张'内治优先'的实权派人物大久保利通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步入政府最高层,担任参议兼工部卿,领导工部省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创办国营企业,改造和扩建矿山、工厂,为日本资本主义工业近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1877年,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封建士族在鹿儿岛发动叛乱,伊滕博文积极主张镇压,并赶赴京都协助太久保利通平叛。叛乱平定后,伊滕博文因功被授予旭日大绶章。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利通被杀,次日,伊滕博文被任命为相当于后来首相地位的内务卿。

1881年,由于'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均已死去,日本政坛上最有实力的人物当属伊滕博文和大限重信。就在这年10月,伊滕博文秘密联合政府中萨摩、长州系等官僚及皇室公卿,发动了史称'明治十四年政变'的一次政变,罢免了反对萨摩、长州系官僚专权的政坛上的强劲对手大限重信等人的官职。从此,伊滕博文成为日本政坛上无可争议的头号政治人物。

1880年12月,在自由民权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趋于高涨的压力下,为了缓和国内舆论,加强天皇国家统治,并在健全法制名义下与欧美列强开展修约谈判,争取民族独立,建立立宪政制,伊滕博文向政府提出建议书,认为立宪思想是当今世界之潮流,要顺应形势,先发制人,设立上议院,按照政府的意图制定宪法。得到政府批准后,伊滕博文具体负责立宪准备。

1882年3月,伊滕博文亲自率领由伊东已代治,西园寺公望等组成的政府代表团赴欧洲各国考察宪法,了解各国宪法的实施情况,经过一番比较,并亲自听取了德国宪法专家格奈斯特等人的讲授,认为德国宪法规定由君主亲自掌握立法、行政大权,不经君主许可,一切法律不得实行,与英、法等国宪法相比,更适合日本国情。于是,决心以德国宪法为蓝本,采取德国的立宪政体,制定一部确保天皇拥有绝对权力的宪法。

1883年8月,伊滕博文回到日本,负责制定宪法的筹备工作,同时兼任制度调查局局长、宫廷卿,着手改革内阁制度和宫廷制度。1884年,伊滕博文组织制定了《华族令》,除旧华族外,另增加'明治维新'时期的'功臣'为新华族,新旧华族按门第、功勋标准,分别授予公、侯、伯、子、男等5种爵位。伊滕博文因功被授封伯爵。1885年12月,根据伊滕博文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建立内阁制,44岁的伊滕博文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同时兼任宫内大臣,执掌政府大权。

伊滕博文就任首相以后,便颁布《政纲五章》,对中央政府机构进行调整和整顿,采取了严肃行政纲纪的措施,同时大力推行欧化主义,以取悦欧美列强,以利修改不平等条约,但没有实际成效,修约谈判屡屡受挫,招致了日本舆论界对伊滕博文内阁的猛烈抨击,旧自由民权派以减轻地税、言论集会自由、追究外交责任为口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矛头直指政府。镇压民众民主运动,1887年12月,伊滕博文内阁正式公布了《保安条例》,下令对东京进行大搜捕,将片冈健吉、尾崎行雄等570多名自由民权派分子逐出东京,镇压了民众运动。

从1886年6月起,伊滕博文就秘密组织人员起草宪法,经过近两年的修改、推敲,于1888年4月呈奏天皇。4月28日,枢秘院设立,作为最高顾问府审议宪法草案,伊滕博文辞去首相职务,改任枢秘院议长领导审议法会议,完成了宪法审议任务。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颁布,这是日本第一部宪法,又称'明治宪法'。这部宪法以德国宪法为蓝本,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无限权力,使日本天皇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是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专制主义宪法。由于这部宪法从炮制到出笼,都出自伊滕博文之手,因制宪有功,天皇授予他旭日大桐花勋章。

1890年,日本宪法开始实施,10月,伊滕博文出任贵族院议长,11月,正式成立帝国议会,伊滕博文作为制宪元老,地位日益显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明治政府成立之时,日本天皇就在诏书中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到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系统反映扩张狂思想的'大陆政策',从那时起,日本政府就紧张地开始了旨在打败中国清政府,控制朝鲜的扩军备战准备。

1892年8月,伊滕博文受命第二次组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他首先策动天皇发布诏书扩充军备,而后亲自主持进行了更大的官制改革,削减政府开支数百万元,同时,公布了大本营条例。对外,伊滕博文力图使日本与英国结盟,取得支持。1894年7月,英国和日本重新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英国在日本的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并承认日本有部分关税自主权。随后,美、德、奥等国也依照此约,与日本签订了新约。英日结盟和签订新约,日本开始以独立国家身份,一步步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同时也助长了日本侵略扩张的气焰。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中国清朝政府应朝鲜国王邀请出兵朝鲜协助镇压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借此挑起战争,于7月6日派兵在仁川登陆,23日,日军占领汉城,发动宫廷政变,组成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派政府,这个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朝日暂定合作条款'和'朝日攻守同盟条约',宣布把清军驱逐出朝鲜的一切权限'委托'给日本。7月25日,日本向中国不宣而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作为战时首相,伊滕博文先后两次向议会提出追加临时军费的政府方案,并获得通过,共支出临时军费2.5亿日元,保证日本赢得了这场侵略战争的胜利。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伊滕博文作为内阁首相,总揽政务和外交,并且作为唯一参加大本营会议的文职大臣,直接策划、参与和指导了这场战争,对于所有明治政府和大本营的重大侵华决策,他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划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整个战争起了决定作用。例如:1894年11月底,日军攻占了辽东半岛战略要地和北洋海军基地旅顺口之后,决定进一步扩大战争,实施大本营制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原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提出了《征清三案》,主张派兵在山海关附近登陆,利用冬季,挥军直趋直隶平原,与清军主力进行大决战,威胁平津,逼迫清政府投降。在一系列侵略战争取得胜利面前,伊滕博文十分清楚地看到日本的国力尚很薄弱,没有能力打更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极力主张打一场有节制的战争。他反对山县有朋立即实施直隶平原作战的方案,于12月4日在大本营会上提出了《进攻威海卫,攻略台湾方略》,认为,冬季渤海湾沿岸天寒地冻、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不利于大兵团登陆和作战,人马有冻毙危险,而且,立即实施直隶平原作战,日军获胜攻占北京,就可能出现清廷瓦解、民众四起的局面。这样,日军虽可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却失掉了议和谈判的对手,在政治上是不利的。而且西方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有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日本,使日本前功尽弃。据此,伊滕博文极力主张由海上运兵威海卫,歼灭清军北洋舰队,同时分兵攻占防卫空虚的台湾,提出了著名的'攻占威海,略取台湾'的作战方针。大本营接受了伊滕博文的建议,改变了原来的作战方案,不久,先后派兵占领了威海卫、澎湖,歼灭了清军北洋舰队,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一战略方针的改变与实施,对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