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火——肝火

 茅莱大匠的书斋 2023-08-06 发布于四川

中医之火——肝火

肝火在中医一般分为虚火实火表实本虚之火三种类型。

一、肝虚火

症状:

虚火是肝的阴液亏虚,肝失濡润所致的肝阳不足证。主要症状是眼睛干涩畏光;舌苔少而红、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睡眠时盗汗、女性容易可出现月经推迟、量少或闭经等。中医的肝阴不足,也叫肝阴虚,属于虚证,也就是虚火。肝阴不足一般常与肾阴不足相伴。

产生虚火的病因:

1、身体素质差:患者天生或生长过程中不良因素导致身体素质低下,天生肝虚。

2、久病:长期慢性病、疾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错误都会使邪气强盛,正气虚弱,毒邪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不断耗损身体正常的气血,气血不能充分养护肝脏,而出现肝虚。

3、熬夜和劳累:过度劳累或房事过多导致自身气血的损伤,日久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能充分养护肝脏,而出现肝虚。

4、不良情绪:多种原因引发的不良情绪,引起肝气运行不畅,郁阻中焦,日久化火,损伤肝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

虚火的治疗:

肝阴不足的治疗原则是滋阴养肝

治疗肝阴虚上火的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

虚火的上火时间一般比较短,平时可吃黑芝麻、甲鱼滋阴,用决明子、野菊花泡水喝,枸杞加杭白菊泡水喝降火。

二、肝实火

症状:

实火是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经气往上所致的肝火上炎证。主要症状是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总想喝水胁肋胀痛、眼痛、急躁易怒,妇女月经量多、超前便秘、尿短黄、舌红苔黄等。中医的肝火上炎证属于实证,也就是实火

产生实火的病因:

1、情志因素

情绪抑郁,导致肝疏泄功能受损,肝气停滞于中焦,气不能上行,由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经气火上过所致的病证;暴怒使肝气上行太过,上行的多余之气形成肝火。

2、饮食因素

平素饮食不节制,如摄入高脂肪、高糖、辛辣刺激食物,过量饮酒等容易在体内生“湿”生“热”,进而郁化为肝火。

3季节引起肝火

春天--风热侵犯  夏天--暑热侵犯  冬天--寒邪侵犯。

4.热邪传至肝经、再传至肝脏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互相关联的,若其他脏腑遭受热邪侵袭,热邪可循经而行传至肝经,进而影响肝脏,化生肝火。

实火的治疗:

肝火上炎证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

主要治疗方法为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

治疗肝火上炎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黄连羊肝丸、天麻钩藤颗粒、红花清肝十三味丸

实火的上火时间比较长, 可以用决明子、麦冬泡水喝,去肝火。用桑白皮、山栀子煎水代茶饮,以清肝泻火。用菊花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用夏桑菊颗粒冲水代清凉饮料喝。

三、表实本虚的肝火

症状:

另外还有一种肝火,叫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表实本虚证主要症状是头晕、耳鸣、头目胀痛、头重脚轻、面红眼红、情绪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等。由于肝郁日久,五志(怒、喜、思、悲、恐)化火,劫夺肝阴,也可致肝阴益亏。肝阴不足,收敛功能减弱,肝阳趁机上行扰动头目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的证候。又由于肝肾同源,其病变常相互影响,而成肝肾阴亏之候。而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升发太过而致肝阳上亢多与不良情绪、房事过劳有关。

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二者的共同症状是均有头晕、耳鸣、头目胀痛、头重脚轻、面红眼红、情绪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脉弦等表现。肝阳上亢是肝阳亢-肾阴虚表实本虚证。

肝阳上亢证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同时还要滋肾养肝。

治疗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

平时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和凉性水果,如白菜、冬瓜、黄瓜、豆腐和梨、西瓜、荸荠等,还可选用桑白皮、山栀子煎水当茶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