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常用笔法,即跟鱼有关,又跟马有关,是董其昌的千古不传之语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汉字中,没有横向笔画的汉字占比很少,也就十几个吧。横画是一个最基本的、最常用的笔画。这个笔画虽然平常,可是书法中这个笔画的书写即跟鱼有关,又跟马有关。

永字八法中横画有两种描述,一个叫勒,一个叫策。策法需要背笔仰策,这种笔法只跟马有关,它就不是今天的主角了。还有一种笔法叫作勒法,它是不是跟鱼有关,又跟马有关呢?

编辑搜图

横鳞

勒法在众多记述永字八法的书论中的解释都难服众,好像说得都是横画的形态。唐李阳冰《翰林禁经》中说: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下两头,以笔心压之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中说:平横为勒者,言作平横,必勒其笔,逆锋落字,卷毫右行,缓去急回。

编辑搜图

包世臣肖像

这些记录好像很准确,仔细揣摩,似乎描摹的都是毛笔的平面运动轨迹。毛笔的平面运动轨迹可不是笔法。有没有竖向运动?手指、手腕怎么用力?都没有!

不过,李阳冰说了笔的状态是不得卧其笔。张怀瓘也在《玉堂禁经》中记载了勒不得卧其笔到底是什么呢?

编辑搜图

李阳冰像

法书鼻祖蔡邕的《九势》中有这么一句话:横鳞,竖勒之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横鳞和竖勒是一样的规矩。还可以看出来勒本来于竖画。

勒这个字本意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勒紧缰绳用以控制和约束马的行动。从而引申出“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的含义。结合竖勒可以理解这里的就是拉紧缰绳的方法。

编辑搜图

马笼头

宋朝《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中对这个笔法的操作方法,做横画,皆用大指遣之。若作策法,即指抬笔上。若作勒法,即用中指勾笔涩进。这里勒的方法沿用了竖勒的方法,横勒不可能用中指勾笔。

作横画只用拇指推送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拇指持续用力,笔杆就会顺锋卧倒。这就违背了几位书家所说的勒不得卧其笔,并且拖锋使摩擦力减小,使所写笔画流滑怯薄,费为病笔。

编辑搜图

带笼头的马

黄简老师解读鳞勒说:鳞勒是一个比喻,笔锋过处好像鱼鳞那样,尤其为尖锋线的特征。他主张勒用锋尖,无辅毫着纸。笔尖的痕迹是圆的,连成线如同片片鱼鳞排开。

我觉得,鱼鳞不一定都是圆的。就算用辅毫,墨迹也是尖头圆尾,一个个排列开来,也是边缘园润的横线。并且会形成中间着墨多,边缘着墨少的立体感线质,这才是用笔之道,不然毛笔四德的就形同虚设了。

编辑搜图

黄简老师的图例

因此,我不赞成只用笔尖写字。只用笔尖写线条虽然不单薄,但是没有层次,也就是没有骨肉肌肤之美,更像一段石条。很多人说勒用趯(yuè,同跃)锋,一定要让笔尖一跳一跳地前行。确实,趯锋(和趯法不一样,后面会陆续说到)是如锥画石,不平的石面上,铁锥会跳起来,平整的石面上它不会跳起来。

如锥画石用到书写上的是力感,并不是外形、动态。如锥画石的感觉是用力压住铁锥也压不下去,稍一松劲铁锥就脱离轨道。运用到书写上就要边提边按,既不能把笔压死,还要压出涩势。

编辑搜图

鳞勒

毛笔的第二德就是,单纯说是有弹力,实际上就是软中有弹力。书写时用力过大,把笔头都压在纸上,就失去软弹的特性,也就不会奇怪生焉了。这时毛笔等同于硬笔,硬笔蘸墨写出来的线条也是没有层次的,都是死的。

鳞勒正确的方法是:拇指推笔杆,还要用手腕向左压住笔杆。拇指推力使笔头跃起,手腕揭起,又给压回去。两个力形成一对平衡力,保障了笔的弹性,又保障了涩势。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

编辑搜图

鳞勒的用力方法

勒本就有驾驭之意,对骑马来说就是驾御马,对用笔来说就是驾御笔。横鳞竖勒都能随心所御,笔不信马由缰,也是书法的基本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