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

 wsbcys 2023-08-06 发布于江西

症状概述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年龄较大的患者若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关中医疾病

腰痛、痹证、骨痛、骨痿、骨痹

疾病分类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骨科

常见症状

乏力、腰背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骨折

主要病因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雌激素和性激素减少、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骨代谢调节异常、钙代谢异常有关,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而导致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骨转换标志物检查、DXA检查、定量CT检查、定量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骨质疏松与中老年人群的骨折有关。如果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并发死亡。

临床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

1、原发性骨质疏松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主要发生在女性绝经后的5~10年内。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 质疏松。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2、继发性骨质疏松

病因明确,常因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亢、甲旁亢等)引起,也可因药物作用(如激素等)影响到骨代谢引发。

王雪松 | 主任医师 运动损伤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级甲等

总述

骨质疏松的病因根据具体类型不同而有所不一,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雌激素和性激素减少、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骨代谢调节异常、钙代谢异常有关,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而导致的。

基本病因

1、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

(1)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可以影响骨代谢。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无法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细胞被快速分解、吸收,量下降且流失加快,骨骼中空隙增加,形成骨质疏松。

(2)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人性激素减少,剌激了破骨细胞的同时,抑制了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衰老过程中,还会出现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等现象,导致维生素D缺乏,慢性的负钙平衡等等,也会导致骨量及骨质的下降。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骨代谢调节异常,比如骨吸收增加,或者青春期生长突然增加,突增、形成和吸收的平衡被打破,或者与小儿钙代谢异常有关。

2、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

主要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

(1)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库欣综合征。

(2)消化系统疾病:胃切除术后、肝胆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

(3)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

(4)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

(5)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肝素、甲氨蝶呤、环孢素。

危险因素

1、吸烟、酗酒、饮过多含咖啡因饮料。

2、体力活动少、长期卧床。

3、日照减少、缺钙、缺维生素D、高钠饮食等。

4、有胃切除术史。

高发人群

好发于老年人。

总述

疼痛、乏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临床表现,青少年患者还可发生生长停滞,但许多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患有骨质疏松。

典型症状

1、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乏力

患者容易疲劳,劳累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负重。

3、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疝、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4、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者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5、特发性青少年型

除了比较典型的症状外,患者发病期间会突然生长停滞,易多发骨折,之后疾病会自然缓解。

伴随症状

1、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导致胸椎变形,严重者可压迫心肺,出现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如驼背患者,常常伴发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肺活量下降等心肺症状。

2、骨骼畸形导致周围皮肤被迫褶皱,褶皱处多汗潮湿,极易滋生细菌,出现瘙痒、糜烂。长期卧床者还易产生压疮。

并发症

病理性骨折,常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

预计检查

当出现乏力、腰背疼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会建议行X线检查、骨转换标志物检查、DXA检查、定量CT检查、定量超声检查等,进一步了解病情。

体格检查

医生会先观察患者的脊柱形状是否正常,再轻轻按压判断有无骨疼痛。

影像学检查

1、骨折筛查

(1)X线检查

因为脊柱椎体骨折,常常会因为没有明显症状,从而被忽略,因此需要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中,通过胸腰椎的X线影像学方法,开展椎体骨折的筛查。不仅可以反映骨骼的病理变化,还可以判断是否发生骨折,以及骨折的严重程度,但早期病情较轻时X线不易显象,且其结果不能进行量化评估。需要做检查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女性70岁以上,男性80岁以上,椎体、全髋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1.0;

②女性65~69岁和男性70~79岁,椎体、全髋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1.5;

③绝经后女性及50岁以上男性,具有-项特殊危险因素的。

(2)骨转换标志物检查

分为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两种,分别反映骨形成情况、骨吸收情况,可用于鉴别骨质疏松属于原发,还是属于继发,以及预测骨丢失速度,了解病情进展,以及检测药物疗效等。

2、骨密度测定

(1)DXA法

目前WHO规定,骨质疏松诊断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它可以诊断本病,预测骨折风险,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般情况下,医生会对下列人群进DEXA测定

①将要进行骨质疏松干预治疗的;

②有过骨折病史的;

③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以上的;

④45岁前绝经的女性等。

(2)定量CT法

分别测量松质骨、皮质骨的体积密度。通常用它来测量腰椎/股骨的松质骨骨密度。它将专业的体膜和分析软件与传统CT相结合,测量真正的体积骨密度,不受周围组织的影响,可以较早反应骨质疏松的情况,判断临床用药效果。

(3)定量超声

常用于跟骨测量,目前主要用在风险人群的初筛、监测骨骼的变化,以及评估骨折的风险,尚不能用于诊断和药物疗效的判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X线检查、骨转换标志物检查、DXA检查、定量CT检查、定量超声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症、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

通常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的测量结果,对于不同人群判断标准有两类

(1)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骨密度水平判定以以T-值表示,T-值=(实测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具体标准如下:

①正常:T-值≥-1.0;

⑤低骨量:-2.5<T-值<-1.0;

③骨质疏松时:T-值≤-2.5;

④严重骨质疏松时:T-值≤-2.5并且发生了脆性骨折。

(2)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其骨密度水平的判断用Z-值,Z-值=(骨密度测定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将Z-值≤-2.0视为“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或低骨量。

2、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标准

脆性骨折,指轻微活动或日常生活受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表现符合下列其一者,即可诊断为本病

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②DXA测量的中轴骨或桡骨远端1/3,T-值≤-2.5;

③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值<-1.0),且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过脆性骨折。

④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除了病史、症状,检查特征外,还应同时排除其他引致骨质疏松的疾病。

鉴别诊断

1、内分泌代谢疾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泌乳素血症和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缺乏症等。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生化或特殊检查逐一排除。

2、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肿瘤的骨损害有时酷似骨质疏松,此时有赖于骨髓检查、肿瘤特异标志物或骨扫描等鉴别。

3、骨软化症

骨有机基质增多,但矿化发生障碍。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泻、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患者常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故X线表现实际上是骨软化症和全身性纤维性骨炎的混合体。

4、成骨不全

骨损害特征是骨脆性增加,多数是由于Ⅰ型胶原基因缺陷所致,其临床表现因缺陷的类型和程度而异,轻者可仅表现为骨质疏松而无明显骨折,必要时借助X线片、生化标志物测定或Ⅰ型胶原基因突变分析鉴别。

5、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症

主要包括肾性骨病、风湿疾病、胃肠疾病和药物所致骨质疏松等。有时原发性与继发性骨质疏松可同时或先后发生。

6、其他疾病

转移性骨肿瘤(如肺癌的骨转移)或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与骨质疏松类似。临床高度怀疑骨肿瘤时可借助骨扫描或MRI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目的是减缓骨质流失、增加骨骼质量、减轻疼痛,还可辅助进行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

一般治疗

1、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获得理想骨量峰值,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目前提倡尽可能通过膳食补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给予补充钙剂。

(1)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也容易吸收,不过容易便秘;

(2)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好,也不容易刺激胃肠道。补钙需适度,高钙血症的人禁用,过量补钙还会导致肾结石、心血管病。

2、维生素D

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强壮,同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药物治疗

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1)鲑降钙素:预防制动弓|起的骨丢失和骨溶解,适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骨质疏松。

(2)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以及由该病引起的疼痛。按医嘱,确定是否需过敏试验。

2、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

(1)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静脉滴注。

(2)利塞磷酸铵:治疗绝经后或者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空腹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进食。

(3)双膦酸盐类:能够抑制破骨细胞,从而抑制骨的吸收。

(4)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女性或者男性的骨质疏松症。空腹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

(5)依替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或增龄性的骨质疏松,两餐间服药。

3、性激素补充剂

雌/孕激素适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针对绝经症状,以及希望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者。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但是潮热严重的围绝经期女性不宜用。

相关药品

碳酸钙、枸杞酸钙、维生素D、鲑降钙素、依降钙素、唑来膦酸、利塞磷酸铵、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雌/孕激素、雷洛昔芬

手术治疗

1、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可以采用微创椎体成形术来治疗。

2、骨折导致神经根受压迫,可能需要开放手术治疗,以解除神经根压迫、固定破碎的椎骨。

3、骨质疏松症导致髋部骨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手术。

4、腕部或肩部发生骨折,也需要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

包括慢跑、游泳、负重练习、体操、跳绳等,此外太极拳也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肌肉及肌腱的柔韧性。运动锻炼时要注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等。

2、物理因子治疗

(1)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可以增加骨量;

(2)微波、超短波等可以减轻疼痛;

(3)对骨折延迟愈合者,可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以促愈合;

(4)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等可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神经修复;

(5)因骨折行动不变时,拐杖、助行架等可辅助提高行动能力。骨折患者还可佩带矫形器矫正姿势,预防再次骨折发生。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骨质疏松与中老年人群的骨折有关。如果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危害性

骨质疏松与中老年人群的骨折有关。如果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总述

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合理休息,遵医嘱进行恢复训练、定期复查、用药,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和更改剂量。

术后护理

1、注意术后敷料的整洁情况,敷料部位避免污损、沾水、随意触碰,如有污染可用毛巾蘸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有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

2、24~48小时卧床休息。3天后可下床活动。

生活管理

1、不要在雨雪道路结冰,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外出,避免扑到受伤,必要时可拄拐杖。

2、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

4、注意改变家居用品布局,在卫生间装把手,减少患者摔倒风险。

5、对于卧病在床者应多翻身,多擦洗,避免褥疮。

6、定期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7、患者应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时复查。

饮食建议

1、建议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和高铁的食物为主,如猪瘦肉、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芝麻、菠菜等新鲜蔬菜,多饮水。增加晒太阳时间,以增加骨中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折修复。

2、对不方便到户外晒太阳的患者,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剂、维生素D片、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和酸奶等。

预防措施

1、积极重视骨密度测试。

2、多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大量活动可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3、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门诊指征

1、莫名的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

2、自感疲劳,劳累后加重。

3、身高缩短、驼背。

4、青少年生长停滞。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一般建议去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患处的体格检查,请穿方便暴露患处的衣服。

3、行X线检查,要去除身上的金属制品,请穿方便穿脱的衣物。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

6、最近服用过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5、如果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手术后会复发吗?

8、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