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新声-4-《关雎》

 karlinms 2023-08-07 发布于上海
(你以为的样子)​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种什么鸟?

杨雄在《羽猎赋》中有句:“王雎关关,鸿雁嘤嘤。”王雎就是雎鸠。陆机以为是鹫,郭璞以为是鸮,皆猛禽也。朱熹则以为不是猛禽,是水禽,状类凫。有人说是夜鹭,有人说是鸳鸯,也有人说是鹈鹕。现代经过专家考证,认为是凤头鹏鹛,䴙䴘( pì tī)之一种,俗名浪里白、水老鸹、水驴子,水鸡子,在先秦时代应该常见。这个考证是不是靠谱,现在还不敢下结论。

(实际的样子)

这个凤头鹏鹛头顶羽毛竖起似凤,外形似鸭,嘴直而尖,颈修长,栖息于湖泊、水库和江河等水草丛生之处,尤爱蒹葭,水边芦苇也,潜水功夫深且持久。春夏之交,水涨了,草暖了,凤头鹏鹛进入恋爱、繁殖的季节。

他们就会在长满荇菜的地方,左右流动,左右采草搭窝或者采集食物,左右芼之,“芼”本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这些野菜或水草祭祀时被用来覆盖祭祀的动物,故而有“覆盖”之意。这里是指水鸡左右用草覆盖鸟窝掩护鸟蛋,或者说是用大量的草覆盖水鸟,构建鸟窝的意思。

总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水鸟在高低参差不齐的荇菜丛中,到处不停流动,不停采集,不停搭窝的繁忙景象。以此比拟那些追求淑女的君子们如鸟一样的可笑之态。

君子,古代特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

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窈窕:(宫廷、山水)深邃幽美。

淑,从水,从叔。“叔”意为“捡拾豆子”。“水”与“叔”联合起来表示“在清水中捡拾豆子”。淑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美好的女人;一个意思是贬义词,有嘲讽的意思。为什么会嘲讽呢?因为劳动的女人都活泼开朗可爱,没有时间装得端庄高贵的样子。

淑女与君子对应,都是上层女人和贵族们的生活。

这些女人们如同雌性水鸡一样,装的无动于衷。把那些贵族君子折腾的够呛,求之,求之不得,睡不着觉啊。日夜想着“思服”,“服”是压服,征服的意思。可又征服不了啊,于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最后没办法,又屁颠屁颠的去琴瑟钟鼓,友之乐之。征服不了,只好装着做朋友又不断讨好的样子了。

可见,他们这些贵族,连鸟都不如啊。

一句话概括全诗,是以关雎鸣叫求偶,到处忙碌采草搭窝的过程,来嘲讽贵族女人挑逗调动贵族男人们团团转而不得的模样。

于是按照这个翻译一下:

雌水鸡咕咕叫,在水中央岛上;

就像贵族女子,挑逗贵男追求。

雄鸡在荇菜中,到处左右流动;

好笑贵族男人,朝思暮想追求;

可是追求不到,日夜想着征服;

一天连着一天,反反复复不安;

雄鸡在荇菜中,到处左右采草;

好笑贵族男人,只能琴瑟做友;

雄鸡在荇菜中,覆盖水草搭窝;

好笑贵族男人,只能钟鼓讨好。

传统通常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又以淑女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常见翻译如下: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

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

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

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我就在想了,淑女你们见过下地干活吗?采荇菜的劳动女人,能得到贵族男人的青睐?前面就一句雎鸠,后面就都是人的行为了?怎么类比呢?

所以,此诗究竟是嘲讽诗,还是爱情诗?是鸟流之、采之、芼之?还是人流之、采之、芼之?孰是孰非,读者朋友们自己想想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