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小C2004年一毕业就开始做外贸,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第二份工作做了10年,直到2017年,因为生二胎,才决定辞职做SOHO。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个老外贸,新SOHO。 当被问到做SOHO感受如何,她思考了一会儿说:SOHO很难,但如果把时间退回到2017年,我仍然会选择SOHO。 我问,这几年SOHO,有哪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 “被供应坑!” 说到这里,小C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果然,人在说自己的事,特别是印象深刻的事的时候,是不用打草稿的。 在公司打工的时候,小C的业绩很不错,年销售额折合人民币4000-5000万之间,公司排名前三。 辞职后,前同事老P喊她一起做外贸。 彼时,老P已经有工厂,但只是做内贸,由于运营不善,已经濒临破产。 小C觉得,老同事算是知根知底,比找新供应商强,只要有订单,工厂很快会活起来。 于是,小C成了老P的工厂第一个外贸人。 02 由于小C在业内积累的十多年的经验和资源,外贸市场很快打开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 由于她过度信任老P,客户资料没有刻意隐藏,这就为后来客户被撬埋下了伏笔。 老P尝到外贸订单的甜头后(不用应酬、开发客户成本低,及时回款,没有账期),迅速成了自己的外贸部,招了自己的外贸业务员。 当时的小C还很开心,觉得老P招人是为自己好,以后有人替自己跟单了。 她全身心地带了新业务员一段时间,教他们如何跟单、如何跟客户沟通,如何管理客户。 新业务也很用心学,很快就上手了。 正在小C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她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首先,一些客户的订单质量做得很差,导致客户非常生气,不再跟小C合作。(由于小C一直是以自己公司的名义和客户联系,客户并不知道老P工厂的存在。) 其次,所有正在做的国外客户都收到了老P工厂的新报价。 起初,这些事小C是被蒙在鼓里的,直到一些客户拿着老P工厂的报价跟小C讨价还价的时候,小C才发现自己的客户被人撬了。 然后,她又发现,那个被“做死”的客户居然正在跟老P工厂合作!! 再往前追溯,小C发现,居然是老P故意让把品质做差的。 事情已经很明了了,当客户因为品质很差对小C很生气的时候,老P再以新供应商的名义联系客户,抢走了客户。 小C非常生气,质问老P为什么这么做? 老P刚开始死不承认,后来在证据确凿下,憋出了一句话:
小C被气得心跳加速,但她很快平静下来,分析了自己落到如今这个下场的原因,收拾残局,重新开始。 03 现在,小C发展得还不错。 她和老P决裂后,重新找了供应商,并和老P展开了一场抢夺客户大战。 现在年销售额大约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 我问她做SOHO的感觉如何。 她说,很难,但很锻炼人的全方位的能力。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道,要是早几年做SOHO就好了。 同为SOHO,我当然知道SOHO的好处,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小C为什么在经历了这么多难过的事后,仍然对做SOHO痴心不改,而且更加热爱。 “给别人打工,收入是有上限的,但是,自己做SOHO收入虽然也有上限,但比打工的收入上限高太多了。” 小A总结道。 其实,一份工作做到一定的阶段,一定会遇到瓶颈。过了那个瓶颈,就会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这就像登山。在山脚,只能看到山脚的景色;在山腰,只能看到山腰的景色。 到了山顶,不但能看到山腰和山脚,还能看到更高更远的景色。 而那些更高更远的景色,是在山脚和山腰的人绝对看不到的。 在经历了被信任的供应商坑之后, 小C又是如何筛选供应商的呢? 她又是如何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平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呢? 老P的工厂现在怎么样了呢? 作为一个成功的打工人和已取得初步成功的SOHO,她本次在8.20Club线下聚会分享的主要内容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