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南山“隐士”已高达上万人,老道士曾直言:大多都“心怀鬼胎”

 登西峰看东海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中国人祝福老人长寿时常说“寿比南山”,意思是祝福老人像终南山一样长寿。在中国历史中,终南山可谓佛道圣地。在终南山前结一所茅庐,是中国传统士人“穷则独善其身”的退守之所。     几千年来,“洞天之冠”终南山一直沉默地接纳着投奔它的人。“隐居修行”原本听上去就自带仙气。渐渐地,隐入终南的“终南隐士”也似乎变成了“高人名士”的同义词。

2021年国庆之后,终南山连下了14场大雪。雪后的终南山美如仙境,更坐实了“仙山”的名头。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是这场大雪“逼”走了终南山上5000多名“隐士”。人们更是直接惊呼:终南隐士竟然这么多?

事实上早在2021年之前,“终南隐士”早就人满为患了。以往渺无人烟的仙山终南一度成为“闹市”。更有老道士直言:哪有什么隐士,都是“心怀鬼胎”之士。

老道士为何口出此言?终南山上到底有多少隐士?终南山的隐士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仙山名刹好修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终南山海拔2604米,站在山脚下仰望,主峰隐约直通天际。它不但高,还有“仙”。传说中,在楚康王时有一位函谷关关令名为尹喜。他在终南山中设有一座草楼,命之为楼观,每日登楼观星望气。

一日,尹喜望见东面隐约有紫气缭绕,又有吉星西行。他断定必有圣人将过函谷关。尹喜虔诚守候,不久,果然有一位仙气飘飘的老者骑青牛而来。尹喜执意将老人请到楼观内,要老人留下只言片字。

老人就是老子李耳,他或者感于尹喜的赤诚,或者实在受不住其纠缠,便挥袖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后飘然离去。自此终南山上楼观台成为道教诞生之地。世人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道教经典。终南山便是道教祖庭。

择仙山隐居,是高洁之士的选择。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隐逸修心的士人的不二之选。无论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还是清末民初的印光、虚云等高僧大德之士,终南山的接纳了一批又一批文人士大夫。

纵观隐居终南山的士人们,大略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也不愿意跟当前政权合作的文人士大夫;一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躲避战乱的老百姓;还有一种就是唐朝卢藏用之流的沽名钓誉之辈。

唐中宗时有个进士名为卢藏用,颇不得重用。卢藏用苦心思索,终于想到了一个被人注意的办法。在古代,人们对隐士极为崇拜,认为他们都是大德高才之人。卢藏用利用世俗的这种风气,辞官跑到终南山隐居。

不久,朝廷和市井真的注意到了这位“隐士”,请他出山,授予重要官职。卢藏用自觉掌握了终南山的正确使用方法,便对着另一位真隐士玩起了“禅机暗语”,说:“终南山里真有妙处啊。”没想到这位隐士毫不客气地怼道:“确实是一条做官的捷径。”卢藏用闻言大为尴尬。

即便历史上不乏卢藏用之流投机取巧之人,但去终南做隐士的终归还是少数。大多数普通人忙着应付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生活,可没空去隐居。不过,即便是卢藏用也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终南山会人满为患。

千年之后的终南捷径

2012年,一篇《5000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过着千年前的生活》出现在网上。这以后,终南山就“热”起来了。很多人去旅游、探险,寻找所谓的心灵之所。不过,那时候的5000人其实是泛指终南山片区的住户,不全是隐士,其中大多数是原住村民。

有个姑娘叫小楠,因为情场失意加上职场不顺,心灰意冷之下外出散心。2012年前后,她来到终南山,决定在这里隐居。她在终南山看山、看云、闲逛,逍遥自在。

2015年,媒体报道了一对来自西安的80后夫妻,引起了关注。他们在终南山的半山腰上开了一家如是医庵,免费给村民看病。在媒体的报道中,网友觉得这两个人就是当代的杨过和小龙女。终南山,原来真的有“神仙”。

这之后,去终南山的人越来越多。有位摄影师姑娘,她来到终南山之后,觉得心有所感,当即决定住下来。她和同行的朋友分别,然后在终南山租了山民的房子,开始了住山的生活。

这些人在享受清净时,随手将自己的生活放到网上,原本只是分享日常,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想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而涌入终南山。

2015年之后,终南山上开始流传一句话:山上的每片落叶飘下,都会砸中一个“隐士”。随着上终南山的外地人越来越多,终南山的原住村民渐渐都搬下了山。据粗略统计,终南山上住的人差不多有30000了。

越来越多的人上山,让终南山秒变CBD。山上的房价水涨船高。往年这里的房租,根据房间大小和质量,一年数百至数千元不等。现在即便是土坯房一年也要1万5至2万元,还必须是年付,五年起租。

以前,有些不愿意住山民的房子的人还可以自己盖个草棚,但现在山上加强管理后,已经不允许自建房了。除此之外,住山者的衣食用度成本也越来越贵。

前文说到的小楠,终南山第一批隐士网红,现在已经因为付不起高额房租下山去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止是因为入山的人越来越多,更是因为假隐士越来越多。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自己鸡毛蒜皮的生活之余,愈发向往田园之乐。就如李子柒的爆红,让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扎入田园。有的看清了田园之乐背后的现实后重新回归城市,有的则抓住了“田园”这个IP,开始掘金。

终南山就是这样“沦陷”了。现如今,终南山上的人也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豪富之辈。他们离开城市喧嚣,入山寻找清新的空气和健康的作息。第二种是避世青年。他们不是来修行修身,而是逃避失败的生活,来山中给自己充电然后再出发,或者就此逃避下去。第三种则是掘金之辈。

这第三种人就是当代的卢藏用。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在终南山清净之地穿着古装,摆出造型,泡泡茶水,焚焚线香,然后把照片放到网上,吸引粉丝关注后,开始带货直播。

如果说上一类人起码还是靠劳动致富,还有一类人则彻底是心怀鬼胎。终南山的隐逸文化火了之后,有些人打着终南隐士的名号,开办所谓国学班、隐士班,骗人钱财。还有的装成世外高人,装神弄鬼,骗取村民或者游客的钱财。

也恰恰是这第三种人的到来,让原本只有几十户猎户和一些修道之人隐居的终南山人满为患。

不管是被网上的隐居生活迷惑而来到终南山,还是刻意前来发财的,最终的结果是让清净安谧的终南山变成了喧嚣嘈杂的闹市区。让本地居民借着这样的热度靠着租房、做农家乐纷纷致富,继而搬下山,住上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好房子。

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据有关报道,终南山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山上一天用餐的人数高达万人。而关于终南隐士的书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光是作者为“终南隐士”的书,市面上就有七八本,什么隐士学术、山居笔记、修行物语之类,不一而足。

一个唐代的卢藏用,已经让终南山带有了“终南捷径”这样的负面含义。如今这大半座山都是卢藏用,已经逼得终南山不得清净了。

被逼出走的隐士们

事实上,终南山的隐居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样子。

你以为的终南隐居是庭院小筑,再不济也是黑瓦白墙,篱笆四绕的独门小院,而实际的终南隐居则是破屋烂瓦或者蛇虫横行的狭窄山洞。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外卖,吃个饭要自己种菜买米。需要生活用品则要步行十几里路去山下采买……

在终南山火起来之前,有许多道士、僧人和真正的隐居者甘于这样辛苦清寒的生活,每日静心修行,寻找心灵的安静。而终南山被“攻占”之后,他们因为交不起日益高昂的房租,受不了喧嚣吵闹的环境,只好被迫离开,自去寻找别处清修。

2021年,终南山的春雪发威了,一连十四场,气温骤降。雪后的终南山恢复了仙境之貌,干净圣洁、静谧神圣。人类喧嚣的痕迹被覆盖或者清除。水管冻裂了,可烧的柴都被雪盖住了,假隐士们日常在网上炫耀的茅屋土坯房四面漏风,冻得他们找不到上网的信号……

来此休养的富人早已撤退,去了有宝马香车暖气空调的地方;来此躺平充电的年轻人明白了哪里的生活都有一份眼前的苟且要顾及,都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能活下去;带货的网红和心怀鬼胎的骗子们顾不上凹造型和圈钱,暂且下山蛰伏去了。

真正的修行者和隐士们有的已经去别处安家,有的对这份苦寒早已习以为常,享受着难得的安静,继续安然修行。

这一场终南山的雪来得及时。这或许是道教祖庭在给来此地的当代人传一场修身的道。

隐居不等于避世,不等于躺平和逃避。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如意,即便走入深山你也逃不掉心里的压力。古人云: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隐士隐的是心,修的是道,他们可以在终南山,也可以去青城山,不拘于任何一处地方,因为他们的心是平静的。

那些去终南山寻找田园乐趣的年轻人,他们要么忍受不了山中苦寒,要么就是没看到其他人在山中生活要付出的代价。希望经过这场雪,让他们看清自己真正的需要。至于心怀鬼胎的卢藏用们,则根本是在玷污这座神圣的清修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