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膜下血肿

 银缕一瞬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定义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是指颅内出血的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根据伤后血肿发生时间,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日~3周发生)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由脑皮质血管破裂所致,大多是对冲性脑挫裂伤,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被视为脑挫裂伤的并发症,称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另一少见血肿是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撕裂所致,可不伴脑挫裂伤,称为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急性复合型血肿多表现为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而亚急性/单纯性血肿则多有中间清醒期。
(2)颅内压增高:血肿和脑挫裂伤均可引起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生命体征变化。
(3)瞳孔改变:复合型血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出现颞叶钩回疝,表现为瞳孔不等大;单纯性或亚急性血肿的瞳孔变化出现较晚。
(4)神经功能缺损:脑挫裂伤后立即出现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之后可能出现血肿压迫或脑疝形成。

2.分类诊断

(1)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头部外伤史较重;伤后即刻出现意识障碍并逐渐加重,或出现中间清醒期;颅内压增高症状突显;头部CT扫描可见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或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伴有脑挫裂伤和脑组织受压(图-1)。

(2)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部外伤史较轻,病程长(数月或数年)、进展慢、临床表现差异大,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①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缺乏定位征象;②局限性病灶症状为主,如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③智能和精神症状为主,如记忆力减退、精神迟钝或失常等。前两种类型易与颅内肿瘤混淆,第三种类型易误诊为神经症或精神病;头部CT可见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影或等密度影,MRI为同样形状的短T,长T₂信号,但伴有亚急性出血和/或分隔形成者,信号可混杂多变(图-2)。

图片图-1  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头部CT扫描显示:右侧额顺枕“新月形”高密度影伴中线移位。

图片

图-2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头部MRI显示:T₁像(图A)呈等/低信号,T₂像(图B)呈高信号。

监测与治疗

1.颅内压监测与管控

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颅内压监测更为重要,其可辅助判断颅内积血进展状况,并可预测预后。颅内压监测指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和瞳孔,必要时予以有创持续颅内压监测。降颅内压措施包括:①镇静,目标为生命体征稳定和配合医护诊疗;②过度通气,目标为PaCO₂32~36mmHg;③氧疗,目标为SpO₂≥95%;④头部抬高,目标为床头抬高>30°;⑤控制体温,目标为体温<37.5℃;⑥脱水利尿(静脉滴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目标为血浆渗透压320~350mmHg。

2.手术治疗

(1)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强调定位准确,即除了头部着力部位外,还需关注对冲部位。当病情危急或条件受限(头部CT检查缺如)时,头部着力部位和对冲部位均需探查,尤其是额极、颢极及其底部。此外,该类血肿大多伴有脑挫裂伤,因此相应处理需加强。

(2)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首选钻孔置管引流术,主要步骤包括:①血肿较小时顶结节处钻孔,血肿较大时增加额部一处钻孔;②切开硬脑膜和血肿的壁层包膜,经骨孔置入导管于血肿腔内;③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清亮溶液;④保留顶结节钻孔处导管,引流2~3日。

预后评估

各个国家对硬膜下血肿预后良好的比例报告不一,巴西88.3%,韩国80.0%,印度
72.3%,法国72.1%。总体慢性硬膜下血肿出院时恢复良好者占71.6%。与硬膜外血肿对比,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更差,因为大多伴有严重脑损伤。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术前是否结合头部CT(血肿密度、分隔、大小)选择了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是否经过仔细观察血肿性状和实际引流量采取了合理的措施等。此外,部分血肿量较少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可尝试阿托伐他汀治疗。

新建一个脑血管病、眩晕讨论群,单位加实名可入群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