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非秋【封文保】

 太行文学l苑 2023-08-08 发布于河南

南宋方岳有《立秋》诗:“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作,付与梧桐风雨声。”说明了立秋特点,就是转凉。这种转凉,是细微的、渐渐的,只能在早晨和晚上有所感觉,大白天没有感觉。正如农谚所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衣裳。

有理由从我记事开始,就觉得“一立秋,把扇丢”,很不正确。小时候用芭蕉叶蒲扇,立秋数日了,蒲扇照扇不误。现在流行空调,立秋了,宾馆里、办公室里、汽车里,空调照开,关闭一刻马上大汗淋漓。正如民间说的:“秋后有一伏”。立秋一般在中伏的末尾,三伏的开始。三伏天,你说热不热?

可见从节令意义上,规定立秋为秋天的开始。从气候意义上,仍然是高温炎热,酷暑难当。立秋非秋!酷热继续,秋天稍后。

气候如此,人生也如此。当代作家李彦昌的《人生四季》把人生分为为四个阶段,人生之春为青少年时期,人生之夏为青牛时期,人生之秋为中年时期,人生之冬为老年时期。我高度认同。通行的标准,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难道进入了暮气沉沉、满目萧然的阶段吗?

不,绝对不是。秋天,意味着农作物成熟、收获,不绝对。莫忘秋天也有种植。北方农民最常见的蔬菜大白菜,就是立秋左右种植;北方冬小麦,是秋天播种;农民秋天要将土地耕过,便于次年播种。

君不见,工商企业、戏剧界、影视界、教育界、科研院所、机关单位,各行各业,中年人士在挑大梁、担重任。君不见,家庭里中年人是顶梁柱?

不必为立秋炎热焦躁,不必为进入中年消极。中年的女人更优雅、更从容、更有气质、更彬彬有礼,更有魅力,更吸引人。中年的男士,更成熟、更豁达、更睿智、更经验丰富,正是建功立业、大有作为的年龄。

立秋非秋,中年仍是青年。前提是心态不变,永久年轻。

【作者简介】:文保,喜欢文学的法律人。工作繁重忙碌费心。2022年以来,有文字发表于报纸和网络文学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