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建筑中台基的发展

 古建秦 2023-08-08 发布于重庆

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临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带雪霜雨露。先人在没有建造出房屋的时候,就已经会选择地势较高环境干爽的洞穴居住。在房屋出现后,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利用夯实的土台抬高地面,再在其上建造房屋,起到了御潮防水的作用,这就是台基的雏形。

一、台基的结构构成
从结构上看,台基由基座和踏道组成。基座部分包含了基座主体、月台、螭首与角石;踏道又分为阶级形踏道和斜坡式踏道,踏道两边还有象眼结构。
1、基座的分类及组成
1)普通基座和须弥座
普通基座最简单最原始的是由夯土制成的,到东汉时期出现了夯土外包砖石的台基,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随着台基基座由材料夯土向砖石的转变,其构造也发生了变化,基座的顶面和侧面开始包砌砖石,由此产生了阶沿石、地栿和斗板石。阶沿石是台基表面周边平铺一圈的地面石,地栿是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的最底部土衬石之上,斗板石在阶沿石和地栿之间,有些台基基座没有建造地栿,则直接连接土衬石。在外包砖石的台基基座产生后,人们在建造过程中有时会在转角使用角柱,角柱之间有时还会使用间柱,并对角柱间柱和之间的斗板石进行雕饰,美化基座立面。

图片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及盛行,须弥座也引入了传统建筑并得到发展。起初须弥座多用于佛像基座和佛塔塔基,到了唐朝,须弥座作为一种装饰被广泛应用于居住性建筑的台基基座上,发展改造后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基座形式。须弥座从结构上分为上下枋、束腰和枭混。束腰为中间凹入的部分,在束腰和上下枋之间的弧形结构为枭混。
除了普通基座和须弥座两种基本基座外,另有一种复合型基座。北魏北周时期,由于建筑的体量增大,为了使建筑与台基尺度更加协调,因而产生了复合型基座。复合型基座有直接由普通基座相叠的简单构成,也有普通基座与须弥座或须弥座之间相叠等构成。
2)月台
在一些体量雄伟的建筑中,为了视觉上的协调,台基建造也相对高大,对于这种高大的台基若直接连接上下台阶,从空间上会显得过于紧张,因而许多基座前增加了月台。有月台的基座被分为月台和台明两个部分。

图片

3)螭首与角石
由于台基基座雨后积水,在建造过程中,人们设计了排水口用于排水,后来又将排水口装饰为螭首形象,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取其吞江吐雨之意。台基基座转角处的阶沿石也进行了装饰,通常雕饰为角兽造型。

图片

2、踏道的分类及组成
1)阶级形踏道和斜坡式踏道
阶级形踏道是踏道的最普遍做法,直接由阶石或踏跺垒叠而成,根据有无垂带可分为垂带踏道和如意踏道等形式。有些垂带踏道的中间还有御道,由辇路演变而来,这类踏道多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根据基座单面踏道的数量又分为单阶、双阶、多阶等形式。在多阶形式的踏道中,根据踏道的位置,可分为正面踏道和垂首踏道,而位于台基侧面的踏道则称为抄手踏道。

图片

斜坡式踏道中较为常见的是慢道,用砖石露棱侧砌呈锯齿形,多用于城墙马道防滑,方便车马的行走。
2)象眼
在垂带踏道的垂带下方,有个三角形的部分,称为象眼,因踏道和基座的形式不同而有所变化。早期的象眼为一块整体的象眼石,后发展为逐层内凹的形式,在晚期建筑中,不少象眼简化为砖石平砌的做法。

图片

二、台基的历史发展
台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夯土台基到木构技术与夯土技术相结合的台基再到内夯土外砖石,从简单的方形台基到由佛教引入的须弥座再到两者结合的复合型台基,中间经历了朝代更替,各朝代的文化对当时的台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夯土台基到土木结合的转变
有关台基使用的实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限制,台基最初只有夯土台基一种形式,但也基本解决了居住空间的隔潮问题。商代遗留下来的部分有关建筑的甲骨文中,也可以看到台基存在的影子。事实上到了夏、商、周时期,建筑结合了穴居和干阑式建筑的经验,将夯土技术与木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土木结合的台基,也就是韩非子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茅茨土阶。同时,这一时期统治者居住的建筑宫室虽然面积很大,但是承载建筑的台基还比较低矮。自商周之后,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初步成形,这时候的台基发展,从结构上更加趋于适应周代刚刚出现的多层房屋和高大的台榭建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化上列国统治者追求高大建筑,但技术上尚无法建造高大的多层楼阁,因此他们利用高大的台基来弥补建筑本身的尺度缺憾,形成整体建筑高大的视觉效果。
2、秦朝阿房宫:台基由高到大的转变
随着秦朝的统一,高台基建筑的建造受到遏制,但由于秦朝的文化影响,当时的建筑也显现出了秦朝的气势非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房宫。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度高出秦代地面12米以上,面积达54万平方米”[4]。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我国古代面积、规模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这样一个大面积的台基也不似以前那种一个台基承托一个建筑,而是承托一组建筑群。

图片

3、两汉---隋:由夯土台基到内夯土外砖石再到砖筑台基
由东汉开始,受到前朝对高台基建筑遏制的影响,高台基建筑逐渐变少,台基高度趋于平缓。此时,夯土台基仍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出现了外包砖石的台基。从汉阙遗存上可以看出汉朝的方形台基还有反斗式的、带柱跗的等多种形式,台基周边还有各种纹样雕饰,这些都是汉代特有的特征。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高大的台榭式建筑已经比较少见,建筑构件日趋精致柔和。这时台基的建造在满足人们实用性需求的同时,开始注重装饰性,散水的设计已比较常见。此时的方形台基出现了大小两层重叠的结构,还有高台式的方形台基和基座带有柱跗造型的汉代的台基形式。发展至隋代,素平方台的简单式样的普通台基被广泛应用,主殿堂通常设有东西两阶踏道,区别于配殿的单阶踏道。
4、唐朝:须弥座的引入和使用
唐朝的一些殿堂和佛塔的台基基座已经出现了阶沿石和地结构,台基的角柱—隔间版柱—阶沿石—地栿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地栿、角柱、间柱、阶沿石上通常雕饰以连续的图案,柱间凹入部分一般为方形并雕饰团花和岔角花。
在唐朝,除了普通的方形台基,须弥座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北魏时期直至唐前期的须弥座台基在造型上还比较简单,并没有出现枭混结构,只是在束腰上雕饰或满绘图案。到了中唐时期,须弥座束腰上下增加了仰、覆莲的结构,并在仰、覆莲以及阶沿石和地栿上进行彩绘装饰。盛唐以后,束腰部分的柱与柱之间又加入雕饰门或团窠,上面附有狮兽或伎乐人像,使装饰更加华丽繁复。

图片

5、五代——宋:《营造法式》使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更加规范
《营造法式》中“视作及壕寨制度”明确记载台基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种形式。对于普通台基的记载表现为:台基的转角处用角柱,角柱上为角石,角石顶面雕饰有角兽,角石旁侧连接阶沿石,正面设踏道,踏道两侧的像眼为逐层内凹式。五代以后,上、下枋—仰、覆莲—束腰形式的须弥座逐渐盛行,直至宋朝形成了单层的仰莲、覆莲、束腰的基本样式,在唐朝的壸门雕饰上又雕有佛像或伎乐人物,且层数较多,造型挺拔,雕饰精巧秀气,地位较高。

图片

6、明清时期:建筑形式高度程式化
明清时期的台基仍旧包括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种。但在结构上出现了有月台的台基,一般只用于高等级的建筑。普通台基演变出两种不同的建造方式,“一种是台帮部分砌砖,镶边包角用石活或砖作,称为'砖砌台明’,一般房屋通用,最为普及,等级较低;另一种是整个台明全部包石,称为'满装石座’,多用于重要组群中的一般建筑,等级较'砖砌台明’要高”。在明清时期,等级最高的台基为须弥座,一般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建筑,清式建筑对此要求更为严苛。此时的须弥座定型为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六层,相较于宋须弥座层数有所减少,但各层厚度增加,雕饰的莲瓣纹受石材的影响更显壮硕、敦实,时称八达马。

图片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台基同建筑体量开间、屋顶、斗拱、色彩装饰一样,也通过其形式及构成表达了建筑的不同类型及等级区别,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各朝代政治文化的因素,并与屋身、屋顶相互衬托,称为中国建筑历史上立面造型和艺术表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作者:李盈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