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 disease( KFD)-2022年淋巴造血肿瘤WHO新分类

 明哥病理芳草地 2023-08-08 发布于山东

Kikuchi-Fujimoto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 disease, KFD),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以淋巴病变为特征,伴免疫母细胞副皮质区增生,具有特征性核特征的组织细胞浸润,伴大量核碎片的细胞凋亡或坏死。

ICD-O编码:

ICD-11编码:4B2Y其他涉及免疫系统的特定疾病

相关术语

可接受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菊池淋巴结炎。

临床特征

KFD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累及大多数患者的单侧颈部淋巴结。较少见的是,该疾病是双侧的,并累及其他淋巴结。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可延长,虚弱、体重减轻、皮疹和关节肌痛。贫血(55%)、白细胞减少(9-58%)和血细胞沉降率升高(32-56%)、乳酸脱氢酶(32-81%)和/或转氨酶(24-27%)水平升高均可出现,罕见病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其他疾病,如脑膜脑炎、心肌炎和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PET/CT可观察到高FDG摄取,模拟淋巴瘤,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流行病学

KFD在亚洲人中的发病率很高,但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它影响年轻人(中位年龄23-30岁),以女性为主。在儿科患者中,KFD在男性中更为常见。KFD在韩国和日本人群中的地理优势与HLAII类等位基因HLA-DPA1和HLA-DPAB1的存在有关;然而,这种疾病在任何种族的患者中都可见。

病因学

病因尚不清楚,虽然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该病的诱因。与包括EB病毒、细小病毒B19和人类疱疹病毒在内的病毒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发病机制

KFD的特点是在遗传易感个体中对各种刺激产生旺盛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凋亡是KFD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CD8阳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Fas和穿孔素途径诱导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通过产生1型干扰素(IFN)在促进细胞毒性反应中发挥作用,KFD患者中已证实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如IFN-γ、白细胞介素(IL)-16和IL-18。在KFD和SLE中发现了IgD+/CD38+小B细胞群,提示无能性/自身反应性B细胞可能具有病理作用。

组织病理学

淋巴结副皮质区显示单一或多个非扩张,有边界的,有时楔形的斑片状浅染区。浅染区细胞组成经过三个阶段。增生期的特征是大量核核密集碎片混杂着数量不定的组织细胞,细胞核扭曲或新月形(常伴有吞噬碎片)、免疫母细胞和pDCs。大量具有不规则核褶皱的免疫母细胞可能与淋巴瘤相似。坏死期的特征是增殖细胞和核致密碎片之间分散到混合的凝固性坏死区域,而黄瘤期的特征是泡沫状巨噬细胞的积聚。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缺失,浆细胞稀少。

免疫组织化学

核密集灶通常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1)组织细胞表达CD68、CD163和CD4,也具有髓过氧化物酶(MPO)的特征。(2) pDCs表达pDC标记物(如CD123、TCL1和TCF4)、CD4和CD68,并倾向于聚集在增生或坏死区域周围。虽然pDCs具有特征性,但它并不是KFD所特有的,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反应性环境中。(3)淋巴细胞以CD8阳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为主,可能表达CD30。多数表达TCR-beta,少数表达TCR-gamma。以部分或完全丧失CD5、CD7或CD2表达为形式的异常免疫表型并不罕见,并可能导致T细胞淋巴瘤的误诊。

鉴别诊断:见(表1)

细胞学

细胞学特征包括存在核裂碎片、吞噬性新月形组织核细胞和pDCs

诊断分子病理学

罕见的是,在KFD中发现了单克隆或寡克隆TCR基因重排,应注意不要过度诊断T细胞淋巴瘤。

必要的和理想的诊断标准

必要诊断标准:

淋巴结病

副皮质区离散的核碎裂灶,组织细胞、pDCs和免疫核细胞增生

无粒细胞,浆细胞较少

应排除KFD的相似病变,特别是尽可能排除相关感染、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理想诊断标准:

具有月牙形核和吞噬碎片的组织细胞

预后和预测

KFD在大多数患者中自发消退,但3-21%的患者会复发;也可能发生肺出血、噬血细胞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的罕见死亡。当复发时,累及多个淋巴结(73%),并与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2%)相关。

Kikuchi淋巴结炎(Kikuchi lymphadenitis,KL)的鉴别诊断(表1)

Kikuchi淋巴结炎(Kikuchi lymphadenitisKL)的鉴别诊断

疾病

KL重叠的特征

区别于KL的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淋巴结病

非肉芽肿性组织细胞浸润,坏死,缺乏粒细胞

组织学特征可能模拟也可能不模拟KL;SLE的临床和血清学诊断标准,包括抗dsdna抗体升高、苏木精小体(并非总是存在)、血管炎、血管壁核物质沉积(Azzopardi效应)、大量浆细胞的存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坏死,存在免疫母细胞

免疫母细胞显著增生,常显示成熟谱;缺乏离散的核碎裂灶;Reed-Sternberg样细胞可能存在;存在许多EBER阳性细胞

感染性坏死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例如。分枝杆菌和真菌感染,猫抓病)

坏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簇,组织细胞

具有上皮样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通过特殊染色、培养、血清学和/或分子技术证明感染因子存在

川崎病

坏死

通常小于5岁的;尽管有明显的凋亡碎片,但主要的组织学改变是地图坏死而不是细胞增殖;非坏死区纤维蛋白血栓;粒细胞浸润

单纯疱疹淋巴结炎

坏死

病毒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坏死区域有大量的粒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的病毒抗原

淋巴结梗死

坏死

凝固性坏死,无核裂;鬼影细胞可能保留泛B或T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药物性坏死(如:苯妥英)

坏死

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坏死,用药史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增殖性和轻度细胞学上不典型的T细胞浸润;CD30表达;CD5、CD7或CD2异常丢失,很少通过T细胞受体重排研究进行克隆

结构消失,非典型性恶性淋巴样细胞,单克隆T细胞增生

以下图片均来2022年淋巴造血肿瘤WHO新分类-Kikuchi-Fujimoto disease( KFD)章节

图1:Kikuchi淋巴结炎。淋巴结的病变灶通常是非膨胀性的,淡色的,与周围的实质有清晰的界限。

图2:Kikuchi淋巴结炎。FNA细胞学。淋巴结细针吸出涂片显示组织细胞(有些有新月形形态和吞噬的核碎片)、小淋巴样细胞、大淋巴样细胞和核状碎片。

图3:免疫组化:几乎所有的T细胞都是CD8阳性的。

图4:免疫组化:CD123染色突出显示核裂性病灶内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图5:核密集灶的细胞组成。病灶主要由组织细胞组成,组织细胞核不规则扭曲。有些具有新月形核,含有吞噬的核碎片。

图6:核密集灶的细胞组成,可见明显的坏死。

图7:核密集灶的细胞组成。病灶内可见大量的大淋巴细胞,其中一些表现为不规则核折叠形式的非典型性,淋巴样细胞中可见核碎片。

图8:核密集灶的细胞组成,在晚期病变中,可出现泡沫组织细胞的积聚。

图9:免疫组织化学:图3 (F)异常免疫表型常见于核密集灶内的大淋巴样细胞。CD8(红色)和CD5(棕色)的双重免疫染色显示,大多数大淋巴样细胞呈细胞膜红色染色,无褐色色调,表明CD5表达缺失。

图10:Kikuchi淋巴结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涂片显示大淋巴细胞,背景为核碎屑和淋巴结小体,散在新月体组织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Giemsa)。

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