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论治功能性低热

 上池汤液 2023-08-09 发布于山西

功能性低热即现代医学查不出原因的低热,故又称原因不明低热,系机体体质异常,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中医学称内伤发热,病程较长,正气多损,阴阳失调,抗邪无力。临证时应从虚着眼,以扶正补虚当作治疗功能性低热的大法。但被分五脏,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之别。所谓损其气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胃者益精。用药当以平补与清补为主,凉剂不过因火而暂用,火去即止。苦寒药更不可多用,因其伤脾败胃,化燥伤阴之故。证型在发生变证时,临床症状往往错综复杂,或内外合邪,或虚实夹杂,治疗时应视其主次而灵活应变,切勿默守陈旧,延误病情。因此应认准病机,详辨病症,方能收到较好疗效。  

2治疗方法

  1气虚发热型

  低热或高热不等,面色黄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自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治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合甘麦大枣汤主之。方药: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2g,陈皮6g,升麻3g,柴胡10g,浮小麦20g,白芍15g,大枣5枚。2血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不宁,体倦乏力,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肝之法。方以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太子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2g,龙眼肉15g,白芍15g,酸枣仁30g,地骨皮12g。

3阴虚发热型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口干咽燥,多梦盗汗,舌质红而少津,苔少,脉细弱。治以养阴清热之法。方以清骨散合一贯煎加减。药用:银柴胡10g,知母10g,胡黄连10g,地骨皮12g,青蒿15g,生地20g,辽沙参15g,枸杞子15g,甘草6g。

4阳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萎靡嗜睡,或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乏力,治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元之法。方以金匮肾气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8g,肉桂15g,熟地黄20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茯苓15g,丹皮9g,巴戟天10g,太子参30g,白术12g,炙甘草10g,龙骨15g,牡蛎15g。

5肝郁发热型

  低热或午后渐热,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烦燥易怒,口干口苦,女子可见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质淡红,苔黄,脉虚弦偏数。治以疏肝解郁,健脾清肝之法,方以丹栀逍遥散或滋水清肝饮加减。药用:丹皮10g,炒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枳壳10g,白术6g,郁金15g,生白芍15g,茯苓12g,合欢皮12g,甘草6g。

6瘀血发热型

  午后发热,夜晚热甚,常自觉身体某部发热,口燥咽干,饮水不多,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方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当归12g,红花12g,赤芍12g,延胡12g,丹皮12g,桃仁10g,郁金15g,丹参15g,炒蒲黄10g,炒五灵脂9g,川牛膝20g,枳壳10g,柴胡10g,生地20g,白薇15g,黄芩10g,甘草6g。

7湿郁发热型

  低热不退,午后热甚,胸闷不饥,身重肢倦,便溏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以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之法,方以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炙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6g,藿香10g,半夏6g,厚朴6g,通草10g,泽泻12g,柴胡10g,白术12g,郁金12g,黄芩10g,鸡内金12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