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死了”不是开玩笑,热射病的4个急救方法快学起来

 mxb08 2023-08-09 发布于黑龙江

炎炎夏日

人们常把“热死了”挂在嘴边

这并非一句玩笑话

连日来高温天气“超长待机”

多地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

比如:

#高温天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

就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

也将“热射病”再一次推到大众面前

Image

Image

我院急诊近期也收治了不少热射病的患者,那么,到底什么是热射病?为什么会致命?应当如何预防和处理呢?

Image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热射病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中暑,热射病突出的症状:无汗、高热(体温>40℃)、神志模糊。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病死率介于:20%-70%,救治不及时的话死亡率高达80%(老年患者)。所以,“热死人”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热射病好发于户外高温作业人群、居住于环境通风不良住所的老人、孕妇、儿童等体弱者。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01
劳力型热射病

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及无风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C,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劳力性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高。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热射病,应立即转送至医院治疗。


02
非劳力型热射病

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42°C,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如何快速识别热射病


自我监测要学会,自救互救最重要。

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三联征”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多数伴有恶心、呕吐、抽搐、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急促等表现。

快速识别热射病的办法,总结为“一看二摸”

一看脸色是否潮红或苍白,站立不稳并出现恶心呕吐。

二摸皮肤是否灼热无汗,摸脉搏是否大于160次/分且持续不降。

Image
突发热射病如何处理?

热射病的病死率可高达60%-80%,与高热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三小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发病后的三小时被称为抢救热射病的“黄金三小时”。如果自觉或身边发生疑似热射病的症状,可以按照“热射病急救四步曲”实施急救——“一移二降三补四送”

一移: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二降: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三补:

意识清醒者喝淡盐水或宝矿力等电解质饮品补充水分,意识不清者切勿强行喂水,以免发生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另外要特别注意,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四送:

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体温高达四十度以上,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热射病治疗早期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饮用清凉、解渴的果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水,避免大量食用生冷食物。

1. 忌大量饮用水

大量饮用水可造成低钠、血浆渗透压降低、低钾等,进一步促进凝血功能障碍、神经反应迟钝等,从而加重病情。

2.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短期内大量食用生冷瓜果,进一步刺激肠胃,诱发肠胃不适,加重病情。

3. 可适量饮用西瓜汁、凉茶

西瓜汁不仅含有大量的水分,可补充水的摄入,还可补充电解质、糖等物质。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

热射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

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

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

避免脱水的发生

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因此

当我们外出时

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

备好防暑药物

室内作业注意通风降温

夏天出汗较多

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吃蔬果

保证充足睡眠

Image

未来几天

湖南将继续高温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

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

快转发到你的家庭群里

一起远离“热射病”

平安度过末伏天

END

作者 | 肾病内分泌科:戴想荣

中心ICU:刘艳

版式设计 | 陈安妮

审核 | 陶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