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坛登顶,情场失意?五亿天价油画背后竟藏有这样一颗“东西交融”的赤诚之心

 LicorneUnique 2023-08-09 发布于广东

独角鹿独家原创视频

夜色轻笼,华灯初上,

香港苏富比拍卖大厅璀光极盛,

映照着人们眼眸里那片写意抽象的画布——

赵无极巅峰巨作《Juin-Octobre 1985》竞拍,

于万千期盼中拉开了帷幕。

2018年9月30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会 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

举牌,抬手,一次又一次的竞价,

在苏富比英国公司首席的主持下,

最终以4.5亿港币落槌, 

计入佣金后,成交价更是高达5.1亿港币。

这个夜晚注定载入史册,
不仅刷新了亚洲油画世界拍卖记录,
更成就了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画作。

2003年赵无极被授予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

数年来,面对人们的纷纷议论,

赵无极的画仍屡次创下交易记录,

一个个天文数字的背后,

是他融贯东西的艺术人生。

独角鹿私洽售出
1972年法籍华裔大师赵无极
与诗人Jean Lescure联合创作
版画插图创诗集《L'Etang 池塘》



融贯东西


其名为“无极”,据说取自《道德经》。
赵氏家学极为丰厚,书画名砚藏品巨众,
年幼时,他便浸润在书香水墨的氤氲中。
家中叔父曾游历欧洲,
亦使他得以欣赏毕加索与马蒂斯的画册,
认识与感受西方艺术的潮流。

左:赵氏家族收藏米芾真迹  中:赵无极  右:毕加索《梦》


他自小展现出对书法与绘画艺术的非凡热情,
1935年,14岁的赵无极进入杭州艺专学习,
在那里,他师承林风眠、吴大羽等绘画大家。
林风眠“中西融合”与“改革水墨画”的艺术主张,
为中国带来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西方风潮,
极大地影响了赵无极的绘画语言以及作画方式。

上图:《芦塘飞雁》林风眠

下图:赵无极东方水墨风韵作品


十几年间,赵无极多次举办并参加画展,
他在绘画艺术方面的傲人天赋展露无遗。
然而临摹古画的乏意始终困扰着他,
1948年,赵无极决定去往异国寻求“新”的灵感。
巴黎,他诸多恩师良友游学的先锋与浪漫之地,
也将成为他逐梦求学之乡。


被誉为“留法三剑客”的艺术家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

他很快便在著名的蒙帕纳斯艺术街区落脚,
与同样来自中国的画家吴冠中一同,
于懵懂之中开启了茫茫探索之路。
环境的割裂与时代革新令他一度产生思想混乱,
甚至害怕继续以水墨为画会陷入“陈词滥调”,
旧世界与新风潮的碰撞中,孕育着打破与重造。

左:赵无极在大师云集的巴黎艺术圈有一席

右:巴黎蒙帕纳斯艺术街区


1951年,他开始在克利的画中寻求抽象的答案,
希望以西式技法摆脱传统的枷锁,
虚幻而符号化的画面却被戏称为“乏味的克利”。
尽管如此,克利仍如中和剂一般,
消解了他在中西艺术间的挣扎。

左:保罗·克利作品   右:赵无极作品


不久后,曾结伴同行的妻子谢景兰离他而去,
与法国艺术家马赛另结良缘。
初入西方抽象世界的失落与爱情的破灭,
催生了赵无极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

赵无极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Lalan)在巴黎

画家再次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找到了救赎,
创新地将钟鼎文、甲骨文等古文字拆解入画,
以油彩再现古代文物篆刻之美。
这一时期由此被称为“甲骨文时期”,
亦是开启赵无极融贯东西之门的钥匙。







”狂草“之境


失去妻子谢景兰后赵无极一度消沉度日,

所幸命运使他又遇到了演员陈美琴,

在热烈爱情的滋养中,他也迎来了艺术的巅峰。

50年代中至60年代,他彻底转变为抽象画家,

将爱恨交织的丰富情感尽情挥洒在画布上,

以创新水墨画法营造一个“狂草”般的世界。

上:赵无极与第二任妻子陈美琴

下:炽热的爱情成为了画家的灵感

大胆的色彩涂抹与激烈的笔触取代了符号文字,

如孤蓬惊沙,蕴含着浓烈的感情。

时有出现的“上中下”等三叠式结构,

仿佛呼应了中国山水画前景、中景、远景;

贯穿空间的中轴式构图同样气势撼人,

打破一切传统规则作品更是他活力心境的呈现。

均为赵无极“狂草”巅峰时期作品,上方作品于2023年以22,155,000港币成交

从“甲骨文”到“狂草”时期,

不仅是赵无极在绘画技法上的重大突破,

亦是个人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

将西方的抽象融入东方的意象之中,

诞生了许多广受认可、拍价昂贵的画作。


赵无极作品《29.09.64》2022年以2.78亿港币成交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狂草”时期作品《无题》

20世纪中以后,赵无极仅以日期,或“无题”给作品命名,表明自己对抽象的热爱

法国前总理Villepin曾在艺术博览会上表示,

“赵无极是西方抒情抽象派的代表之一”

诚然,数十年与西方艺术家的交流与友谊,

使他逐渐倾向于“Abstraction lyrique”

——“抒情抽象”的表达,

引起观者对自然与神秘探索的共鸣。


Villepin画廊曾多次举办赵无极作品展

这在他接触版画插图后更一发不可收拾。

1960年代,首次为好友Malraux的小说创作插图,

近40年间连续与20多位诗人、小说家合作,

这些作品画幅虽小,却融入文字哲思,意蕴极深,

具有特殊的欣赏与收藏价值。


1972年法籍华裔大师赵无极

与诗人Jean Lescure联合创作

版画插图诗集《L'Etang》

1970年代,诗人Jean Lescure移居田园,

以秀丽的农场风光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诗歌,

诗集《L’Etang 池塘》于1972年出版,

赵无极作为友人为其创作了8幅蚀刻版画插图。

诗人Jean Lescure位于法国卢瓦尔附近的庄园池塘

“自从我们谈到一起出书,我的诗越来越像你的画,沉默而深邃。”

—— Jean Lescure

此件藏品为法国GALANIS出版,

由Richard-de-Bas工坊以Auvergne纸印制,

为初版119本中编号95的珍本。

末页带有赵无极与诗人Lescure亲笔签名,

且有画家赠予当代艺术重要藏家——

Maurice Lefebvre-Foinet的留言,极为珍贵。

诗集前几页以小字题着:

“谨以此书纪念MAY”

出版前夕,陈美琴离世的噩耗传来,

悲痛之下,赵无极与友人决定将作品献予她。

《L’Etang》是他参与创作中最精美书籍之一,

8幅彩色版画笔触有力,富有律动感,

于光色变换中创造了一个流动的诗意空间。

画作风格大气而表达细腻,

以书法的笔触、油色的光彩营造虚实神韵,

抽象韵律随心而动,似宋元山水空濛含烟。

是赵无极攀上巅峰的“狂草”末期,

展现东西合韵的典范之作。

艺术家以诗入画,青绿、深蓝、浓紫、乌青……

可窥见诗中反复提及的幽草、黑夜、月光、风暴…

以及对死亡与生命的思索。

将宇宙与自然隐喻之魅力融入池塘一方,

极尽展现东西古典诗情之精魂。

版画均以凹版蚀刻技法制作,

特别适宜模仿水彩质感,

最大限度地表现丰富饱满的色彩层次,

此件藏品便依此完美演绎独特的美学追求。

近年以来,

赵无极作品在收藏市场上的表现一直稳中有升,

艺术魅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有力证明。

他来自东方,立足于西方,又重归东方,

以个人特色实现了中西艺术精神的完美融汇。

最后,在生命的晚期,
画家逐渐从世事磋磨之中找回内心的平静,
他精神上的超脱与作品已臻“无境”,
赵无极这个名字不仅立足于画,且响彻世界。


有意收藏更多独角鹿传世臻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靠惊世才华引领男士时尚的他,一生未婚却收获“特别”的爱情从口碑炸裂的《芭比》看人类500年“粉红史”,原来它一直都是时尚顶流!对绝代艳后爱之深切的不只欧仁妮,这位神秘大佬才是「死忠粉」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