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乐享科普 2023-08-11 发布于北京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

如果一旦怀疑自己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可进行测量血压来进行判断,如仅仅只是一次血压偏高,那么不要过于担心,可以休息一下再次进行测量,或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连续每天测量观察。如果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那就要引起警惕了。

高血压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有很多,多项研究证实,当血压超过130/80mmHg时,可能就已经对心脑血管造成了损伤。而且,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能还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后果非常严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这里说的高度重视,不单单只是依靠药物治疗,还应该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血压管理。那么,具体咱们该怎么做呢?本期节目咱们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1、合理膳食。首先要减少钠盐的摄入。钠盐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规律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按时测量血压。要想更加准确地测量血压,一定要在测量之前进行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测量时血压计的袖带中心要尽量和心脏保持平齐的位置。另外,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每天在不同时间测2-3次血压,并做好笔记,按时记录血压数据,以便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来判断治疗效果。

3、积极适当的运动。首先,运动时间尽量避开一天中的血压高峰点,即:早上六点到八点和下午四点到六点。其次,要注意天气状况。气温过低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等情况,而气温过高也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大、血液粘稠度升高等情况。最后要注意锻炼适度,如果感觉到身体太累或者感觉不适,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休息,不要勉强继续运动。

4、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稳定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稳定血压,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避免大怒、焦虑等不安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