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北魏书法——平城时期的楷书和行草书

 三个小布丁 2023-08-12 发布于河南
接上篇,这篇我们来说平城时期的楷书和行草书。

楷书

我们可以确定,北魏平城时期已经有了“楷书”的概念,因为公元425年,太武帝下达的整齐文字(前面说过这件事)的诏令中就有“篆隶草楷,并行于世”一语,这里的“楷”,或许指无波磔的正体字。
这种“无波磔的正体字”虽然不是后来标准的楷书,但在北魏时期,就是当时的“楷书”。
这种“楷书”,大多是所谓的“体兼隶楷”的书迹,或者称之为“隶真的化合体”。这种“化合体”实际上就是类似后来洛阳时期的《始平公》《张猛龙》等“正书”,后来被称为“魏碑”的书体。
它不是标准的楷书,也不是标准的隶书,是二者之间的一种书体。这是“魏碑”的书体特征,它“体兼隶楷”。
但一定要解析清楚:北魏时期的书手,在书写这些书迹的时候,心里是预先确定要书写隶体或书写楷体的,后来以“正书”统称这些“魏碑”书体之后,实际上是把当时书手分别对待的两种书体混为一谈了
于是,我们可以分别观察北魏平城时期“体兼隶楷”的刻石书迹了。大体来说,这类“构造和笔画姿态都想学隶书,但书写技巧不纯”而杂有楷式的书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隶多于楷者,可作隶书视之。第二类:作者想书刻成隶书,刻写出来的体态却像楷书,所谓“隶而近真”者。第三类:作者写楷书而带有隶式,可作楷书视之。由此而论,被人们称为“正书”的“变态”书迹,体态近于隶书或近于楷书仍然可以分别归于隶书和楷书两种类型。
平城时期的楷书,最为珍贵的名品当数《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题记》,如图:

(《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
我们可以看上面题记中的楷书,如图:

(题记中的楷书)
是的,这些书迹提按顿挫昭然若揭,锋杪使传如现目前。书写者用笔灵动,笔致清俊劲挺;横向笔画细,纵向笔画粗;笔画的起笔处都有明确的顿按,撇画都是是尖撇,横画的收笔处大多按锋,折笔处是按笔撇出,点笔一概写作左斜点;结体上是上紧下松。
这些都是典型的楷书写法。
当然,也有隶书的残留,比如,竖钩一律是平挑,撇笔和捺笔舒展,体态呈左右分张之势。
注意,这些书体,结体欹侧的姿态并不明显,不如北魏后期楷书那么严整。
书刻精整的造像记是《邑师法宗造像记》,如图:

(《邑师法宗造像记》)
可以看一下拓本:

(《邑师法宗造像记》拓本)
显然,这些书迹结体平正,字势呈横势,笔画粗厚且方锐,已渐渐呈现出“魏碑”的某些特征。
平城时期著名的楷书碑刻是《晖福寺碑》,拓本如图:

(《晖福寺碑》)
此碑笔画方棱丰厚,具有俯仰向背的恣态和曲张之势,茂密的结体现出欹侧的姿致,康有为称它是“丰厚茂密之宗”。康有为所肯定的,只是风格上的地位,如果探讨北魏楷书的发展史,此碑尤其重要。
审视此碑,我们会发现,洛阳时期的“魏碑”正体的写法,《晖福寺碑》基本具备,倘若此碑楷书的撇画和捺画写得舒展一些,它的品相就与洛阳时期正体的“魏碑”楷书如出一辙。显然,平城时期《晖福寺碑》一类的楷书样式就是洛阳时期正体“魏碑”楷书的先导。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西晋以来,楷书的发展分为两途:
南方进展快,二王一脉的楷书吸收了早期行书一拓直下的笔法和内擫(yè)的笔势,体态是欹侧的“斜结”,基本上剔除了早期楷书的隶笔;
北方的进步慢,平城时期的楷书还保留着许多“新隶体”的平直写法,平城时期的楷书字脚以“平脚式”和“右低式”两种为常见,体态是横向的“平结”,因此,它们杂有古朴的隶式,具有浓郁的隶意。如上所述,平城后期的《晖福寺碑》才出现了楷书“斜结”的端倪。比较趋近东晋南朝的楷书,但结字大多是“平头式”和“平脚式”,欹侧而耸峙的姿态尚不明确。

行草书

北魏行草书迹罕见,近年出土的平城时期的瓦文中,“相、李、胡、人、秋、得、桃、夏、贵、孙贵”等字是行草书,如图:

(明堂瓦文 行草书)
我们才有幸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其中一个“李”字,姿态挺拔,神气十足,最为精彩,先横后竖,第三笔连贯而下写完全字,笔势之流行,近乎“一笔书”;“夏”字“目”的三横是借“又”的第一笔斜带而过,简省之极。这两字是典型的行草书。
下一篇,我们开始说北魏书法的重点,即洛阳时期的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