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的燕国原名叫“燕”,有争议?考古猜想,你更支持哪种说法

 liuhuirong 2023-08-13 发布于湖北

提起战国时代,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战国七雄,所谓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然而这只是一隅。

客观来说,战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它好是因为战国时代思想开放,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术宗师,诸子百家,光耀千古。

说它坏是因为战国时代没有了春秋时代的仁义,个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用儒家的话说就是“ 礼崩乐坏,瓦缶雷鸣。”

那么,战国时代是怎么出现的呢?大约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他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姜太公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

后来,平王东迁,春秋时代开始,齐鲁都已重封,田氏代齐,秦襄公建立秦国,三家分晋,远在南边的蛮夷小国楚国并吞了吴越等国,发展壮大。随着魏文侯,魏武侯任用吴起变法,与秦国展开不死不灭的灭国大战,轰轰烈烈的战国时代正式到来。

以上七国中,除了燕国,都是春秋时代发迹的,只有燕国作为老牌诸侯国,存在时间比周朝都久。但是,很多人都曾质疑,燕国可能不存在!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里面竟然没有记载燕国历代的国王世系,从《史记》看,燕国存在二百年的历史空白时期,这二百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

更让人怀疑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关于七国国名文字层出不穷,尤其是秦,齐等字屡见不鲜,但作为国号的“燕”字却一个也没有。如此反常,是不是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燕这个国家。或者说,之前的燕国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被北夷灭了,之后存在的是不被中原政权承认的伪燕国。

这个问题,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转机。一尊出土的西周时代青铜器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匽侯旨初见事于宗周。”大意是说一个叫匽的诸侯因为有事第一次去见周天子,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匽 ”这个字,匽与燕同音,是不是说,燕国当时真正的名称是匽国?

可惜的是,通过这短短一句话无法有力证实这个猜测。很快,又一件文物在北京出土,也是一件青铜器,上面记载“匽侯令(命)堇饴(颐)大保于宗周”,又是“匽侯”,这次,他派大臣送美食给周天子。

这里的“大保”是指召公奭,从这一段文字上可以看出,匽国和召公奭之间存在极大的关系,而召公奭作为燕国的开国君主,怎么会和匽国扯上关系,这样算来,只有一种解释,匽国就是燕国。但这也是猜测,因为无法断定匽国君主和召公奭是什么关系,他俩可能是不同的诸侯,只是当时周朝召公奭影响力比较大,所以朝见天子时必须兼顾召公奭。

信息不够具体,难以分析出匽国和燕国的真正关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琉璃河遗址又出土青铜器,这次,燕国的历史脉络才逐渐清晰,它究竟存不存在一锤定音。

事情是这样的,青铜器上赫然写着:“太保唯乃明乃心,享于乃辟。余大封乃享,令命克侯于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太保为国家立下大功劳,封你和的儿子为诸侯,封地在匽。”结合出土地址——北京,历史上的燕国的所在地,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匽国就是燕国。

既然燕国原为匽国,那么为什么后来被称为“燕国”,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关于这方面,由于出土文物不够,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避讳说,一种是汉字演变说。

避讳说提到匽字和嬴字有一转之变,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为避讳,强制改为“燕”。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燕和匽既然同音,改了相当于没改,一转之变的意义在哪里?所以避讳之说不能有效证明。

至于汉字演变说,比较可信,甲骨文中的燕字写法类似于现代的“宴”字,而且二者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通,比如说“新婚燕尔”这个成语也可以写作“新婚宴尔”,甲骨文字形稍少,古人为了一字多义经常使用通假字。

因此上在古代很多同音字是相通的,妟、匽、宴与燕存在极大的互通性,可能匽国之所以成为燕国,原因就在于秦汉时期文字改革,事实如真是这样,那么匽与燕何时演变,怎么演变,又会成为考古学的一大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