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5 魏文侯:打的秦国憋屈了八十年的明君,直到商鞅入秦

 文史商途 2023-08-13 发布于山东

魏文侯魏斯,是魏国的第一任国君。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公元前445年,魏斯继任魏氏宗主之位,后自立为诸侯,魏国形成。

但那时,魏国实力并不强,国土分散不说,又处在现如今晋西南的四战之地,一不小心就会被周边国家吃掉。

因此,摆在当时魏斯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先强大自身,保全自己,而后主动向外扩展!

魏文侯

1、礼贤下士,变法图强

要想强兵,先得富国,而要想国富,首先当然得拥有先进的生产力。

那时虽没有“生产力”这个概念,但变法,正是打破过去老旧社会形态,形成蓬勃生机的不二法门!

于是在当时诸侯国之中,魏文侯以极大的魄力首倡变法,并任用李悝为相。

李悝,正是被后世视为法家先驱的代表人物,就连几十年后的商鞅变法,都是借鉴了他的变法为蓝本。

只有一个李悝当然不够,魏文侯深知国家的发展一定得靠人才,各式各样能力超群的人才。

尤其在吏治、治理国家、教化民生等内政方面,更得需要优秀的儒家士子才行。

因此,为了吸引大批儒家士子前来魏国,他便不惜自降身段,主动拜当时大名鼎鼎的儒学宗师卜子夏为师,同时又友待田子方,礼敬段干木。

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正是当时儒家学派的三面旗帜,加上国君又如此礼贤下士,可想而知该有多少儒家学子慕名前来,主动投奔?

因此到后来,魏国拿下秦国河西之地之后,在那里竟然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儒家“西河学派”。

魏国,俨然成了诸侯之中的文化宗主国!

李悝

2、信,不失虞人之期

魏文侯的确是个雄才大略又极为老道的政治家,这绝不仅仅体现在他治理国家的大手笔上,也体现在他对一件件小事的处理上。

通过处理这些小事,竟也能成为他树立个人威望,争取人心的有力手段!

一次他与群臣在宫中饮酒,本来大家都喝的很高兴,而天也开始下大雨。

本来下着大雨嘛,又美酒佳宴,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可是魏文侯却忽然站起身,笑眯眯又很有些抱歉的对大家说道:

“你们都接着喝,一定要尽兴,我自己有些事要去郊外处理一下。”

大家都很奇怪,喝的正高兴啊,而且外面又下那么大雨,国君这是要干嘛去?

于是大家关切的都问,魏文侯便答道:

“我跟郊外管理山林的虞人前些天说好,本来是要今天一起打猎的,可现在下这么大雨,猎肯定是打不成了,但我要亲自去跟他说才行。”

于是,魏文侯走了,车驾出发。

当那个虞人在漫天大雨之中见到自己国君出现,跑到郊外,仅仅是为了跟自己亲口解除那个约定时,其心中该是怎样的震撼与感动可想而知。

而更主要的是,根本不用魏文侯当时走出大殿,只需他说出上面那番话,估计群臣之中肯定要有很多人借着酒劲痛哭流涕了。

对一个小小的虞人都这般守信,更何况对大臣?

明君呐!

魏文侯

3、和

赵魏韩作为“三晋”,以前固然是一家,但既然分家了,自然也就各有各的打算。

于是慢慢的,实力最强大的赵国便找到魏文侯,想约他一起攻打韩国,打下来之后,两家便共同瓜分韩国的土地,可魏文侯拒绝了,赵国大怒而去。

这边赵国的使者刚走,韩国的使者又来了,跟赵国一样,想要约着魏文侯去打赵国,事成之后,利益的瓜分也一样。

不出意外,同样也被魏文侯拒绝了,韩国的使者也大怒而去。

后来,魏文侯便找了个机会把两国国君约到一起,跟他们陈明利害。

指出莫说三晋本来就是一家,而且三晋既然处在四战之地,如若互相攻击的话,那结果只会被周边他国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只怕三国皆有亡国危险。

因此,对赵魏韩三国来说,只可抱团,而绝不能互相攻击!

两国国君一听到这里方才明白魏文侯的苦心,都感到很惭愧,从那以后对魏文侯也就更加佩服。

从此以后,三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果然都只是向各自的外延发展,而没有对彼此用兵。

而事实上,魏文侯促成了三国结盟之后,也就为不久的将来,魏国向西攻略秦地之时,提供了宝贵的稳固后方!

彼时魏国形势

4、唯才是举,战神掌兵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第一个绕不开的肯定是吴起。

吴起这个人可太厉害了,一生跟人打仗最差打个平手,根本就从来没败过,从无败绩!

是个不折不扣的战神!

可就是这样一个战神,别说后来执掌魏国大军,就是求学、为将之路也颇为坎坷。

起先他是在儒家孔夫子高弟曾参门下求学的,学习儒术,但母亲过世后,他没有去奔丧,被曾参认为不孝,就把他赶出了门墙,甚至还断绝了师生关系。

吴起没办法,就去学兵,后来鲁国被齐国攻打,国君本想任他为将的,但朝中大臣进谗言说这个人不可用,因为他的妻子就是齐国人!

于是,被史书中清楚记载下来,并历来颇为人诟病的一幕便出现了——吴起,杀妻求将!

结果不用说,鲁军在他的带领下,把齐军打的大败,吴起也由此在诸侯中名声初显。

可是,当时的鲁国朝堂也颇为黑暗,奸臣们并没有因此放过他,反而怕他的崛起威胁到自己,就继续向国君进谗言,吴起不得已,只好离开鲁国,前往魏国。

而他之所以选择魏国,当然也是早就听说了魏文侯贤德之名。

那个时候的魏国,在魏文侯及身边一众能臣的苦心经营下,已经打好了相当的根底,只是若论到军事上,还缺乏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

魏文侯也听说吴起已来到魏国,他心中已有主意,但也想听听群臣的意见。

李悝便对他说出一句话——“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

魏文侯一听,再不必犹豫了!

直接召吴起进宫,拜为三军主将!

从此,吴起的军事生涯开挂了,魏国的向外攻城略地也开挂了。

吴起帮魏文侯训练出横行天下的魏武卒,向西攻取秦河西之地。

五万对五十万秦兵,大胜!名震天下!

秦国被魏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

魏文侯随后又派手下又一名将乐羊带兵北上,越过赵境,攻取中山国。

自此,魏国的国土面积大大扩展,且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基本打成一片,成功突破了原先的困顿,其实力,更已独霸诸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中最先称霸的一个国家!

最终魏之版图(包括中山)

后记

亚圣孟子流传于世的《孟子》一书中,有这么一条记载——孟子见梁惠王。

所谓“梁惠王”,也就是魏国第三代国君魏惠王魏婴,因当时魏国已迁都到大梁,所以国号也称“梁”。

孟子面见过梁惠王,并跟其一番深谈走出来之后,说了这么一句评价:“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正是在这位“梁惠王”手上,魏国开始走上了大大的下坡路,一系列战略性的错误,还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两次惨败,令魏国元气大伤。

更要命的是,先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河西之地,在他手上也给弄丢了。

自此秦国突破封锁,开始强势崛起,逐步向东发展,蚕食诸侯。

而秦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崛起,实乃是因为两个非常重要人物的出现,及他们的携手合作——秦孝公嬴渠梁,还有商君卫鞅。

一君一相,互相赤诚相待,突破万险,以共谋强秦!

而这一幕,又像极了近百年前魏国初始之时,魏文侯与他的一众能臣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