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课后题设计学习活动——七年级上册《猫》的教学设计——统编教材解读1189篇

 张俊孟晨光孟语 2023-08-14 发布于江西

《猫》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与动物有关的,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训练默读、摘录、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概括中心等学习能力。

这篇课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三叠式结构”和“对比手法”。

文章写了家中三次养猫的经历,每一只猫都交代了来历,描写了其外形和性情,也描述家里人对它的态度和它最后的结局。课后第一道题设计了一张表格,借助这张表格,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可以把第一题和第二题合并起来,增加一项“小猫亡失后我的表现”,形成新的表格。

作者通过把三只猫分成了两类,前两只属于可爱型的,深受家里人的喜爱,对于他们的亡失,家里人都表现得辛酸和难过。而第三只猫的属于流浪猫,外形和性情都不讨人喜欢,因为误会,我用棍子打了它,它后来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却更难过得多。这样的对比,发人深思:为什么第三只猫会被误解?因为它的难看的外形?因为它的忧郁的性情?因为一连串的误会?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为难过?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这可以作为一个探究问题,结合课后第三题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探究活动,通过精读第三只猫的故事来交流分享。

除了以上两种明显的写法外,本文写第三只猫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语言非常精致,描写特别细腻,在描写小猫的外形和性情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用来进行品读赏析的训练。课后第四题便是针对语言设计的学习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