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第十二讲~七律句法(三)

 文冠厚朴 2023-08-14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主讲老师:青螺

关于七律写作中的句法问题,我们已经讲了两节课了,主要是从语法结构上讲的组句问题。今天是这个课题的第三讲了,重点从句中动词的应用上着手,即动词的位置,和数量。炼句,主要是炼虚词,也就是形容词和动词。所以我们专门安排了一节课来系统的说说,这个是实际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图片


1、 一个七言句中,只有一个动词:

先看一个诗句:

江上逢友人
唐·许浑 押灰韵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先看这首诗的七分句,到时若见东篱菊,这个句子里,只有一个动词,就是“见”字。句子中的“到时”二字,乃是个时间状语,意思是你到的时候;若,假设,修饰动词“见”,东篱菊,是宾语。大家注意到没,这样的句子,主语是省略的,就是,你。意思是,如果你回去的时候要是能见到我的篱边菊,就问问,它已经几度开了,暗示,我已经很久没回去了。这是一个七言句里,只有一个动词的句子,而这个动词位置在第四字。

再看一个对仗句: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唐·杜甫  押豪韵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首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这里动词分别是,垂,和肃。垂,流传,肃,这里指揖拜,恭敬。这个句子是,在第五字,用一个动词,前四是主语,动词后跟个宾语。再看下面的颈联也是: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前后两句里,真正的动词,是,“见”和“失”。因为,伯仲之间,指挥若定,只是说的一种能力,说诸葛亮与伊尹,吕尚之间难分伯仲,而由于指挥若定,又远胜于萧何,曹参。当然,主语,诸葛亮,是省略的,原因是首句已经提了。动词的位置也是在第五字。再看一首: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押支韵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大家看看颈联: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尾字的急,悲,这里做动词用,位置是在七言句的尾字,意思是,早秋时,草里的蟋蟀,一到秋天来了,就开始急切的叫了,山里的秋蝉呢,在傍晚时叫声非常的悲凉,寒蝉凄切哦。注意,这个句子的特点是,前面的六个字,基本是为了突出最后的尾字的,主语是,“响”和“声”。

另外这首王维诗的尾联两句也是,动词是尾字的到,和期,意思是,我这里很安静,人不来,而我只能与白云相期,中心词,是尾字,也是诗句的重读处。再看一首杜甫的诗: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唐·杜甫  押阳韵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首联是个对仗句: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作谓语的,碧,黄,虽然是形容词,但在古时有词性活用法,在这个句子里是作动词用的,主语是,山烟,江雾;前四是位置状语。两个句子的意思是,由于此地冬时寒轻,所以山色还是碧绿碧绿的,这样,山里的烟雾也看上去是碧的,由于日光很充足,故江上的雾气便呈现出黄色了。

另外顺便说一下,本首诗的颔联,是个很特别的句子,这里,溪女,郡郎,是杜甫登楼所望所见,这两个人物(指当地人)女子在负盐出井,男子在打鼓发船,显得句子是倒装的,加了个修饰词,此,何,这样的写法是典型的诗语写法,既用了倒装,又用了省略,而把女,郎,放在句尾,显得非常的突出。


图片


2、一个七言句子中,有两个动词

再看一下上面的那首许浑的诗:

江上逢友人
唐·许浑 押灰韵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颔联: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双主谓句子,这次我们要看动词的位置,连,起,2,7;送,来,也是 2,7。这个颔联的两个句子,意思是,我所在的村子,是紧挨着三峡的,此时呢,暮云起来了,两者是非常相关的。下分句,江潮从九江那里过来,带来了寒雨,也是关联非常密切的。这个就是我们在用这样的句子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动词之间的关联。

这首的颈联也是一句两个动词,但位置变了: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这里的两个动词位置,作,投,2,5;凭,寄,2,5。需要说一下啊,尾字的计,回,是作动补用的,两句的意思是,我,已经做了像司马相如投赋的计策,现在只等,殷浩寄书回来呢。需要注意的另外一点就是,前一个动词是作者发出的,而投赋,是相如做的;第二句的凭是作者做的,寄书是殷浩做的,这一点前后一定要一致才能成对。

再看一下上面王维的这首诗: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押支韵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颔联,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这里,厌,婚嫁,是两个动词,后句的,嫌,去官,也是两个动词,不同的是,后一个动词,是两个字的,位置和上面的相似,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不厌尚平婚嫁早了,倒是嫌陶令去官迟了。注意,这里的早,迟,也是动补。再看一下杜甫刚刚的诗: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唐·杜甫 押阳韵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颔联,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负,出,位置是1,3;打,发,也是一个句子中两个动词,位置是都是1,3。两句的意思是,此地的女人负责,从盐井中背盐出去卖,而男子呢是在江上打鼓发船,做水上的生意。打鼓是为了示警,防止撞船。

再看颈联,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举,切,3,7;著,长,3,7。这颈联的两句意思是,杜甫来到云安这里,所见风俗与自己老家完全不一样,所以有了,新亭之叹,对眼前景象有凄切之感,而自己本想像司马相如一样晚年著书,但可惜得了消渴症,暗示可能完成不了。

图片


再看一首杜甫的诗:

腊日
唐·杜甫  押萧韵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颔联,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侵凌,还,1,5,漏泄,有,1,5;这里的侵凌,和漏泄,是同义连用性词组,取一个意思,这两句是说,萱草从覆盖的残雪下长出来了,而新生的柳芽,泄漏了春光。拟人化的句子,非常有特色的。

颈联,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也是一句中两个动词,纵,谋,1,4;还,散,1,4。这两句的意思是,今晚回家后,一定要喝他个一醉方休。这里的尾联,是一句中用了一个动词,随,下,是个尾联对仗的句子。

再看另外一首杜甫的诗:

曲江对酒
唐·杜甫 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首句,苑外江头坐不归,是个连动词组,动作是同一主语发出的,坐,归,5,7位置。这样的句子也非常有特色,而且中间加了个不字,其实是做修饰词用的,是归的副词,后分句是个单动词的句子,转,五位。再看颔联: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是个掉字对形式的句子,动词,逐,落,4,7,兼,飞,4,7。这个句子我们在群里辅导读诗时讲过,但今天主要强调的,是动词的数量和位置,便于我们今后写作时参考。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这首的尾联也是个连动词组,两个动词,因为不是对仗句,所以前后位置不一样。动词,觉,远,4,7;悲,拂,3,6。再看一首:

曲江对雨
唐·杜甫  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首联,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一个动词,覆,静,都在第五位。
颔联,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著,落,3,7,;牵,长,3,7。
颈联,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是含一个动词的句子,驻,焚,都在第五位。
尾联,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由于不是对仗句,虽然也是一个动词的句子,但位置前后不一样了,诏,醉,分别为,3,2,位置。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动词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对句子的生成非常重要,这对我们写律诗的中二联是非常要紧的,因为中二联的对仗句,要求有变化,意思是,颔联的,和颈联的,不能完全一样。这种变化,包括:A 句式,即,2221,还是2212;B句子中的动词位置;C 首二字的词性结构尽量不要四句都相同,否则会有四平头之嫌。

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天发的几首诗的中二联的变化问题:

江上逢友人
唐·许浑 押灰韵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许浑的这首,虽然句式类似,都是2221,但动词位置不同,看看变化:

颔联:2221,村连,潮送,皆是主谓;
颈联:2221,已作,还凭,皆是状中。

颔联:连,起,2,7;送,来,2,7。
颈联:作,投,2,5;凭,寄,2,5。

曲江对酒
(唐·杜甫)押微韵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杜甫的这首中二联句式有区别,具体看一下动词位置的变化:

颔联:2221,桃花,黄鸟,皆是偏正
颈联:2212,纵饮,懒朝,皆是状中

颔联:逐,落,4,7;兼,飞,4,7。
颈联:饮,弃,2,7,朝,违,2,7。

曲江对雨
唐·杜甫 押阳韵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颔联:2221,林花,水荇,皆是偏正
颈联:2212,龙武,芙蓉,皆是名词

颔联:著,落,3,7;牵,长,3,7。
颈联:驻,焚,一个动词,都在第六位。

以上的分析,就是所谓中二联的句式,词性,和动词位置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中二联四句的首二字,真的词性都完全一样,也只能是有四平头之嫌,真正的所谓四平头,是指除了首二词性以外,还有句式,动词位置全部一样,那就是四平头了,需要我们写作时尽量避免的。关于四平头,我们以后还会专门讲的。


图片

3、关于折腰句与2:5/5:2 断句

我们知道,七言句子,大部分是前四后三结构,如果细分也是2221:,或2212,这些前面都举例了。但是偶然还有前三后四结构的,这种前人称为折腰句。注意哦,这个说的是七言句子的组句,和折腰体不同,那个是指失粘。千万别弄混了哦。下面看一下白居易的一首七律:

答客问杭州 
唐·白居易 押尤韵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这首我们读过,是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有人问起杭州如何,这是他对客人描述的杭州的景和事。

看一下颈联: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意思是当地人啊,把大屋檐都弄的和雁齿一般齐整;大屋檐一读,多装雁齿,一读,前三后四。这样的句子不多,但白居易爱用。记住哦,这个称折腰句。与这个类似,但稍有不同的是下面这首的颔联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
唐·白居易 押支韵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
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注意:断句是这样的: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皇上允许广宣上人(和尚的尊称)居住在长安的安国寺里待诏,经常写一些应制诗就可。白居易以这个诏书为题写了这首七律。颔联的意思是,你在寺庙的香积筵上承接皇上的紫泥诏,以昭阳歌来唱你的碧云词。非常漂亮的句子,但句式结构是,3:1:3,与上面说的前三后四类似,但与普通七言句完全不同。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下面看一首5:2断句的七言句:

宿府
唐·杜甫 押寒韵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颔联的句子,按诗意来断,应该是前五一读,后二一读: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个是所谓的意上的5:2断句,前五成一意,后二自成一意,永夜角声悲,(故有)自语,中天月色(虽)好,(但)谁看呢?谁有心思看呢?这样的句子不少,我们至少应该记住的。再看一首2:5断句的

图片


九日曲池游眺
唐·薛逢 押支韵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
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
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颔联的意思是,眼下正是,海晏河清之日,那就是我们,修文偃武之时。这样,前二一读,后五一读,和杜甫的那种正好相反。但都是折腰句哦,和经典的七言句式不一样了。还有一种不同七言句的变化非常特殊,看作2:5,或5:2,都可。我们来看看:

岁暮寄微之三首 其二
(唐·白居易)押真韵
荣进虽频退亦频,与君才命不调匀。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须千里外抛身。
紫垣南北厅曾对,沧海东西郡又邻。
唯欠结庐嵩洛下,一时归去作闲人。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须千里外抛身。颔联的这个句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在九重中(在朝廷三省六部)掌事的话,就一定会在千里之外的各个州郡去抛身了。句子可以这么断: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须、千里外抛身。前面若不,条件,后五是一读,2:5;也可以这么断:

若不九重中、掌事,即须千里外、抛身。前五一读,因为有个方位词,中和外,5:2。这样虽然不如上面的2:5顺,但也通。这就是这个句子的特殊地方,大家了解一下就可。

好了,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初级句法,分三次课,全部讲完了。大家尽量抽时间,好好复习一下这句法的三次课,复习非常重要,不能马虎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