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青釉谷仓罐·三国(吴)|故宫博物院

 胡繎文博笔记 2023-08-14 发布于陕西

青釉堆塑楼阁人物鸟兽谷仓罐,三国(吴)。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出土于浙江绍兴三国(吴)墓。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于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故宫博物院藏。就在故宫瓷器馆一进门的位置,单独展柜里摆着。由于展馆宽敞,所以当时没在意,刚看照片时发现真的是好大一只。上海博物馆也有一只单独展柜展出的谷仓罐,比这只个头小,也没有这只内容丰富。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看到过汉代的“陶囷”,是一种陶制的模仿谷仓的明器。东汉还有“五联罐”,被认为是三国两晋时期青釉谷仓罐的前身。“五联罐”大致就是一只大罐子口沿四周贴着四只小罐子,也是明器,达官显贵才可以使用。再往后,五联罐的大罐口边除了四只小罐子,还会塑些人物、动物。后来就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的青釉谷仓罐,原本五联罐的那四只小罐子越来越小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大的主罐,以及顶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堆贴物。青釉谷仓罐也是明器,也是身居高位者才可以使用。谷仓寄托着人们对往生者在另一个世界亦有五谷丰登、富贵荣华的美好希望。

这件“青釉堆塑楼阁人物鸟兽谷仓罐”无疑是一件国宝。对比有一点类似的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之类的器物,“背上”的东西越丰富,呈现出的信息越多,则价值越高。这件谷仓罐,“驮”的东西就相当丰富、精彩。谷仓上半部分是以一座“三层崇楼”和两侧的“亭阙”为主要画面的堆塑。这些“建筑物”的屋檐上是觅食的雀鸟和老鼠,以及几乎被雀鸟遮盖的四只小罐,墙外则围坐着几位乐手。谷仓下半部,首先“三层崇楼”的“门口”有一龟驮碑,碑上书写“永安三年时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万岁未见英”供二十四字,龟周围贴塑人物、猪、鱼等动物。

南方吴越地区也是我国古代青瓷的发源地,而三国时虽然是原始青瓷刚迈向成熟青瓷的不久的时期,吴越地区的青瓷业业已经发展的相当繁盛。也因此,如此一件精美绝妙、内容丰富的谷仓罐才得以诞生。确实是一件国宝。

文中图片均由博主摄于故宫博物院
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大宝贝天天见,第四百零七天)
…………  

都看到这儿了,不点个在看点个吗?

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